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品开发设计详细流程首先要知道设计的目的 ,设计的目的是将预定的目标 ,经过一系列规划与分析决策 ,产生一 定的信息 (文字 ,数据,图形 )形成设计 ,并通过制造 ,使设计成为产品 .产品开发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提出项目建议阶段; 2.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3.设计结构图阶段; 4.手板制作及评 审阶段; 5.模具制作阶段; 6.初次试模阶段; 7.工程验证、提高和改进产品设计阶段; 8.最后工程试验板阶段; 9.试产阶段; 10.试销阶段 11.生产阶段。首先是提出项目建议阶段,也就是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 由开发部、销售部、 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 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 此阶段需编写好 以下文件: 1.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由总经理、业务经理、以及工程部经理完成;2.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这由项目工程师编写,经理审核; 3.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这个由项目工程 师编写, 主管审核, 经理批准。 然后,写出一份可行性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 1)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市场需求预测, 也就是说开发这套产品公司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 益,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赚钱; ( 2)有关产品的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3)所开发的产 品属于哪种档次以及消费人群; ( 4)考虑公司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准备采取的 措施 ;(5) 预期达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 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 ( 6)突出设计, 工艺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7)预算投资费用及项目的进度期限。确定好开发项目之后,就进入设计平面图阶段,也就是设计效果图阶段。这个阶段, 首先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然后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 对效果 图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结构的可行性; (2)包装方案;(3)外观 颜色的搭配; ( 4)零件的材料要求; (5)功能是否可行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 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如果评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重做效果图,并且做好评 审报告。平面图做好后,就根据平面图设计结构图,也就是进入设计结构图阶段。此阶段的工 作主要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首先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 3D 软件设计 结构图,如果有 IGS 文件就更好了,可以直接导入,如果没有就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如 果在绘制过程中发现在软件上是不能完成的或者是出不了模的, 应该及时提出, 看是否可以 更改外观要求。 一般的结构图必须在 5 天内完成, 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 7 天内完成, 这就应 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产品结构设计应以最简单的结构做出最优良的产品, 这就叫做性价比。 做结构图时应特 别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对产品的材料进行选择, 以与产品结 构性能最匹配的材料作为产品的首选材料。 材料一般有五金件和塑料件, 根据经验一般采用 塑料件,因为塑料组成的多样性 ,结构 ,形状的多变性 ,使得它比起五金件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 ,材料选择 ,制造方法选择 ,更是五金件无可比较的 ,因为五金件在设计上 对于外形和制造 ,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而塑料件到底是用硬胶还是软胶,是透明的,还是不 透明的,这些都要考虑好。对于安规材料必须要按照安规认证机构规定的要求购买 .然后考虑产品壁厚的大小: 合理地确定产品的壁厚是很重要的, 因为产品的壁厚首先决 定于产品的使用要求, 比如强度、 结构、重量、电气性能、 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 产品的壁厚不能过厚,也不能太薄, 或是壁厚突变,因为太厚的话容易产生缩水, 太薄则容 易产生烧焦或填充不满等一些成型工艺问题, 而太突然的壁厚变化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 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一般的热塑性塑料的壁厚应以4mm为限。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 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 过厚的产品使产生空穴的可能性提高, 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而最理想的 壁厚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 但为了满足功能要求导致壁厚发生变化是 客观存在的。为此,发生壁厚变化的地方应尽量顺滑。当产品的壁厚不能设计得过厚,但是又要确保在较薄的地方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刚性, 这时候可以利用加强筋来增强产品的强度和刚性。 而且加强筋还可以充当内部流道, 有助于 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填充。 加强筋一般设计在产品的非接触面, 一些经常受到压力、 扭力、 弯曲的塑胶产品更加要设计加强筋。加强筋的厚度不能大于壁厚的2/3,防止缩水,但是最小也不能小于 0.8mm 。如果要设计较高大的加强筋时,要在容易引起缩痕的部位设计一些 具有装饰效果的纹路, 用来遮盖缩痕。 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 如果可以的话, 斜度越大越好, 除了特殊要求外,加强筋应尽量矮。 同时,为了使塑件基本平整, 加强筋的端面不应该与塑 件的支撑面相平,应低于支撑面 0.5mm。还有在做结构图时,考虑到产品注塑成型后能够顺利的顶出,避免刮伤,所以在塑件 的每一个侧壁都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大小没有一定的准则, 多数靠经验, 一般 脱模斜度为 1-3 度,但是,一般以 0.5度至 1 度间是比较理想的,具体选择脱模斜度应注意 以下几个点:( 1)凡塑料精度要求高的, 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2)凡较高、 较大的尺寸, 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3)塑料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 ( 4)塑件壁厚较厚 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此时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 5)对于那些透明件,其脱模斜 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 (6)而对于那些穿插面的脱模斜度一般为1-3 度。在设计结构图时,考虑到塑件在注塑过程中,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的强度、改善 塑件的流动性以及便于脱模,所以在拐角处设计圆角过渡,圆角不应少于 0.5-1mm 。拐角处 的圆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如果转角处的弧度太小时会引致应力集中, 因此在产品折弯时 容易被折断, 而弧度太大则会容易产生缩水, 因此, 转角处的弧度和产品的壁厚有一定的比 例,一般介于 0.2 到 0.6,最理想的数值时 0.5 左右。在允许的情况下,圆角应尽量大。 而对于产品上的洞孔设计也要特别的注意,洞孔可分为盲孔、穿孔、层次孔、多层次孔、钻 孔以及侧孔。 在设计时, 要注意孔离边或内壁的距离, 其中相连的洞孔的距离或孔与相邻产 品直边的距离不可少于洞孔的直径,洞孔的壁厚应尽量大, 否则穿孔位置容易产生断裂 的情况。 如果洞孔内附有螺纹时, 因为螺纹的位置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地方, 因 此螺孔边缘与产品边缘的距离必须大於螺孔直径的三倍。 而对于盲孔的设计, 由 于盲孔是靠模具上的镶针形成, 而镶针的设计只能单边支撑在模具上, 因此很容易被溶融的 塑料使其弯曲变形, 形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镶针的长度不能过长。 一般来说, 盲孔 的深度只限於直径的两倍。从装配的角度来看, 穿孔的应用比盲孔多很多, 而且容易生产。 从模具设计的角度来看, 穿孔的设计在结构上也较优胜, 因为用来穿孔成型的边钉的两端均可受到支撑。 穿孔的做法 可以是靠单一边钉两端同时固定在模具上、 或两枝边钉相接而各有一端固定在模具上。 一般 来说, 第一种方法被认为是较好的; 应用第二种方法时, 两条边钉的直径应稍有不同以避免 因为两条边钉轴心稍有偏差而引致产品出现倒扣的情况,而且相接的两个端面必须磨平。大部份情况下,额外的钻孔工序应尽量避免,应尽量考虑设计孔穴可单从模具一次成 型,减低生产成本。而对于侧孔往往会增加模具设计上的困难,特别是当侧孔的方向与开模的方向成一直 角时, 侧孔容易形成塑胶产品上的倒扣部份。 因此,设计结构时尽量不要选择侧孔,从而降 低模具设计难度以及模具成本。设计结构图时,还要考虑到产品上下盖的连接方式,对于塑料产品来说,主要用到的 连接方式有螺丝连接, 扣位连接, 热熔接以及超声波连接等等, 而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螺钉连 接以及扣位连接,在利用螺钉连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在允许的情况下, 螺钉柱应尽量 矮,应加一字形或十字形斜筋保证螺钉柱的强度, 并考虑防缩, 防缩措施可以是加大脱模斜 度,或是使螺钉柱内部底面做成低于外部表面, 在设计过程中, 如果遇到外观要求严格的表 面螺钉柱应加斜顶进行防缩, 无法加斜顶的应加防缩槽进行防缩; ( 2)螺钉柱的内外直径应 符合加工工艺性,一般外径是内径的 2 倍到 2.5 倍,根据加胶容易减胶难的原则一般内径先 大后小,外径先小后大。还有,螺钉柱内侧应加倒角,以有利于螺钉的安装。有时候,为了防止打滑,一般可在螺丝柱内加入件,比如金属螺母,塑胶内的入件通 常作为紧固件或支撑部份。 除此之外, 当产品考虑便于返修、 易于更换或重复使用等要求时, 入件是常用的一种装配方式。 但无论是作为功能或装饰用途, 入件的使用应尽量减少, 因为 使用入件需要额外的工序配合,增加生产成本。入件通常是金属材料,其中以铜为主。入件的设计必须使其稳固地嵌入塑胶内, 避免旋转或拉出。 入件的设计亦不应附有尖角 或封利的边缘,因为尖角或封利的边缘使塑胶件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入件的成型方式分为同步成型和成型后成型两种 : 同步成型是在塑件成型前将入件 放入模具之中, 在合模成型时熔融塑料会将入件包围起来同时成型。 而成型后成型是将入件 打入成型塑件之中。 常采用的方法有热式和冷式, 其原理都是利用塑胶的热可塑特性。 热式 是将入件预先在嵌入前加热至该塑胶部件融化的温度, 然後迅速的将入件压入塑件上特别预 留的孔中冷却後成型。 冷式一般是使用超声波焊接方法把入件压入。 用超声波的方法所得到 的结果比较一致和美观, 而预热压入在工艺上要控制得好才有好的效果。 否则出现入件歪斜、 位置不正、塑料包含不均匀等现象,形成次品。而对于另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即扣位连接,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 产品装配方法, 因为扣位在产品注塑成型的时候同时成型, 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 介 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结构设计时,必须将所有的零件认真按尺寸画好,并在电脑上检查零件的互配性,同 时要认真的用拔模检测工具检验产品有没有扣模现象, 以及检查好产品的运动干涉, 不能贪 一时的方便,导致装配的时候发生冲突。做结构图时,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方面,要考虑到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五金件尽量选 用现有的或是标准的, 如要另外生产的, 则要跟供应商沟通好, 确保五金零件的加工可行性 没有问题。 做结构图阶段, 要求结构工程师、 电子工程师以及模具设计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沟 通、协商,保证产品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手板的装配没有问题。做好结构图后,项目负责 人召集品管、模房、电子组一起进行结构图的评审,做好新产品的评审报告。评审完后,安 排手板的制作,如果需要供应商打样的零件,要打样回来准备做手板。然后就进入第一次手板制作阶段了。 因为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只能在电脑上看到, 不知道 真正是怎么样的, 有些问题在电脑上检查和实际还是有些不同, 为了保证后面的工作没有太 大的问题, 所以需要做一个结构手板进行装配, 尽早发现问题。 手板的制作让我们有机会看 到所设计的产品的实体 ,并且实际的核对其工程设计 .手板的制作一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 是利用板状或棒状材料依图加工再接合成一完整的模型,这种方式制作的模型 ,经济快速 ,但是, 缺点也不少 ,而且较难作结构测试 ;另一种方式 ,是利用暂用模具 ,可作少量生产 ,需花费较 高的模具费用 ,而且所费的时间较长 ,但是 ,所制作的产品较类似于真正量产的产品 ,可做一般 的工程测试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