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随配筋率的变化,可能出现 少筋、超筋 和 适筋等三种沿正截面的破坏形态.2、受弯构件梁的最小配筋率应归P= 0.2%_和P二45f /f _较大者.minmint y3、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geg,说明该梁为超筋梁_b4、 受弯构件P P 是为了防止产生少筋破坏; P P 是为了防止产生超筋minmax破坏一.5、第一种T形截面梁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形截面梁的试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是_g P .min6、T形截面连续梁,跨中按 T形 截面而支座边按 矩形截面计算.7、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承载力计算以Illa阶段为依据,抗裂计算以丄a阶段为依据, 变形和裂缝计算以卫阶段为依据.8、对钢筋混凝土双筋梁进行截面设计时,如A与A都未知,计算时引入的补充条件为g .ssb二、判断题: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g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V )b2、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从受力纵筋外侧算起的.( V )3、在适筋梁中增大梁的截面高度h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V )4、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P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V )5. 梁中有计算受压筋时,应设封闭箍筋(V )6. x 2a,此要求的目的是为了s( A ).A保证构件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能够达到屈服强度B防止梁发生少筋破坏C减少受拉钢筋的用量D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作用5、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geg,说明(d ).bA少筋梁B适筋梁C受压筋配的过多D超筋梁6、对于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当x兀2a时,说明(A ).sA受压钢筋过多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C受压钢筋过少D混凝土截面尺寸不足7、设计双筋梁时,当求A和A时,用钢量接近最少的方法是(A ).ssA 取g = gB A - AC x = 2a D x = 0.5hb s s s 08、设计钢筋混凝土 T形截面梁,当满足条件(B)时,可判别为第二类T形截面.hhA M a f b h (h 一亠)B M a f b h (h) C f A a f b hD1 c f f 021 c f f 02y s 1 c f ff A a f b hy s 1 c f f9、图5-1中的四种截面,当材料强度、截面宽度B和截面高度h、所配纵向受力筋均相同时,其能承 受的弯矩(忽略自重的影响)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D ).(a) (b) (c) (d)图5-1 选择题9附图A(a)-(b)-(c)-(d)B(a)-(b) (c)-(d) C(a) (b) (c) (d) D(a)二(b)兀(c)二(d)10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三个阶段,试填充: 抗裂计算以B 阶段为基础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C 为基础. 承载能力计算F阶段为依据.A. (I)(B)(1)C. (II)aD. (II)(E)(III)(F)(III)aa11. 正截面强度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的作用,因为:CA.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C.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应力承担的力矩很小12. 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强度与受拉区纵向钢筋配筋率P之间的关系是( B)A. P 愈大,正截面抗弯强度也愈大.B. 当满足条件PPP 时,P愈大,正截面抗弯强度也愈大.min max13.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他们的破坏性质是(D )A.都属于塑性破坏 氏都属于脆性破坏C 适筋梁、超筋梁属于脆性破坏,少筋梁属于塑性破坏D 适筋梁属于塑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于脆性破坏14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B )A. 受拉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B. 受拉钢筋屈服,随后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C. 破坏前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不超过设计限值D. 受拉钢筋屈服恰好与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四、简答题:1. 计算T形截面的最小配筋率时,为什么是用梁肋宽度b而不用受压翼缘宽度bf答:最小配筋率从理论上是由M二M确定的,主要取决于受拉区的形状,所以计算T形截面的最ucy小配筋率时,用梁肋宽度b而不用受压翼缘宽度bf .2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开始加荷至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个阶段是哪种极 限状态的计算依据答: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I阶段荷载较小,梁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随着荷载增加,弯矩加大,拉区边缘纤维混凝土表 现出一定塑性性质.第II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迥 梁出现裂缝,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由纵向受拉钢筋承cr担,随着弯矩的增加,受压区混凝土也表现出塑性性质,当梁处于第I阶段末I时,受拉钢筋开始屈服.a第川阶段钢筋屈服后,梁的刚度迅速下降,挠度急剧增大,中和轴不断上升,受压区高度不断减小. 受拉钢筋应力不再增加,经过一个塑性转动构成,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构件丧失承载力.第I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第I阶段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依据.第川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依据.3什么叫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 答: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A的面积).P =万厂x 100%, p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伸长,受压区 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破坏前梁 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 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 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4什么是延性的概念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和延性的关系如何影响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的因素有那些如何提高受 弯构件截面延性答 延性是指组成结构的材料、组成结构的构件以及结构本身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因此延性又包括材料的延性、构件的延性以及结构的延性.适筋破坏是延性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在单调荷载下的受弯构件,延性主要取决于两个综合因素,即极限压应变以及受压区高度X.影响cu 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的因素包括,如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混凝 土极限压应变、箍筋直径和间距、截面形式等.在设计混凝土受弯构件时,承载力问题与延性问题同样重要.主要措施是:1) 抗震设计时,限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不应大于;受压区高度XW ()h。;2) 双筋截面中,规定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的最小比例,一般使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面积之比保持为; 在弯矩较大的区段适当加密箍筋.5、设计中应如何避免发生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答:(1)为防止超筋破坏,应满足: P或Xh或a P 或A P bhbhm ins min06、什么叫等效应力图形等效后的应力图形应满足哪两点要求绘图表示.答:从试验分析知,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以适筋梁的llle阶段的应力状态为依据,此时,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为曲线型,为便于计算,以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来代替压区混凝土实际应力图形.等效后的应力图形应满足:(1)混凝土压力合力C的作用位置不变;(2) 混凝土压力合力C的作用点不变如图5-2所示.图 5-2 单筋矩形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图7、什么叫受压区混凝土的相对高度E什么叫相对界线受压区高度E与哪些因素有关当混凝土强度等 b级 C50时,HPB235, HRB335, HRB400钢筋g的值各为多少bx答:是指压区混凝土的咼度x与截面有效咼度h的比值,即:g -0h0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g :是指在适筋梁的界限破坏时,等效压区混凝土的x与截面有效高度h的比bb0值,即: g bgb不仅与钢筋级别有关,还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2)HPB235: g =;HRB335: g =;HRB400: g =.bbb8、进行单筋矩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时,引入了哪些基本假设 答:(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 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拉区混凝土不参与工作);(3) 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按理想化的图形取值;9、单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基本公式的建立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为什么答:(1)为防止超筋破坏,应满足:g g或x g h或a P 或A P bhbhm ins min010、在进行受弯构件截面设计时,当a a或geg时,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此问题ss maxb答:(1)增加梁的截面高度;(2)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 采用双筋截面梁.11、双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基本公式的建立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为什么答:(1) g g或x g h或a 2a:保证受压筋A在构件破坏时应力达到抗压强度f (屈服).s s y12、进行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设计中引进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