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行状况报告 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0周年,我们紧紧环绕省、市有关文化强省、文化强市一系列批示精神,结合我县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迈进方向,一方面加强新建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强化工作措施,整体推动综合文化站全面建设。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状况 ,省市下达我县文化民生工程任务是新建古河、十字、武岗三个镇综合文化站。自8月底,接到三个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后,我局为保证在规定期间内,按质按量高原则地完毕任务,我们及时进一步到三镇进行积极对接,与镇重要负责人商讨选址,在地址贯彻后,三镇按照镇综合文化站的布局和设计规定,精心组织施工,截止目前,三个站均已建成,并按上级规定,组织了对外开放。 (一)三个站基本状况 1、十字镇综合文化站:位于纬四路北1米处的十字镇居民社区。综合文化站于11月动工建设,5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0平方米,室外广场面积达50平方米,总投资4万元,除上级配套40万元外,镇自筹资金44万元。按规定于6月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古河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古河镇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滁州北路西侧,占地45亩(含室外广场),建筑主体为全框架三层独立庭院,建筑面积141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万元,除各级下拨的40万元建设、配套资金外,镇自筹资金万元。 3、武岗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全椒S206省道旁,武岗新村内。总建筑面积750m2,此外,室外广场面积达700平方米,所有采用框架构造。于1月招投标,3月动工建设,8月竣工投入使用,9月份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项目总投资75万元,除上级配套资金40万元,镇自筹资金35万元。 以上三个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内设有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和室外活动广场等。此外增设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古河综合文化站还将留守小朋友之家纳入到文化站内,三个站均配备图书达400册(本),并统一配套的设施有彩电、电脑、打印机、桌椅、投影仪、书架及锣鼓、二胡、笛子、电子琴、架子鼓等10种以上乐器。 (二)采用的重要工作措施 1、健全机制,完善方案。今年来,为保证工程能准时竣工,年初,针对局领导分工的调节和乡镇综合文化建设规定,及时调节了局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同步,进一步完善了民生工程建设实行方案和贯彻“三定”方案,下发到各有关镇。各镇也建立了协调领导机构和工作运营机制,明确了专职负责人,制定了具体实行措施。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上级下达建设任务后,我们就及时会同有关镇负责人综合考虑就近群众,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进行选址。并进行统一设计,突出特色。我们按照省文化厅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方案统一设计规定,并结合各镇的实际,采用在建筑风格上突出地方特色、地区特色和文化品位及个性特点的建筑方案。 、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措施,项目实行单位严格执行“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杜绝漏洞,局分管领导和镇具体负责人对项目工程建设负责,保证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4、定期检查,加强监督。为保证工程进度,月6日,局职工大会上,局重要负责人代表局党组在会上进行了民生工程部署;月1日,局组织召开了由镇分管领导和镇文化站长参与的民生工程进度推动会;4月12日,王莉副县长在局重要负责人的陪伴下,又进一步到三个镇进行检查、调研;6月上旬,为保证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常免费对外开放,分管副县长王莉带领有关部门重要负责人,又一次进一步到各镇进行检查、督促;文广新局分管负责人和职能股室定期不定期进一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检查,全面监督,做到对每个镇综合文化站在建项目状况心中有数,并积极协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保证项目能按期竣工。 5、加强管理,保证长效。由于工程时间紧、规定高。在工程实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规定、制度、原则规范操作,着重把好“四关”。一是规划方案编制关。严格按照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措施组织实行;二是设备购买招标关。综合文化站所需的设备材料均实行招标采购,统一供应;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馆室和面积规定进行组织施工,保证按质按量按规定,注重安全规范,设备安装合理可靠。四是建立监督长效机制关。对工程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保证工程顺利、安全、优质实行。 、监管到位,专款专用。为保障各项资金能真正地运用到工程项目上,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贯彻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不断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 二、整体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状况 今年来,我县各镇综合文化站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成的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为平台,以群众自娱自乐为出发点,认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充足发挥了文化站的作用。各镇综合文化站均按照规定,于6月2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一)提供舞台,展示亮点 一是自我加压,激活干劲;春节期间,为配合县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活动,我们规定全县十个镇文化站根据各自的特色,自行组织具有本地的民间特色节目参与县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各镇根据规定,分别组织了民俗花灯队、百米长龙队、舞狮队、高跷队、兰花队等不同形式的民间节目进城参与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文化节踩街表演,一方面继承了优秀老式;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人们抓文化工作的热情。二是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节目上了央视大舞台;8月份,央视三套欢乐中国行魅力滁州”的外景拍摄来我县拍摄外景,二郎口镇文化站组织的农民百米长龙参与了拍摄,上了央视舞台;月份第四届农民歌会在滁州举办,二郎口镇文化站的农民百米长龙参与了揭幕式表演任务,又一次登上了央视大舞台,并受到省文化厅、市局的充足肯定。三是采用不同形式,选调文化站节目参与县庆节活动;为充足发挥文化站的作用,提高文化站人员素质,今年来,我们选调了20多种由乡镇文化站自编自排的节目,参与县组织的春节晚会、纪念建党90周年、“三下乡”等活动的调演,大大提高了各镇文化站人员创作的热情。 (二) 以训促改,统筹推动,整体提高 为充足发挥综合文化站的平台作用,提高人员素质,今年来,我局加大了人员培训力度,多次组织文化人员培训。一是走访调研,摸清底数,进行整治。年初,我们针对已建成的个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状况,在县分管领导的带领下,逐乡镇走访摸排,进行回头看,就选址问题、配套设施、人员配备和免费开放等状况进行调研。对于少数乡镇建设不符原则、部分设施被挪用状况,及时与乡镇沟通,责令限期归位,保证准时免费开放,并针及时调节了文化站人员,充实了文化队伍;二是举办了两期文化站长培训班,邀请市文化馆负责人来我县授课辅导;三是以各项活动的开展,增进人员素质提高;四是县文化馆积极作为,为行政村培训了一批文艺骨干。五是变化文化专干不“专”现状,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既有的文化专干进行统一考核,重新竟争上岗,使热爱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有真正的舞台。 通过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乡镇文化站人员的素质,也激活人们抓文化工作的热情。 (三)强化措施,建立考核机制 1、创新机制,打破身份界线,采用“以钱养事”的竞争机制。今年来,我们运用国家扶持的文化活动经费,聘任具有一定文艺创作和编排表演能力和热爱群众文化工作的同志,充实文化站力量,并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有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开展好文化活动。 2、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爱慕的活动,今年,我们组织“视角晶禾”、 纪念建党90周年、“三民工程大走访”等文艺表演小分队,进一步到乡村、街道、社区进行巡回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做到文化经费专款专用。为保障各项资金能真正地运用到工程项目和活动上,规范了经费的划拨与使用制度,并对经费实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避免流失与挪用。属于文化经费,均由文化主管部门安排使用,保证文化活动经费落到实处。我们实行活动项目“合同管理”,按照“以事定费”的原则,促使乡镇文化站安排工作更积极,活动更丰富,服务效果更好,保证了文化经费投入的最大运用率。 4、量化原则,实行考核。为增进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加强对综合文化站的业务辅导和管理,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繁华与发展,年初,我们制定了全椒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实行细则和全椒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考核评分表,建立有效鼓励机制,提高文化站人员的基本素质,为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干实事的基层文化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本。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规定,在市局的对的指引下,积极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充足发挥其作用,让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一惠民工程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保证正常对外开放。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制定综合文化站干部业务培训筹划,定期对文化站干部进行培训,开展活动观摩、工作竞赛、技能比武,提高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好乡镇文化站如何管、如何用的问题,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足发挥乡镇文化站的教育、宣传等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局考核组每年对各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全面考核,分别拟定文化站人员年度考核级别,考核优秀者,予以表扬,并设奖金。考核不合格者,通报批评,持续二年不合格者,不予晋级和职称评估,持续三年不合格者予以解雇或撤销职务。 党的十七届六全会已胜利召开,全面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华的春天已来临,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我们更加有信心,我们将努力推动我县由文化之乡向文化强县的跨越再作奉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