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教育措施。【教学的具体内容】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包括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痛觉、温觉等)、动觉、平衡觉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产生的,受经验的影响。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优势。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纯粹的感觉,但为了方便起见,本章将二者分开介绍。 本章将涉及以下内容: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痛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视觉、时间知觉及观察力的发展;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学习者应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状况,特别是观察力的发展状况,并初步掌握如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运用感知觉规律。第一节学前儿童感觉能力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视觉敏度的发展首先依靠眼的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因而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研究表明当物体距离婴儿20cm处左右时,婴儿成像清晰,即新生儿的最佳视距为20cm。2个月后,婴儿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基本成熟,4个月,婴儿的协调合成功能已经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视动眼球震颤”测验表明: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力正常的成人在15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4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20/100,8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20/60,出生后56个月,视力可达20/20,相当于常用视力表的1.0,即成人的正常视力。另外,该测验表明6个月以内是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 其他的研究所得的结果有所不同。我国现有的研究指出:12岁的儿童视力为0.50.6,3岁儿童的视力可以达到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 弱视的成人在许多工种方面受到限制,而儿童的弱视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对儿童弱视应早期发现和治疗。据研究:无器质性病变的弱视,经过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正常视力。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1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难以治疗。 (二)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婴儿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辨色力呢?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不但能根据明度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 到了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相结合起来。 3岁儿童能认清基本颜色,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如蓝和天蓝,红和粉红等。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和色。 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主要在掌握颜色的名称,如果掌握了颜色的名称,如“淡棕色”、“橘黄色”等,即使是混和色,幼儿同样可以掌握。 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研究表明,6岁前的中国幼儿基本上都喜欢亮度大的红、橙、黄色,性别差异不明显。7岁前对颜色的爱好基本上不受物体固定颜色的影响,78岁是转折期。 二、听觉的发展 (一)听觉的发生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 1胎儿的听觉反应 许多孕妇报告,自己的胎儿(6个月以上)常对诸如汽车喇叭之类的大声响做出某种动作反应,如翻身、踢腿等。 国外有报道:把母亲心跳的声音录下来,经过扩大,当其新生儿烦躁不安或大哭时播放给他听,新生儿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种现象只有一种解释:胎儿已经有了基本的听觉能力,而且有了听觉性记忆。因而在听到母亲的心音时,有一种回到自己熟悉环境了的感觉。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证明,出生第一天的儿童已有了听觉反应。我国的研究者(1983)曾对妇产医院42名出生不到24小时的新生儿施以类似蟋蟀叫声的声音刺激,发现约83.3的儿童能在仅施以12次刺激的情况下较迅速地做出反应(头扭动、眼珠转动、睁眼等),其余的新生儿虽然较慢(需35次刺激),但都有所反应。 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有研究者报告,出生两天的新生儿已能学会听到“嗡嗡”声向左转头,听到“咔嚓”声向右转头。 据研究,以人声和物体的声响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此外,新生儿也喜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 (二)听觉的发展 婴儿不仅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而且表现出对某些声音的“偏爱”,即表现为对某些声音能更长时间地注意倾听。研究者发现,12个月的婴儿似乎偏好乐音(有规律而且和谐的声音)而不喜欢噪声(杂乱无章的声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说话的声音;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而不喜欢强烈紧张的音乐;78个月的儿童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儿童的听觉敏感性随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在1213岁以前,儿童的听觉敏感性是一直在增长的。成年以后,听力逐渐有所降低。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个体差异有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但听力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提高。应有意识通过音乐或语言,培养孩子的听觉能力。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环境的噪音对听觉是有害的。人最理想的声强环境是1535分贝。10分贝的声强大约相当于离耳朵两步远的轻声耳,大声说话,声强可达6070分贝。60分贝以上的噪音,就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果长期在80分贝的强烈噪音持续刺激下,人的内耳听觉器官就会发生病变,产生噪声性耳聋。幼儿园是孩子集中的地方,幼儿又非常容易兴奋。许多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容易出现大声喧哗的现象。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组织工作,使孩子们都有适当的活动,防止乱叫乱嚷。有条件的话,孩子们的自由活动应该多在户外进行。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语言的发展。应该特别注意那些所谓的“半聋”或“半听见”的孩子,他们听力上有缺陷,但是能够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或根据眼前的情景,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因而听力问题往往被忽略。可以通过听力检查,了解儿童听力的状况。对于听力较差的孩子,除了增加训练外,应创造条件加以保护。例如,让他坐在离老师较近的地方,对他讲话声音放大些,说得清楚些,防止他听觉过分疲劳。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不仅如此,触觉还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新生儿和1岁前的儿童,口腔是主要的触觉器官,之后,手成为人主要的触觉器官。 1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 2口腔的触觉 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 3个月的婴儿在吸吮时,对熟悉的物体,吸吮的速度逐渐减低,出现习惯化现象。可是换了新的物体后,他又用力吸吮,即出现去习惯化。这种事实表明,婴儿早期已经有了口腔触觉的探索活动,口腔触觉有了辨别力。 当婴儿的手的触觉探索活动发展起来以后,口腔的触觉探索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在婴儿满周岁之前,口腔触觉仍然是他认识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婴儿仍然以口腔的触觉探索作为手的触觉探索的补充。比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 3手的触觉 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换句话说,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 儿童出生后,有本能的触觉反应,比如,抓握反射就是手的触觉的表现,这是一种无条件反射。 手的无意性抚摸是继抓握活动之后出现的手的动作。无条件性的抓握反射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会自然消失。接着出现的是,婴儿的手无意地碰到东西,如被子的边缘时,他会沿着边缘抚摸被子。这是一种无意的触觉活动,也是一种早期的触觉探索。 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亦即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活动的出现,是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大约出现在生后5个月左右。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是在7个月左右发生的。当婴儿学会了眼手协调之后,他逐渐会用手去摆弄物体,把东西握在手里,挤它或把它转来转去。 四、痛觉的发展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国外有人做过对新生儿的痛觉测查,他们用针去刺孩子最富有感受性的区域鼻、上唇和手,结果表明,未足月的新生儿,对极强的刺激都没有不愉快的表现,即可能是不感到痛。 疼痛现象在孩子身上是经常发生的。针对疼痛发生的条件,加以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疼痛。 疼痛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痛觉阈限;痛的情绪。孩子的痛觉阈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痛觉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都可以构成痛的情绪成分,它影响对痛感觉的耐受性。 成人对孩子的痛情绪可以起暗示作用。消极情绪暗示会使孩子感到疼痛更加强烈。如,孩子摔倒了,本来没有感到很痛,可是成人表现出的紧张情绪,倒使孩子受到不良的情绪暗示,也紧张起来,孩子会哭起来,而且越哭越感到痛。如果在孩子摔倒在地时,成人表情是镇静的,并且对孩子加以鼓励,那就是对孩子发出积极情绪暗示。孩子也就会若无其事地爬起来,继续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第二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形状知觉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很小的婴儿就已经能分辨不同的形状。 范兹(Fantz)在婴儿形状知觉和视觉偏好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他专门设计了“注视箱”,让婴儿躺在小床上,眼睛可以看到挂在头顶上方的物体。观察者通过小屋顶部的窥测孔,记录婴儿注视不同物体所花的时间。该实验假定:看相同的两个物体要花同样长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的时间就不同。这样就可以从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的物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早期能否辨别形状、颜色。婴儿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也就是视觉偏好。 范兹(1963)曾让8周的儿童注视三角形的图形和靶心图,他发现婴儿对2个三角形注视的时间相同,而对三角形和靶心图注视的时间不同,说明婴儿能区别两种不同的形状。以后的实验对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