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灯笼优秀教学设计()冷雨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美好意境。2.品味文章线索的渗透,精准语言的作用,体验叙事、山水、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品味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一、导入新课说到灯笼,我们要么想到春节的喜庆,要么想到宫廷剧里穿梭于紫禁城的小灯。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流行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情感,表达着繁荣和对过去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著名的散文灯笼,感受作者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感受。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1作者简介。吴伯箫(90619),原名熙成,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一九三八年四月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就读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他曾任边区教育局中学教务处处长。解放以来,他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社长、总编辑。灯笼文化。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今天仍然在中国流传。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而且制作得更漂亮。在中国人的眼里,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喜庆祥和,朝气蓬勃,喜气洋洋,因此人人喜爱。每当大节日、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和私人住宅的门口,都会挂起大而圆的红灯。夜幕降临,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十分的隆重热烈,喜气洋洋。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