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2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农村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搞好寄宿制校园文化设计校园文化具有传递文化信息、导向、规范、激励、和育人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育人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搞好校园文化设计,积极地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采取渗透等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环境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优化育人环境。(一)是设计文化环境,创建文化氛围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学校各种物化的文化形态,如: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政府要保证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学校要精心谋划,因地制宜地不断加大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力度,积极争创“园林式学校”、“花园式宿舍”,使广大师生和员工,在幽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高雅文化的气息,获得情操的陶冶。(二)是设计校园文化行为,树立良好校园风貌文化行为包括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是指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各种规章制度,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如:寄宿生一日行为规范、寄宿生在校安全条例、中学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这些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管理内容。文化行为设计出台前经过学校全员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出台,以达到全体师生员工共建校园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一方面约束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言行;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师生和员工,对照规章制度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狠抓寄宿制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目标,融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为一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西柳北区几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三风”建设;广大师生正是在组织和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高素质和增长才干的。(一)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这是深化校园文化活动,把表层活动推向深层的重要途径。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可根据各校的特点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展示校园文化的乡土特色、民族特色,使多姿多彩的农村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发异彩,相得益彰。如:以革命烈士陶保桓的名字命名的融水县保桓中学,每学期开展的以“弘扬保桓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周;融安长中开展的“诚实信用,自强自立”系列教育及评比活动等,使受教育者在系列活动中深受感化,在身体力行中陶冶情操,升华理想。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增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营造人人争上游,个个创优秀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念和感悟生活,积累知识,拓宽视野,从而逐渐健康地成长。学校或班级集体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造林绿化、环保卫生等公益活动;开展城乡社会调查、高考状元或先进典型访谈;指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把对个人自我成长的关注升华到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与自觉行动上。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创造条件,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三、立足当地本校实际,打造富有个性特色的寄宿制校园文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因规模、办学条件、建校历史、管理方法、师资状况和地域特征等各不相同,所以,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各有差异和特色,各校可从本校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本校的光荣传统,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是校园人的价值观念问题。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以高尚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校内良好的学风、礼貌的行为、文雅的举止,乃至校容校貌,都是某种精神文化的物化,成为指导行动的准则。校园精神可以产生推动力,推动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校园精神可以形成凝聚力,促使上下左右同心协力,团结协作;校园精神还可以演化为约束力,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被誉为“苗山教育一枝花”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中学,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之一,就是继承70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建校优良传统,弘扬80、90年代“学校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送”的三苦精神,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二)是善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可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和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师生成立“科技小发明活动兴趣小组”、“奇石根艺布艺创作兴趣小组”、“蓝球队”、“排球队”、“文艺队”、和“舞狮队”等等。如:怀宝镇中学据其奇石、树根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的奇石、根艺兴趣活动室;融水县民族中学据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成立的“芦笙队”、“文艺队”等等,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净化了校园育人环境。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高雅的情趣,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性格。(三)是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寄宿制学校“三风”建设4校风是校园大多数成员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言行举止的一种共同倾向或表现,它包括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教风是核心,学风是关键,班风是基础,教风与学风的关系密切,教风正,学风才能正;教风不正,就很难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学校管理,狠抓校风建设,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作为校园中最活跃的一群人,不但应该具有整洁的仪表,高雅的吐谈,文明的举止,健康的身体,更应该是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缔造者。师生间倾心交流,平等对话,彼此欣赏,彼此宽容,乐意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学会科学合理而又真诚平价对方,这些都给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党政领导和各部门领导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机制,坚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是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一)是建立领导组织机构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组织的群众性,因为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建的,所以,它的组织领导要有代表性,应该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员工的等方面的代表组成。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后,必须明确分工职责,全面规划,按计划正常开展工作。是校长负责,加强管理(二)校长既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指挥者。因此,要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足够的认识,掌握校园文化的性质和作用,把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使校园文化产生巨大的管理功能。(三)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教师既参与了校园文化的设计,还要组织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先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教师要主动用校园文化行为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形象,影响教育学生,要自觉地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四)是建立家校联系沟通平台,使家校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合力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家长的配合支持和参与,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的家校联系制度不仅要建立健全,而且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的家长也不断增多,许多学生都成了“留守儿”,这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根据这一状况,努力改变外出务工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及其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家长热线等渠道,进行亲子教育沟通,了解校园动态;配合学校工作,密切校群关系,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学校工作。这样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具有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管理疏导、调控有序”为指针,要突出开放性、时代性和个性特色等鲜明的特点,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让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为广大农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服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