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及优化策略班级集体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几年 ,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掌握学习”理论等 ,提出了“多层次教学、分层递进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差异教育、异步教学等教学策略。上述教学策略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实践表明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 ,对学生进行分层 ,往往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能保证上述各教学策略顺利实施并大面积推广。 一、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1.对较高层次学生的心理影响。该层次学生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由于分层突出了他们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 ,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期望过度。学生处于领先地位 ,害怕落后 ,会主动增加学习负担 ,加班加点 ,起早睡晚 ,采用题海战术 ,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疲劳程度和厌学情绪。紧张焦虑。学生害怕遭受挫折 ,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容易导致认知水平失常 ,会造成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症。过分优越感。学生认为自己处于较高的层次上 ,好像智力上高人一等 ,产生骄傲、冷淡、自满情绪 ,与群体之间的情感难以交流。惟我独尊。一般来说 ,优生的意志品质优良 ,具有一定的刻苦顽强精神 ,坚韧不拔 ,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强。但也有些学生听惯了表扬、看惯了笑脸 ,经受不了打击 ,无法忍受别人善意的劝告和帮助 ,无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对较低层次学生的心理影响。该层次学生大多数为学困生 ,分层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歧视感。无论老师的初衷如何 ,学生都会认为老师和全班同学在歧视他 ,感到自己在班级中是二等公民 ,被人看不起。遗弃感。他们感到自己被排除在班集体之外 ,像垃圾一样从大集体中剥离了出来 ,心灰意冷。家长更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遭受冷遇和遗弃 ,担心最需要扶持的孩子反而得到最少的扶持。失落感。他们认为分层揭出了其“短处” ,脸上好像贴上了“标签” ,在集体活动中不能“抬起头来走路” ,有一种失落感。这部分学生承受着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巨大外部压力 ,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甚至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二、优化策略 由于分层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所以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和批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地分析。既然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事实 ,就不应该回避。 1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事先要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把个人价值的体现同祖国建设大业联系起来。认识到教师的教学只有符合自己的现有发展水平 ,才能处于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完成学习的愿望和无论成绩如何也要克服困难的决心。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2.正确分层。分层要在动态中进行 ,灵活把握 ,做到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 ,教师意见和学生意见相结合。学科不同分层不同 ,内容不同分层不同 ,课型不同分层不同。一般情况下 ,处于高层次和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宜采用显性分层 ,在班上公布这部分学生所处的层次 ;对于部分处于中间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则采用隐性分层 ,教师个别找这部分学生谈话 ,倾向于尊重学生的意见 ,他们所处的层次只有老师和学生本人知道 ,待他们递进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时 ,再让其他同学知道他们的层次。有些学生本应为较低层次 ,但本人虚荣心较强 ,非要到较高层次不可 ,教师也暂时答应他们的要求 ,但教学时仍按低层次对待 ,作到心中有数 ,暗中做出安排即可。总之 ,分层只是一种手段 ,其真正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为每一个学生不断创设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环境 ,增加向上一层次递进的动力。随时鼓励一部分顺利达标的学生 ,以后按高一层次的目标学习 ,实现层次间动态流动。 3.对高层次学生进行困难教育。教师要有意为一些高层次的学生设置困难 ,让他们遭遇困难 ,遭遇挫折 ,经受磨炼。当然 ,困难的设计既要讲究全面性 ,又要讲究科学性。所谓全面性 ,是指困难的设置不能局限于“智育”方面 ,内容要涉及到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所谓科学性 ,是指困难的设置不能超过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发育水平所能承受和心理发展过程所能进行的限度 ,不能超阶段、超负荷。 4.培养低层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不断的成功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知道自己处于较低的层次时 ,最可怕的是自信心的泯灭。他们又常常是屡次的失败者 ,体会不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 ,会怀疑自己的智能。对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主要要消除前期学习结果对其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白这种障碍不是感官障碍或智力障碍 ,而是一种主观行为。教师要激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别人做不到的 ,自己通过努力说不定也能做到。低层次的学生并不是什么都差 ,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 ,随时捕捉住加以肯定 ,及时给予表扬 ,增强自信心 ,使他们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 ,消除学习障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