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精zh( ) sh( )光 庄严qin( )诚 博识ru( )智二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4分)感谢生活,让我看到世界还有滨纷的灿烂,让我深知低头挥撒了汗水,才能抬头看见阳光。鲜花与喝采,只会出现在风雨洗礼过后的天空。感谢世界,让我擦亮了惺松的眼睛,让我在平凡中感受不平凡的味道。三 把下面的诗文补充完整。(10分)1. 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3.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关雎)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相见欢)6.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7.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8.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4名著阅读。(4分)(1)表演绳上跳舞时,谁的危险更大?为什么?(2分)(2)他(内务大臣)向我获得自由表示祝贺。他说在这件事情上他自认为也有些功劳;不过他又说,要不是因为朝廷现在这个处境,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获得自由。陛下深信你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才命我来把这些事说与你听。”小人国内现在是什么样的处境?(2分)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阅读岳阳楼记语段,完成69题。(12)(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BA而不知人之乐 吾谁与归然则何时而乐耶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以物喜DC 去国怀乡醒能述以文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下面哪一句中的加点词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加点词活用方法相同?( ) (1)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着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C山行六七里 D渔人甚异之8(甲)文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2分)9“后天下之乐而乐”与“醉能同其乐”中“乐”的内涵有何异同?(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许金不酬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商人。 苴:枯草。 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薄:撞。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阅读散文家谈散文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关于散文白鹭(晓雪)(节选)(1)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附1白鹭(节选 郭沫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清水田里 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 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 好像是有心人 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 每每看见它孤独地 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 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 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附2绿(节选 朱自清)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11高明的作家总能从“常见”的事物中发现它的美,试分析晓雪从白鹭中发现了怎样的美?(3分)12晓雪评价说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言有尽而意无穷。试从白鹭这篇选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说明。(2分)13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试结合绿中对“绿”的人称变化,品味作者的情感变化。(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7分) 历史像条棉被(商志强)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1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15文章第、第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16阅读全文,简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评判历史人物?(3分)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清名 (梁晓声)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轮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那会儿茶农们都前往茶站交茶。大叶茶装在竹篓,一元一斤;芽茶装塑料袋里,二十元一斤。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八十三了。”“八十三还采茶!”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子诚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她丈夫以唱代说,脱口成秀。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家卖到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工作组了解到那一情况,愕然,继而肃然。亲自送其丈夫回家,还对当年的阿婆好言安抚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表面是爱民的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