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缺陷管理作者:日期:软件缺陷管理1. 什么是缺陷管理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历程,任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一开始创建它的过程中,产品缺陷就会逐惭产生,并可能缺陷数量越来越多,若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不建立缺陷检测 制度,对已发现的缺陷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终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产品生命周期就会提前结束,产品的生产是失败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缺陷管理 制度,针对具体的产品生产特征制定相应的缺陷检测、缺陷签定、缺陷处理、缺陷验收等一 系列技术措施,不断的避免或纠正产品缺陷,使终使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处于可控状态。2 缺陷管理的过程及方法2. 1缺陷的检测:由检测人员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本行业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手段随时对产品的全部或某项设计功能进行检查,如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可能要求在某一范围内可认为是合格的),则认定这一环节存在缺陷,缺陷生命周期开始。2. 2缺陷的签定:对部份产品的缺陷,由于检测人员还不能确定缺陷的全部相关信息,这 时就应该组织缺陷的签定,通过采用专家评审、使用先进技术手段或设备等,得到缺陷的全 部信息,为缺陷处理提供原始数据。2. 3缺陷的处理:生产人员从测试人员处得到缺陷信息后,就应根据缺陷所列内容结合产 品的生产过程,检查缺陷可能出现在哪一个环节,应作如何改正,避免类似缺陷再度出现。 已出现测试人员提出的缺陷的产品可否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予纠正,并落实这些处理措施到生产过程中。2. 4缺陷的验收:生产人员将测试人员提现的缺陷处理完毕后,又反馈信息给测试人员,报告缺陷的处理情况,并请缺陷复测。测试人员根据以前的缺陷记录信息,对该缺陷再进行一次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在设计偏差范围内, 则可认为该缺陷处理完毕, 同时删除本产品的 主条缺陷记录,该项缺陷的生命周期到此结束。 若还不能达到设计偏差范围内, 则将当前检 测的信息形成新的缺陷记录提供给生产人员要求处理。3. 软件缺陷管理软件测试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软件缺陷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软件缺陷生命周期控制方法是在软件缺陷生命周期内设置几种状态,测试员、程序员、管理者从每一个缺陷产生开始,通过对这几种状态的控制和转换,管理缺陷的整个生命历程,直至它走入终结状态。缺陷生命状态的定义:每一个软件缺陷都规定了 6个生命状态:Open Working、Verify、Cancel、Close、Defer,它们的基本定义是:Open态-缺陷初试状态,测试员报告一个缺陷,缺陷生命周期开始;Working态-缺陷修改状态,程序员接收缺陷,正在修改中;Verify态-缺陷验证状态,程序员修改完毕,等待测试员验证;Close态-缺陷关闭状态,测试员确认缺陷被改正,将缺陷关闭;Cancel态-缺陷删除状态,测试员确认不是缺陷,将缺陷置为删除状态(不做物理删除);Defer态-缺陷延期状态,管理者确认缺陷需要延期修改或追踪,将缺陷置为延期状态;上述Open态、Working态、Verify 态,称为缺陷的活动态;Close态、Cancel态、Defer态,称为缺陷的终结态:缺陷生命周期示意图:典型的缺陷生命历程:Open 态 Working 态 Verify 态 Open 态/Close 态/Cancel 态;Open 态Close 态/Cancel 态;Open 态Defer 态;缺陷生命状态的控制与转换:当测试员报告一个缺陷,缺陷生命周期开始,为Open态;1. Open 态 Working 态 Verify 态 Open 态/Close 态 /Cancel 态程序员接受Open态的缺陷,修改中可将其置为Working态、修改完毕可置为 Verify态;测试员验证Verify态的缺陷,确认修改结果正确,可将Open态置为Close态;确认不是缺陷,可将Open态置为Cancel态;确认修改结果不正确,可以将Verify态置为Open态,要求程序员重新修改;2. Open 态 Close 态/Cancel 态当测试员发现自己误报或重报了缺陷,可直接将Open态置为Cancel态;当测试员发现一个缺陷由于其它缺陷的修改而随之消失,可直接将Open态缺陷置为 Close态;3. Open 态 Defer 态管理者确认缺陷需延期修改或追踪,可将Open态缺陷置为Defer态;此外,终结态必要时可以重新打开:1) 在适当的时候,管理者可将Defer态改为Open态,要求程序员修改;2) 在复查缺陷处理结果时,发现Close态或Cancel态的处理有误,测试员可以将Close态或Cancel态重新置为Open态,要求程序员重新修改;一般在测试初期,活动态的缺陷数会急剧上升,随着程序员、测试员的处理逐渐转为终结态。当所有软件缺陷的状态都转变为终结态,且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打开,也没有新的缺陷发生,即意味着测4 / 6EUG总報试可以结束或告一段落。在以下OPEM缺陷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VERIFY表现为累计报告的缺陷曲线己言営邹比(BUG总数曲线)和累计终结的缺陷曲线(已终结BUG曲线)收敛在一起。综上所述,缺陷生命周期控制方法是测试员、程序员、管理者一起参与、协同测试的过程。缺陷状态不仅表示岀缺陷被修改、终结的进程,同时还标明了测试员、程序员、管理者的职责。这种方法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它使每一个管理者和测试员、程序员都明确:尽快终结缺陷,是他们共同奋斗的 目标,而拖延时间,滞留缺陷是他们共有的责任,团队精神将他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够相互 促进、相互制约、团结协作,因此缺陷一旦发生,便进入测试员、程序员、管理者的严密监控之中,直 至终结,这样即可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终结所有的缺陷,缩短软件测试的进程,提高软件质量,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加快缺陷处理的有效措施要实现了缺陷生命状态的控制与转换,使每个缺陷都能够被全程跟踪和管理,而且采取种种措施加快了缺陷处理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缺陷生命周期的控制能力。(1) 采用了 B / S结构,可以安装在 Web服务器上,项目有关人员可以在不同地点通过因特网 (Internet )同时登录和使用,加强沟通和协作,加速信息传递、从而加快缺陷处理过程。(2) 建立了缺陷数据库、测试用例数据库、项目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将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活动 进行协调一致的管理,促使整个测试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加快测试过程。(3 )提供相应的自动化功能,可高效编写、查询和引用测试用例,可快速填写、修改和查询软件 缺陷报告,并将缺陷报告与发现这个缺陷的测试用例链接,加速缺陷的修改、验证、追踪和回塑。(4 )提供了高级经理、经理、测试员、程序员四种登录身份,以每一种身份登录,都可以利用状 态查询、条件查询、全文检索快速得到所有缺陷的6种生命状态和缺陷柱状图、曲线图,明确当前缺陷的处理进程和个人的职责。(5) 为每一个缺陷设置了一个 ID号,可详细记录 BUG的报告信息、修改信息、终结信息、缺 陷状态变更信息、讨论信息以及图片,使每种登录身份的人员可以按照访问权限共享和使用这些 信息。(6) 设有软件缺陷的严重级别和优先级别,可以分清软件缺陷的轻重缓急,对于重要的软件缺陷,优先进行处理。(7) 设有软件缺陷类型和错误类型,测试员报告软件缺陷类型能帮助程序员分析错误所在,程序员修改后分析错误原因,记录错误类型有利于问题的回塑和经验的积累。(8) 可为每一个缺陷分配一对测试员和程序员,负责管理这个缺陷的生命过程,直至解决这个缺 陷;而其他测试员、程序员、经理、高级经理可以参加任一缺陷的讨论,提岀处理意见和方法。这种专人负责、全员参与的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使缺陷处理进程不至于被难题耽搁,提高缺陷处理的速度。(9) 提供了缺陷转交和重新分配的功能,程序员可以将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转交给其他程序员或 经理,经理可以把转交来的缺陷重新分配给适当的程序员。还有,当项目新增人员或减员时、或测试员和程序员调换岗位时,i-Test都能迅速完成工作的转交,缺陷处理过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10 )可以自动生成和打印测试进度统计表,包括测试用例运行的进度和软件缺陷终结的进度。 高级经理可以同时监控多个项目的测试进度,经理、测试员、程序员可以看到本项目的测试进度 和测试员、程序员的个人进度。(11) 可以自动生成和打印测试用例表、缺陷一览表、遗留问题一览表、测试结果汇总表等关于 测试的各种分析统计图表,使项目相关人员解除手工统计数据之苦,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智力性 工作。高级经理和项目相关人员随时可以根据这些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解决缺陷处理中的 问题,争取尽快达到测试目标。(12) 为程序员设置了缺陷信箱,程序员只要留下E-mail地址,在测试员报告缺陷的同时i-Test就能自动往这个地址发送缺陷报告,这样即使程序员不在线 (未登录i-Test)也能及时收到缺陷报告,不至于耽搁缺陷的处理。(13) 为经理、测试员、程序员提供了事件查看列表,自项目开始至终,所有缺陷状态的转换信 息、项目组内人员的调配信息可尽收眼底。(14 )经理还可以上传测试需遵循的最新开发文档,如开发计划、测试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并可上传项目信息公告,对测试过程实施具体的指导和监 控。采用上述技术可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引进软件缺陷生命周期控制方法,结合Internet网和数据库的使用,可加强软件测试过程中人员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层监控、管理的透明度,加快软件缺陷的处理进程;它的应用必将提高国内IT企业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效率,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它提供的大量分析统计数据将成为企业评价软件质量、发 布软件/产品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软件测试管理体系,积累经验、持续改进,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