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黄姓源流及其历代黄氏名人一、中华黄氏源流 黄(Hung)姓源出有六: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 4、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据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中国姓氏起源所载,黄氏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为黄国遗民的后裔。另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5、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6、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得姓始祖: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大量黄氏族谱记载:因惠连公受封于黄国而得胜。黄国被楚所灭之后,子孙四奔他乡,大部分向楚国腹地内迁,分别定居于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并逐步形成黄氏不同分支。其中一支迁徙至江夏、安陆(今湖北省云梦县东南至武汉市)一带,繁衍为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这支黄姓宗族世居江夏,代为冠族,至孝子黄香,才倾天下,黄琼、黄琬位至三公,名震宇内,时人誉称“江夏黄氏,天下无双”。今海内外黄姓子孙万派朝宗江夏,认江夏为郡望与发祥地。江夏堂源此。 二、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自黄国被楚所灭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各地,有的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迁入楚国腹地定居于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当地也因黄姓而得名。其中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后发展成为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姓。西晋末年,黄姓与中原士族均大举南迁,成为后来入闽(今福建)的“八大姓氏”之一。战国时代能言善辩、博学的春申君黄歇,他的儿孙后来分居于会稽、江夏、零陵、阳夏等地,所以使江夏郡(今湖北云梦一带)成为黄姓的发展繁衍的中心,并且其分支后来在各地都形成了望族。唐宋时期,黄姓在今福建莆田泉州等地繁衍最为旺盛。开国公唐桂州剌史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黄岸十一世孙黄中庸五子分居于兴化军治雷山、西岩、仙游何岩、龙溪;漳郡西林城、诏安,号称中庸公“四代联登八进士”,繁衍昌盛,逐渐成为闽南之大族。在宋代时,江夏人黄中庸与韩琦、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欧阳修齐名,官至中奉大夫太常院卿诏赐侍中谥文正,翰林院馆阁校勘赠学士黄安石重修江夏兴军城黄氏家谱,并且得到了皇帝“兴化无双,黄府清惠;忠孝两全,金墩望族;簪缨世济、绩学多才”的御批,“四代联登八进士”,入祀兴化郡乡贤,事载八闽通志闽书、兴化府志、莆阳比事等;后黄姓发展成为江苏大丰金墩、广东汕头金墩支派大姓。北宋末年,外族入侵,莆田金墩人黄大侠经邵武金墩山徙杭州钱塘武林里,后成为杭州钱塘著姓,支分福州台江、江苏大丰金墩、广东汕头金墩、海丰陆丰等地。宋元之际,巩溪雷山黄姓称盛于泉郡德化承泽、永春逊边、卿园、亭上、梅林、华岩、官田儒林,惠安潭边奎峰、云南鹤庆金墩、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海外。由此可见,黄姓虽起源于潢川定城西黄国故都,但从一开始却主要繁衍于我国湖北江夏郡黄州。现今,黄姓分布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以福建、四川、湖北江陵麻城、广东汕头潮州、广西和江苏省大丰为多,上述六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三、历史名人 黄歇:战国时楚之贵族,曾为楚相,因有功,被封为春申君,为战国著名四大公子之一。 黄霸:西汉淮阳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历任刺史、御史和丞相,与龚遂同为封建“循史”的代表,合称为“龚黄”。 黄忠:南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国蜀名将,官至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黄盖:三国时代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为孙氏宿将,成名于赤壁之战,官至偏将军。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沈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於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880年)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 黄筌:五代后蜀成都(今属四川省)人,精于禽鸟、人物、山水、墨竹等绘画,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两大主要派别。 黄兴:湖南长沙人,民主革命家,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是著名领导人之一。 黄庭坚: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公望:元代平江常熟(今属江苏省)人,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尤精于山水画,为“元四家”之一。著有写山水诀。 黄道婆: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学习并传播了纺织等技术,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繁荣与发展。 黄宗羲:浙江省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黄遵宪:广东省嘉应(今梅县)人。清末诗人,其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著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黄氏入闽始祖-黄元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浙江省会稽太守、河南固始人黄道隆弃官入闽,隐居今天的福建省仙游县平朋山,俗称双阳山。后来迁徙到桐城(即泉州)居住,中原战乱稍平,他又回河南固始县老家。西晋后期,黄道隆后裔黄知运,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守,有子黄元方(即黄彦丰),任晋安(今福州)守,为避乱遂于怀帝永嘉二年(308年),举家入闽,卜居福唐(今福州市)黄巷,黄彦丰即成为黄氏入闽始祖,从现在能够查找到的史料看,西晋福建晋安郡守黄元方(字彦丰)应是中华黄氏入闽第一人。 黄光昇 明刑部尚书黄光昇 1 5 0 6 - 1 5 8 6 年 字明举,号葵峰,晋江潘湖人。四世长治讳永号儒林学士均玉黄福次子。永子昶孙晟由永春儒林复返居潘湖垵边。教谕黄绶子,天麟黄权八世孙。光昇秉性好学,年少时就学于湖湖仁颖书院,精通赋役、理讼、律狱等知识。明嘉靖七年( 1 5 2 8 年) 中举人,嘉靖八年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贤声蔚著”被调入朝廷任刑部给事中。后因母亲吴氏在潘湖去世回家守制,制满后,补兵部。居官清介,不事田宅,子孙至无以为衣食,居家杜门,以经史为业,在官严诬告、权轻重、详讼词、惩奸慝、省佐证。盖观赴忭之流亚也。在朝时曾两次得罪当政宰相夏言,被逐出朝廷,后任浙江佥事三年,又进参议,调任广东副使,又转任四川参政,广东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在浙江任上,他筑海塘、治湖蓄水,疏浚山阴会稽( 今绍兴县) 、萧山诸暨四县的水利工程;提倡兴学,奖励知识分子,编写县志,政绩显著。广东沿海民众,有的挟舸入海和夷人互市,时有抢掠。黄光昇到广东后,设立稽查,核验册籍,逮捕寇贼,从此不复为患。由于不法官吏侵削,“夷市”课税入库只有十分之一,黄光昇进行整治,秋毫不染,征得“夷税”,十减其六,而课入库银却加倍增长。安南( 越南) 内部莫正中与莫宏冀兄弟争立王位,莫正中逃来广东避难,而安南大臣范子仪借口迎还莫正中,率兵攻掠钦廉二州( 今广西钦州县和合浦、灵山等县) 总督欧阳必进命黄光昇速调东莞、新会二县守兵,授俞大猷作战方略,伏兵海岛,范氏大败。随事,莫宏冀斩范子仪首来献,纳贡如前,明朝廷承认莫宏冀继承王位。于是,中国与安南边境又恢复安定。之后黄光昇又讨平连岩黎民的叛乱和新会陈文伯剽掠,为长久之计,黄光昇又编定广东全省瑶民的册籍,因此进官副都御史,督抚四川省。黄光昇在四川担任参政、布政使期间,上疏请求停止采办丹砂、淘金,每年可节省水陆邮费数十万金,减轻百姓负担。世宗崇信道教,笃信方士,陶仲文,于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营造大享殿、大高元殿等三殿,急需很多巨木,而这时四川无巨木可供采伐。黄光昇不加重百姓负担,“度郡邑大小,地理之远近”,使各地合理负担,还命位尊望高的官吏向当地夷民购买,转运之费,暂时向其他省份借支,做到不加赋而又顺利完成巨木的采供任务,受到世宗嘉奖,拜为兵部侍郎,总制湖北、四川、贵州三省。又因讨平苗民叛乱和招回流民6 0 0 户有功,被召入工部任左侍郎。明世宗嘉靖已未三十八年四月昇任南京户部尚书。嘉靖三十九年,南京振武营因总督粮储侍郎黄懋,官裁军饷,惹起变乱,黄光昇一面疏请恢复军饷原额,一面及时处理负责处理军库主事黄鹗的不法行为,责成司法查覆,使“库藏为之一清”。明世宗嘉靖壬戌四十一年十月,黄光昇被召入北京任刑部尚书。时严嵩秉政,黄光昇在明朝廷任刑部尚书五年内不与私交,亲自审理三大案件:一是审理蓟辽总督侍郎杨选因“失城守”坐死罪,特旨杨妻流放二千里。二是嘉靖四十四年,世宗诏令逮捕严世蕃、御史罗龙文弹劫奸相严嵩之子严世蕃在其母丧期内仍放任纵淫,并严嵩父子不法事。世宗罢严嵩相位,法司判严世蕃滴戌雷阳卫(在广东省) ,严世蕃同他的爪牙罗龙文,逃回安徽徽州,现金人经常诽谤朝政,建造园亭,聚众4 0 0 0 人,气焰嚣张。南京御史林润得悉这一情况,当即上疏。嘉靖四十四年,世宗诏令逮捕严世蕃、罗龙文下狱,并令刑部尚书黄光昇、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审理。黄光昇查明严世蕃、罗龙文与海寇汪直勾结,聚集亡命之徒南通倭,北通虏,准备叛乱,疾书上奏,严世蕃、罗龙文被处死,籍没严嵩家产,计黄金3 万余两,白银2 5 0 0 0 余两,其他珍宝所值又数百万。三是嘉靖四十五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徐阶力救海瑞,黄光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有力焉。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才奏请穆宗释放海瑞出狱。给事中沈束因向世宗进言,触犯“龙颜”,被因系诏狱达1 6 年之久。黄光昇上疏乞求从宽处理,突然下旨释放沈束为庶民。廷臣议论纷纷,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