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9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5页 / 共69页
第6页 / 共69页
第7页 / 共69页
第8页 / 共69页
第9页 / 共69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适用北师大版数学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单 位: 年 级:六年级(上册)执 教: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科目数学年 级六年级任课教师总课时数64周次授 课 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时安排备注19月1日9月5日圆的认识(一)欣赏与设计(二)429月9日9月12日圆的周长圆周率的认识339月15日9月19日圆的面积(一)练习一449月22日9月26日分数混合运算(一)(二)459月28日9月30日分数混合运算(三)练习二3610月8日10月11日观察物体4710月13日10月17日百分数营养含量4810月20日10月24日营养含量练习三4910月27日10月31日整理与复习扇形统计图41011月3日11月7日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变化41111月10日11月14日练习四生活中的比41211月17日11月21日比的化简练习五41311月24日11月28日数学好玩41412月1日12月5日百分数的应用(一)(二)练习六41512月8日12月12日百分数的应用(三)(四)41612月15日12月19日练习六41712月22日12月26日总 复 习41812月29日12月31日总 复 习3191月4日1月9日期末考试4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 13课时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4课时第四单元百分数: 8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3课时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8课时数学好玩: 3课时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9课时复习: 10课时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单元学习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单元学习目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同一圆中的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画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阅读圆周率发展历史的资料,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圆的特征;在解释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的意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特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理解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单元学习课时:圆的认识(1) 2课时圆的认识(2) 2课时欣赏与设计 1课时圆的周长 2课时数学阅读 1课时圆的面积 2课时练习一 2课时机动 1课时第 一 单元 第1课时课 题 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具 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 观察思考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二、画圆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三、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3、四、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五、应用提高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六、作业1、教材第5页练一练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练习课时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教学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教学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 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1) 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 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 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3、 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二、新课探究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四、拓展应用1、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2、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补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教学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探索活动: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2、完成“练一练”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4、完成书后第3题四、课后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板书出来。 圆的画法 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他们的关系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 圆的对称性 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 补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