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拉丁美洲、巴西课标要求: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2. 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的位置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4.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5. 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6. 居民和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2、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3.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4.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5.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发读拉丁美洲的矿产分布图、拉丁美洲的人口分布图、巴西的纬度位置、巴西的人口分布巴西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图;采用分析法分析社会活动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探索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探究地理本质的水平。教学重点: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法指导:1、抓住区域的突出特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方面分析拉美。2、多看图记图。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本区的地理特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预习】1、读图识记在下图中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1) 用红笔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 S、40 W 80等几条经纬线。(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和火地岛。(3)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国家。2、查图找出拉丁美洲的主要地形区;3 .找出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 找出主要河流、水电站;5. 在右图中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6. 读图识记巴西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经度西经30 75,赤道、南回归线与巴西的关系。I、学法推荐:掌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要学会总结如何解答同一类型的问题。学会把 环境要素相似的地区进行对比。n、阅读思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非地带性在南美洲的体现;【教学内容】(一)位置和范围。1、范围。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峡仲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2、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 相望。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经纬度位置:8OW-4OW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二)地形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 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探究活动1:巴西高原古老低缓的形成原因?(三)气候1、类型及分布。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 20oS 40oS (巴西和阿根廷)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 40oS,狭长,智利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 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南部阻挡了西风)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 气候区也较狭窄。3、地形影响大:探究活动2: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 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安第斯山脉南段(40o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探究活动3 :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空气对流旺盛。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沿海又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 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在中美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也有分布(四)河流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承平洋和大西洋。亚马逊河:世上流域平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流亚马逊河流量最大(降水多,流域面积大)但是水能资源不丰富(地势落差小)探究活动4:亚 马逊河的成为世界流量最大河流的原因?原因: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这里终年受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低气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信风和 信风,它们均来自海洋, 将湿热气流带到内陆,遇到西部山地抬升,降下大量地形雨;亚马孙河流域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的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面积,源远流长,沿途汇集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支流。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大西洋水系河流多, 主要河流: 亚马孙河:I .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n .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川.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w.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巴拉那河:I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n.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五)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石油一一加勒比海沿海(墨西哥、委内瑞拉)白银一一墨西哥铁矿一一巴西铜矿一一智利和秘鲁森林资源一一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等) 独有的动物一一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渔业资源:秘鲁渔场(成因) 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6 % (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洪流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草场资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六)居民和经济(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2)人口分布不均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一些热带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探究活动5:分析以上地区人口疏密不同的原因?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区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开发历史较早,人 口稠密; 广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热带地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3)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北京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 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 1000万以上。(4)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打造工业。经济:靠生产一种或者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飞机)矿业一一智利(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石油)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中美 (香蕉、咖啡)古巴(蔗糖)巴西(咖啡)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五)巴西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一一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 进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 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探究活动6 :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开,分散城市职能;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迁都便于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便于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探究活动7 :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地处沿海,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市场的扩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农作物;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巴西的东南海岸登陆,开发较早;工商业发达;【板书设计】第九节拉丁美洲和巴西拉丁美洲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2、范围: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2、气候:湿热的大陆3、水文:河流多,流量大4、自然资源丰富三、人文地理特征1、拉丁美洲的居民2、发展中的经济3、湿热条件下的农业巴西、位置和范围二、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1 / 3平原,2/ 3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3、水文:亚马孙河4、资源:铁5、热带雨林:世界森林资源的 30%三、社会经济概况(一)人口(二)巴西的农产与资源(三)迅速发展的经济(四)城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