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方案质量管理方案(通用6 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 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 为大家收集的质量管理方案(通用6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质量管理方案1为适应卷烟工业整合后对烟叶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确保烟叶质 量稳步提高,增强烟叶市场竞争力,提高全县烟叶的整体种植水平, 以狠抓烟叶生产标准化为中心,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建立烟叶生产 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一、总体指导思想 围绕市场需求,针对我县烟叶生产和烟叶质量存在的不足和潜力, 强化烟叶生产责任制,以旱作栽培技术统揽全局,大胆探索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逐步改进 和完善现有烟叶生产技术和生态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优质烟生产管 理模式和标准化技术体系,稳定和提高烟叶质量的均一性。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烟叶生产管理。为推进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顺利建立,确保各项技术措 施全面到位,成立由政府烟办室、烟草公司生产部门、烟站等单位组 成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懂生产、会管理的技术执行小组,具体负责 方案的推行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优质烟叶开发的组织领导 工作,负责人员调配,审查生产技术方案,确定相关经济政策和各项 经费开支,检查、督促技术执行组的工作,及时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 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技术执行组负责制订优质烟叶开发的全部技 术方案和贯彻落实各项生产科技措施,管理和指导烟叶生产技术人员 开展工作。公司生产科、烟站管理包村技术员,技术员管理分管的种 烟农户,形成了一个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技术管理执行 系统,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分环节制订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强化关键技术措施落实。针对烟叶生产种植水平不均、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根据我县的自然环境和种植习惯,制定了县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和县烟叶 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对全县烟叶生产确定整体技术路线、 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和经济质量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种植环境和 种植基础,又分环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技术措施,狠抓落实,并 及时总结技术措施执行情况,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生产关键技术。1、严格选择适宜优质烟生长的生态环境优质烟叶的生态环境必须优良,要经过严格选择,保证种植烟叶 的土壤、水源、环境不能有任何污染,对土壤中的ph值和12种矿物 质元素含量要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肥方案。坚持轮作, 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板结,防止土壤流失与污染,采取 土壤改良的方法,从源头上保证烟叶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烟叶 质量。2、搞好品种筛选,种植优良品种选择良种是提高烟叶品质的基础,全县以云烟 85、云烟 87 为主 要品种,少量搭配nc89品种,并积极进行示范筛选,逐步确定适合本 地的优良品种。3、合理轮作倒茬,精细整地保墒坚持走旱作农业技术路线,严格轮作制度,选择适宜前茬,重视 有机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重秋耕,精整地,培肥地力,确保优 质丰产。4、以推广漂浮育苗为重点,多种方式相结合培育壮苗以漂浮育苗为龙头,在全县大力推广托盘育苗、营养袋育苗等科 学育苗方式,加速推广集约化、工厂化和商品化育苗。认真搞好苗床 管理,落实好剪叶锻苗、控水锻苗、揭膜锻苗,并在移栽前叶面喷施 病毒必克、一遍净、甲基托布津、中西杀灭菊酯等药剂预防病虫害的 发生,以培育出根系发达的无病壮苗。5、坚持平衡施肥,确保烟株营养平衡烟株营养平衡是烟叶香气形成的基础。依据土壤化验结果,在施 肥种类上,坚持“控氮增钾,提高硝态氮比例,全面增施有机肥”的 原则,平均亩施农家肥 1500 公斤,饼肥 20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 硝酸钾3公斤,n、p、k配比达到1:1:23,其中硝态氮比例达到 45% ,从而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品质,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在施 肥方法上要采用地下地上相结合的方式,将全部农家肥、饼肥、 60% 的复合肥混合后作底肥条施,钾肥、 40%复合肥作穴肥,硝酸钾在移 栽后20天左右作追肥施入,同时喷施3次以上磷酸二氢钾和微肥等叶 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烟株营养协调,旺盛生长。6、提高移栽质量,扩大地膜覆盖 依据云烟系列品种特点,要求所有烟田全部在最佳移栽期内适时 移栽,在移栽时拉线定位,做到横、竖、斜成行,行距控制在 1.0 1.1米,株距0.50.55米,充分保证烟株地上地下营养平衡,为烟株生 长整齐一致,分层落黄成熟奠定基础。要扩大地膜覆盖面积,移栽后 及时盖膜,并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操作,充分发挥其增温保墒作用。7、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1)中耕。烟田普遍中耕 2 次以上,通过中耕调节地温,消灭杂 草,提高肥效,促进烟株根系的发育。(2)补水追肥。根据云烟系列品种前期生长缓慢的特点,在移栽 后 20 天,对烟田普遍浇施硝酸钾肥料,促进烟株早发快长。(3)适时打顶,及时抹杈一般烟田,中心花开放时打顶;高肥力 烟田,扪心打顶多留叶;肥力较差的烟田,打扣心顶,确保烟株园顶。 对于早花烟株,如果地力好,长势好,可以留一烟杈,杈烟不宜贪多, 一般留 34 片。打顶后腋芽萌发很快,采取化学或人工的方法,彻底 抹掉烟杈,避免无谓的养分消耗。8、健全病虫害测报网络,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公司确定专人负责病虫测报工作,按照三级站标准落实经费、配 备设备,努力做到“三落实,一发布”,并确定三个烟站为测报点, 确立专职测报员四、搞好示范园区建设,带动整体生产水平提高以提高生产水平 为中心,把综合配套运用各项高新技术作为优质烟示范园区建设的工 作重点,突出抓好优良品种、平衡施肥、地膜覆盖、膜下移栽、烤房 建设、集约化育苗(托盘或漂浮)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强组织 领导,强化目标责任,提高措施到位率,真正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新 技术的展示田、科学种植的样板田,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技术组装配套 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典型引导作用,以点带面,示范推动提高整体 生产水平。五、扩大生产投入规模,完善烟田配套设施加强生产投入是稳定 面积、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借鉴 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积极出台了烟叶生产扶持奖励办法, 在技术推广、基础设施投资、科研开发、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配套的 激励政策,用政策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支持的积极性。在加大投入的基 础上,规范生产投入管理,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投入资金到 位、物资落实到位,在整地、供种、肥料、农膜、农药等方面进行有 针对性的重点补贴,甚至免费供应,加强对重点植烟乡村烟田水利建 设、炕房建造等配套设施的扶持,制定多种优惠奖励措施,调动政府 抓烟积极性,鼓舞烟农种植热情,达到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烟叶质量 的目的。六、坚持科研与开发相结合,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在立足于自身努 力的基础上,广泛借助外力,特别是借助科研部门、卷烟企业的智力 支持,密切与河南农大和郑州烟草研究院、许昌烟草研究所的技术合 作关系,搞好科技创新工作,时刻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按照引进、 试验、示范、推广程序,组装集成、消化、吸收、利用科研成果,提 升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烟叶的整体质量。质量管理方案2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 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 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 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针对我院妇产科重点科室现制 定出以下管理方案:1、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否则为 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自觉接受院领导检查,科室要经常 开展履职教育。2、抓好妇产科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 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 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抓好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等 制度的贯彻落实。、抓好查对工作。、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抓好急救药品等。、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 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 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 借阅。、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 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 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 与整改。(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 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3)科主任对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 检查、控制。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安排、组织检查。医疗质控的方法:(1)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 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2)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 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 护理质量进行检查。(3)科主任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 行检查。(4)检查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 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和确保质量。(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 统计到人头。(6)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 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7)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未质量管理与 定期检查为辅。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处理:(1)医务人员在直接或间接为患者服务时,如违反了相应的规章 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他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需要 或期望,引起投诉、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或被质量控制人员检 查发现为不合格医疗服务。(2)不合格医疗服务处理程序: 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上级医(护)师发现不合格 医疗服务,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 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和造成不良后果。科主任检查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或平常了解掌握的不合格医疗服 务,应给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或当事人指出。具有共性的不合格医疗服 务通过职工大会、周会、科室晨会,制定新规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纠正、教育,并跟踪检验。 对不合格医疗服务予以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 处理。 科主任对临床、医技及其它部门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查 找影响因素,防止再次发生。 对不合格医疗服务当事人和科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科主任当收到病员投诉,应要求科室责任人立即调查,查找原 因,确定纠正,处理办法后 3 日内交回,对纠正和处理办法的执行情 况由科主任追踪。 患者提出的医疗纠纷,医务科负责接待,予以登记,对投诉内 容责成相关科室调查核实,查找原因,给投诉者解释,并作出调查处 理。质量管理方案3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 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不断发展。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 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 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