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分析】 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 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 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 本节教材以 鲁尔区为例讲解, 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 而且在不同的发展 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 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 如: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 在发展过程中 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鲁尔区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 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学情分析】在必修模块 2 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 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 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教学重点】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 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崛起, 但重工业的发展, 也带 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如今,通过发展服务业、新兴工业、创意 产业等方式,它们已成功地转型为新的金融城市、文化之都。德国的鲁尔区可以说是它们中的成功典范。这节课,我们以 “乱世崛起 中道衰落华丽转型” 三部曲来学习资源性城市如何发展。【板书】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把握】(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1、鲁尔区位于 ,19 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 和 ,并逐渐发展成以 、 、 和 等 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2、鲁尔区有 、 及四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和、管道, 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 极 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本区发展 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区内的 、 、 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承转】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 和利珀河之间的鲁尔区, 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1.3%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9%,而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我们来看它如何在乱世中崛起。-、乱世崛起【探究活动1】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下列各题。(这部分知识采用合作探究法。学生在通过阅读教材之后,先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然后分小组讨论,再让不同的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其他同学临时补充,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1) 结合鲁尔区示意图,描述鲁尔区交通区位优势,并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除上述因素外,其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这些工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1)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流量大而稳定,没 有明显的枯水期;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2)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3)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这些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反思归纳】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具体体现影响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离铁矿区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后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钢铁较近期来自瑞典、俄罗斯,鲁尔区离其都较近工业成为鲁尔区的主导产业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 禾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 四通八达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承转】在二战后,德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至70年代,德国(主要指当时的西德)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二、中道衰落【探究活动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 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 还有飘浮在 空气中的悬浮粒子, 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 不一会儿便 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 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 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 Hcinrich Boll 1958 年形容鲁尔区(1)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 来了怎样的影响?(2) 鲁尔区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3) 影响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还有哪些?答案 (1)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显著上升。 煤 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需求量的下降,是导致鲁尔区采煤工业衰落的主要原 因。(2)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3)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钢铁生产过剩、新技术的冲击、环境污染、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等。反思归纳】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承转】鲁尔区因煤炭资源而兴,又因煤炭资源而衰,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 措施?如何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来看鲁尔区的成功转型。三、华丽转型【 探究活动 3】 鲁尔区综合治理措施读图,思考以下问题。(1) 从图中看出,在综合整治中鲁尔区对工业结构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 新建的电子、石油加工等企业在布局上有何特点?(3) 该区钢铁工业布局有何调整?答案(1)鲁尔区针对传统工业衰落和经济结构单一的实际,减少了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新建或迁入了电子、 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工业部门以及服务业,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多元的综合性工业区。(2)大多布局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针对铁矿石进口的实际情况,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反思归纳】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措施具体内容企业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合并钢铁、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调整工业布局布局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产业根据实 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例如,钢铁企业日益西移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小结】通过上述诸多治理措施,现在的鲁尔区,已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不仅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工业布局较为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而且改变 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 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目前,本区又成为 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工业区。【迁移应用】讨论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3页活动内容,完成下题:1 学生讨论分析东三省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资源条件总结,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煤、铁、石油、天然气;原有的工业基础比 较好,交通便利,农业也比较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 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2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地位下降的原因。总结,1、自然资源短缺和锐减(尤其是煤和木材)2、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轻工业,包括木材、造纸、棉纺等。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金属加工等,都是资源型工业,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 发展受到限制)3、匮乏的资金和相对落后的技术4、生态环境日趋恶化5、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能力较弱【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板书设计】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五大工业部门乱世崛起中道衰落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钢铁工业的衰落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严重华丽转型1厂、调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J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对于重点的把握不够, 而导致传统工 业区的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应用鲁尔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可供借鉴的经 验,会有一定难度,那就需要多进行具体事例的分析,比如给学生布置课后练 习、课后调查等。要注意通过案例材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本节课我们学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在资源枯竭到来 之前,事先培植新的经济支撑增长点;大力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 高的产业;在资源枯竭到来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