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一、 什么是人格1、定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涵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人格的特征(一)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鸽子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1) 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2) 综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3) 功能性人格在一定成都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二、 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一) 气质与性格1、 气质定义: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钟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所制约。2、 性格定义: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谓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态度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巨剑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性格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二)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1、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2、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3、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第二节 人格理论一、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来源于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世纪40年代的没过。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科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一)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二)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各层之间用连线表示它们的关系。(图12-2)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1、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三) 现代特质理论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顷性(外顷性表现内外顷的差异)、神经质(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外顷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等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构成了七因素模型。这七个因素是: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二、类型理论理论类型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人格类型的差异有三种: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一) 单一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的代表。(二) 对立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三) 多元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三、 整合理论整合理论是将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第三节 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偏爱方式。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一、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属于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变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性(FI)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场依存性(FD)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二、 冲动沉思卡根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与沉思。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度差。沉思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度高.三、 同时性继时性斯达等人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第四节 人格测验一、 自陈量表式测验自陈量表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一)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ot MutiphsicPr-sality Iny,简称MMI)是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瑟韦(.Hahawa)和麦金力(JCckey)于0年代制定的,是迄今应用极广、颇富权威的一种纸笔式人格测验。该问卷的制定方法是分别对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进行预测,以确定在哪些条目上不同人有显著不同的反应模式,因此该测验最常用于鉴别精神疾病。(二)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dward PersnalPrefence Scedule,EPPS),一译“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自陈式人格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的需要和动机.美国心理学家L爱德华159年基于默里的人格理论而编制。该量表共15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自责、成就、接近他人、攻击、自主、求变、关注他人、支配、执着、表现、异性恋、内省、养育、求秩序和帮助他人这1种需要和动机.每个分量表1题,共22个题目.每个题目包含两种自我描述性的陈述。施测时要求被试从每题中选出一个最能描述自己的陈述.通过被试对题目的选择,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要上的倾向,从而了解被试的人格特质。二、 投射测验投射实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人的行为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这些内驱力受到压抑,不为人们觉察,但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根据这种理解,人们难以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进而对他的人格作出评定,但是,如果给被试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么他的无意识欲望有可能通过这些问题投射出来。所谓投射测验,就是根据这种想法设计出来的。(一) 罗夏克墨渍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schach nlot Method,简称RI),是由瑞士精神科医生、精神病学家罗夏克(Heann Rorhac)创立,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二) 主题统觉测验莫瑞于1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TAT。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试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被试在讲故事时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图画中的主人公身上。默里提出的方法是要从故事中分析一系列的“需要和“压力”。他认为,需要可派生出压力,而且正是由于需要与压力控制着人的行为,影响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临床医学家还用这种测验结果进行病理分析。三、 情境测验情境测验是在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前者如“性格教育测验”,后者如“情境压力测验”.四、 自我概念测验(一) 形容词列表法(二) Q分类法第五节、人格成因一、 生物遗传因素二、 社会文化因素三、 家庭环境因素四、 早期童年经验五、 学校教育因素六、 自然物理因素七、 自我调节因素八、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九、十、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