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涂卡,其余各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写在试卷上的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和“座位号”写在答题纸上。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答题纸。一、单项选择(225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上无效)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提出了强烈改革要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山地派”的政治权利B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实行激进社会变革C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D工商业奴隶主要求维护贵族寡头政治2、梭伦改革规定,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满足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 B实现雅典社会的稳定C彻底解决平民面临的问题 D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3、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4、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5、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6、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A.B.C.D.7、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8.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促进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 B.使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C.小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D.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9、“商君遗礼宜,弃人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赘:男方到女方家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瓦解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打击了秦旧的习俗A. B. C.D. 10、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B.C.D.11、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国别项目俄国英国 德国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335万吨铁路总长(1861年)1 500俄里15 15000俄里 10 000俄里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 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A B C D.13、俄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 B. C. D. 14.1861年前,俄国一农民有一诉讼案件,将怎样处理( )A.实行公开审判 B.可以请律师C.按等级进行审理 D.可由陪审团陪审15、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16、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 ) 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 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A、 B、 C、 D、17、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18、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宣布“四民平等”,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取消封建割据局面A B、 C、 D、19、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20、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21、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活动的标志是 ( )A. 新学伪经考的发表 B.“公车上书” C. 定国是诏的颁布 D.强学会成立22、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组织保国会创办万国公报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发起公车上书A. B. C.D.23、谭嗣同在维新变法期间曾说过:“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概念横目,徒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然不可取”。这句话表明谭嗣同( )A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而十分苦闷 B放弃了变法自强的远大抱负C对维新派主观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D十分悲观,并准备同顽固派妥协24、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A.B. C.D.2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27题各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材料一:雅典的战神山议事会是古代雅典的一种政治机构,因会议厅设在雅典卫城以西300米高的战神阿瑞斯山丘而得名。这一机构可能是由氏族中的长老会议演变而来。王权废除后,它由卸任的执政官组成,起初拥有广泛的权力。后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它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材料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的人不得竞选各级职官。材料三:“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材料四: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财产很少甚至于没有财产的公民都可出庭担任陪审员,是充分体现平民参与政权的民主机构。(1)战神山议事会的权力在公元前6世纪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原因何在?本质上反映出什么问题?(6分)(2)一个雅典年收入200麦斗以下的平民,在公元前7世纪他可以在材料所反映的那个机构中担任官职?公元前6世纪呢?为什么?(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刑”,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杀掉,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请完成:(1)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