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塔式起重机检验内容及方法规程章节 编号及检 验项目规程条 目编号检验内容检验方法3.1 一般规 定(有效 证件及技 术资料)3.1.2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及等级。安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 生产厂家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安装人员操作上岗证。监督检验合格证书。查阅资料。3.1.3使用说明书。基础地耐力报告。基础砼试压块报告。 基础检验报告。安装前检查表。更换液压油记录。安 装方案。安装自检记录。安装合冋或任务书。查阅资料。3.3 基 本 要 求3.3.1起重机运动部分与建筑物及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 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6m目测检查,必 要时实际测 量。3.3.2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机 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机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处 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 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目测检查,必 要时实际测 量。3.3.3塔顶咼度大于30m且咼于周围建筑的塔机,应在塔顶 和臂架端部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该指示灯的电源供 电不应受停机的影响。目测检查。3.3.4塔式起重机自由端的高度不得大于使用说明书允许高 度。用卷尺量,查 阅资料。3.3.5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50m应装设风速仪。目测检查。3.3.6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塔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 全距离,应付合下表规定。目测检查。必 要时实际测 量。电压kv)安全距 离1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 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 方向152035406070853.3.7起重公称力矩630kN m(不含630 kN m)以下出厂超 过十年,公称力矩6301250 kN m (不含1250 kN m)出厂超过20年,必须进行性能试验和结构应力 测试。查阅资料。3.4基础3.4.1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目测。3.4.2基础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或有专项设计方案查阅资料,目 测,用卷尺量3.5结 构 件3.5.1主要结构件无扭曲、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焊缝应 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目测。3.5.2主要结构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销轴有可靠轴 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口销,高强度螺栓连接按要求预 紧,有防松措施且螺栓高于螺母03扣。目测,必要时 公交检测。3.5.3平衡重、压重的安装数量、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且相互间应可靠固定,能保证正常工作时不位移、不 脱落。根据安装说 明书确认平 衡重的重量, 检查安装情 况。3.5.4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 心线对支承面的侧向垂直度W4/1000,附着后,最高 附着点以下的垂直度W2/1000。将标尺分别 水平固定在 臂架铰点附 近和基础节 的塔机上,其 中心位于塔 机中心线上, 臂架先后转 到其纵向轴 线与塔身截 面的一个中 心线重合的 位置,分别在 两个方向上 用经纬仪测 量两标尺水 平误差,即垂 直度误差。3.5.5斜梯扶手咼度不低于1m,斜梯扶手间的宽度应不小于 600mm,踏板应由具有防滑性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 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不大于300mm。斜梯及 扶手固定可靠。目测检查,必 要时用钢卷 尺测量。3.5.6直立梯边梁之间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为250 300mm,直立梯与后面结构件的自由空间(踏脚间隙) 不小于160mm,踏杆直径不小于16mm。高于地面2m以 上的直立梯应设置直径为600800mm的护圈。目测检查,必 要时用钢卷 尺测量。3.5.7当梯子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休息小平台,第一小 干口应不超过12.5m冋度处,以后母隔10 m内设置 个。平台和走台宽度应不小于500mm,在边缘应设置 不小于150mm咼的挡板。臂架走台的设置应符合 GB5144-2006第4.4条规定。对快装塔式起重机或变 幅小车上设置与小车一起移动的安全工作平台时,可 以不设置臂架走台。目测检查,必 要时用钢卷 尺测量。3.5.8对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与塔身节或建筑物的 连接必须安全可靠,连接件不应缺少或松动,附墙间 距与附着距离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当附着距离超过 使用说明书规定时,应有专项施工方案并附着计算书查阅安装说 明书,目测检 查。6钩3吊3.6.1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得使用铸造吊钩。外观检杳。3.6.2吊钩表面不应有裂纹、破口、凹陷、孔穴等缺陷,不 得焊补。吊钩危险断面及挂绳处不得有永久变形。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3.6.3吊钩挂绳处断面磨损量应不大于原咼度10%。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3.6.4应有滑轮防跳绳装置,且与滑轮的间隙应小于绳径的20%。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3.6.5销轴固定应完整可靠。目测检查。3.7行走系统3.7.1应设置大车行走限位并可靠有效,停车后与挡架距离三 0.5m。大车行至限 位开关停止 运行,用卷尺 测量距离。3.7.2在距轨道终端2m处应设置大车行走缓冲装置。用卷尺量,目 测。3.7.3在距轨道终端1m处应设置端部挡架,其高度不小于行 走轮的半径。用卷尺量,目 测。3.7.4应设置行走防护挡板。目测。3.7.5应设置不妨碍行走的防风夹轨器。目测。3.7.6钢轨接头位置应支承在道木或路基箱上,不得悬空。目测。3.7.7钢轨接头间隙应不大于4mm,钢轨接头处咼差应不大 于 2mm。游标卡尺量。3.7.8轨道顶面纵、横方向上的倾斜度应不大于1/1000。用水平仪测 量。3.7.9左右钢轨接头处的错开值应大于1.5m。用卷尺量。3.7.10应设置轨距拉杆且间距W6m。用卷尺量。3.7.11轨距偏差允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值的1/1000,其绝对 值不大于6mm。用卷尺量。3.8.1钢丝绳1钢丝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 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 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锲块不应松动。 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目测。2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至少保留3圈钢丝绳作为安 全圈。将吊钩放到 最大工作位 置,检测安全3.8 起 升 系 统圈数。3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滑轮和卷 筒相匹配,并正确穿绕。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 金属结构摩擦。对照使用说 明书查验,外 观检杳。4钢丝绳不得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 断芯等变形现象。外观检查。5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用卡尺测量。6钢丝绳断丝数不应超过检验规程中表3. 8. 1-6规定 的数值外观检查。3.8.21卷筒两侧边缘超过最外侧钢丝绳的咼度不应小于钢 丝绳直径的2倍。卷筒上钢丝绳排列应有序,设有防 钢丝绳脱槽装置。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钢直 尺测量。2卷同壁不应有裂纹或轮缘破损,同壁磨损量不应大 于原壁厚的10%。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3在卷筒上钢丝绳尾部固定有防松和自紧性能。外观检杳。3.8.31滑轮应转动良好,滑轮直径DOmin的选取不应小于 规定的数值。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a)出现裂纹、轮缘破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b)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c)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25%或 槽底出现沟槽。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2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外观检查,必 要时用卡尺 测量防脱槽 装置与滑轮 之间的间距。3.8.41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应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 缺件等缺陷。外观检查。2外露的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罩。目测。3制动器调整适宜,制动平稳可靠。通过载荷试 验验证。3.8.5必须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必须保证 当吊钩装置起升到规定极限位置时应能停止吊钩起 升,但吊钩应能做下降运动。空载,吊钩以 最低稳定速 度上升碰撞 限位装置,应 停止上升运 行。3.8.6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起升额定载 荷,额定速度 上升、下降, 正常制动3 次,起重量限制器不动作。 保持载荷离 地面100-200mm 逐 渐加载,载荷 不超过110% 时起重量限 制器动作。3.8.7必须安装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的工况下 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 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1.定码变幅 法:按特征曲 线选定某一 幅度的额定 载荷,小车位 于该幅度上, 起吊额定载 荷,然后逐渐 增大幅度至 发出超载报 警信号,此时 力矩不得超 过额定力矩 110%。2.定幅 变码法:选定 某一工作幅 度起升额定 载荷,额定速 度上升、下降 全称3次力 矩限制器不 动作。保持载 荷离地面 100-200mm, 逐渐无冲击 加载至超载 发出报警信 号,此时应能 切断上升方 向动作,力矩 不得超过 110%的额定 力矩。3.9回转系 统3.9.1对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回转限 制器,塔式起重机回转部分在非工作状态下应能自由 旋转。动作试验,目 测检查。3.9.2齿轮应无裂纹、断齿和过度磨损,啮合应均匀平稳。外观检查,必 要时测量。3.9.3回转机构活动件外露部分应设防护罩。目测,动作试 验。3.10变幅系统3.10.1钢丝绳同 3.8.1同 3.8.13.10.2卷筒同 3.8.2同 3.8.23.10.3滑轮同 3.8.3同 3.8.33.10.4制动器同 3.8.4同 3.8.43.10.5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目测和实际 测量。3.10.6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检修吊篮且连接可靠。外观检查。3.10.7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幅度限位且可靠有 效。动作试验,实 际测量。3.10.8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外观检杳。3.10.9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有小车行走前后缓冲装 置和行走端部挡架目测。3.10.10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应设置臂架低位置和臂架高位置的 幅度限位开关,以及防止臂架反弹后翻的装置。动作试验,实 际测量。3.11顶升系统3.11.1顶升支承梁爬升、爬升支承应无变形、裂纹。并在加 降节时有防止顶升横梁从塔身支撑中自行脱出的功 能。外观检查。3.11.2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油缸应用硬管连接。目测。3.11.3齿轮齿条爬升应设上下限位器。目测,手动试 验。3.11.4齿轮齿条爬升时齿轮齿条啮合应均匀。目测。3.11.5油压表应在有效标定期内。查阅资料。3.12司机室3.12.1司机室结构应牢固,固定可靠。外观检杳。3.12.2司机室内应有绝缘地板和灭火器,门窗完好并挂有起 重特性曲线图。外观检查。3.12.3升降司机室应设置防断绳坠落装置。外观检杳。3.12.4升降司机室应设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