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防动员(教 案)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大家可能比较熟悉,这是中国人民志援军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时的场境。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自身安全和援助邻邦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我军以志愿军名义轮番入朝参战的部队总计297万人,共毙伤俘敌军70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的战果共歼敌109万人)。当时,还有一首很好听歌曲,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谱曲,有的同学可能会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百多年间在外国列强面前一向挨打受辱的历史,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保障了自身的安全和国内恢复建设。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志援军表现的英勇顽强,可敬可爱,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家通过广泛的战争动员,得到了全国民众的全力支持。战争初期,我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只有25.5万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通过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全国军民的爱国热情,掀起了积极支援战争、踊跃参军参战的热潮,全国207万民兵、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动员了大批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和医务、通信人员,担负战争勤务,其中,医务人员约6000人,铁路员工(北京、上海市)2600多人,汽车司机(东北各省)5571人;动员部分国民经济部门,生产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给养品,保障了战争的需要;全国还开展捐献运动,共捐献人民币5.565亿元,当时,可购买3710架米格-15战斗机。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战争不是军人的专利,国家的安全,不仅需要强大的人民军队去保卫,也需要动员全国各行各业、各族人民的支持。在2010年2月26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已经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大家今天是在校学习的大学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经过军事训练后的大学生,就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有的学生将来还会成为政府官员或走上其他领导岗位,你们不仅要了解国防动员的基本常识,熟知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还要在国防动员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国防动员的相关知识。目的要求:了解国防动员的基本涵义,认识国防动员在战争实践中的地位作用,掌握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熟悉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自觉践行法律赋予的国防义务,为国防的巩固和祖国的昌盛做出应有贡献。 主要内容:一、国防动员概述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三、国防动员的战争实践四、我国应对非战争灾害的动员教学重点: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4课时(本教案按4课时设计,任课教员视情掌握) 一、国防动员概述我们研究国防动员问题,首先要弄清国防动员的基本概念、国防动员的地位作用及国防动员的类型。首先,我们看一下国防动员的含义?(一)国防动员的含义国防的含义,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就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动员一词,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可以解释为:“动”即发动、控制、支配与运用,“员”即人力、物力及一切能量代表的单元,所以,动员的含义就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将一切能量单元,有计划地组织运用,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由此可见,国防动员,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国防动员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必须由国家统一发号施令。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的统一号令,组织实施本级的国防动员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擅自组织实施国防动员活动。.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资源动员离不开对象。国防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应付战争或应对危机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服务的国防潜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等。.国防动员的实质是国防潜力的调度和转化国防潜力平时通常是“静态”和“散在”的,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各行各业之中。动员就是把这些“静态”和“散在”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服务于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的动态和集中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不断调控的动态过程。.国防动员的功能具有平、战双重属性国防动员既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可以释放“战时应战”功能,又可以释放“急时应急”功能,甚至还可以在平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二)国防动员的地位作用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了国防动员的概念及其含义。那么,国防动员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呢?实践证明,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都离不开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进行战争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战争是一个军事力量不断消耗与不断补充的活动过程。现代战争空前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靠平时的常备军和战前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国防动员虽然不是军队战斗力的直接要素,但却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生成要素。通过国防动员,可以使预备役人员转为现役,民用工业转为军用,在人员、武器装备以及各方面力量上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消耗,不断满足战争需要。离开了国防动员,军队战斗力就无法补充,持续作战能力就无法维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入侵苏联的前4个月,苏联丧失了西部大片领土,损失军队170余万和大批装备、物资,苏军处于被动地位。然而苏联通过出色的国防动员,把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半年之内就重新组建了286个步兵师,159个步兵旅和82个骑兵师,总兵力由战前的410万人猛增到1000万。一年之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改组和企业东迁任务,大批民用工厂分别转产各种武器装备。这样,不仅弥补了前期战争的消耗,而且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为稳住战局和尔后实现战争的转折创造了条件。.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而国防潜力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在战争中不可能直接为军队所使用,只有通过国防动员这个“中介”,才能将其转化为战争实力,才能为战争服务。 因此,国防动员能力的强弱,必然决定着国家对国防潜力的发掘和利用程度,并最终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如海湾战争从1991年1月17日打响到2月28日结束,共历时43天。为了把40多万人的部队、18600万吨的装备物资,运输到距美国本土1.5万公里以外的海湾地区,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组织进行了有效的交通运输动员。早在1990年8月17日,美军就征召了第一类民航预备役的17架客机、21架货机服现役。随着战争的展开,又先后征用了30家民航公司的200多架大型运输机。在海运方面,首先征召了43艘第一类预备役参加海运,其中由17艘滚装船、13艘散装船、3艘驳船、4艘修理船、2艘火车赌船、2艘游船和2艘起重船。其后,又组织征用了130多艘民船,成为运送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生力军,从而为增强美军的战斗实力,夺取海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国防动员是遏制战争的威慑形式国防动员的外向功能主要有两大项,一个是实战功能,另一个是威慑功能。威慑,是当代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就威慑本质属性来讲,它是非实战的,而就实际效果来讲,又可以说是实战功能的变相表现形式。一个国家的国防动员潜力大、动员能力强,动员准备程度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1973年5月,阿拉伯国家曾联合起来,想突然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夺回被占领土或为谈判创造条件。但阿拉伯国家的企图很快被以色列所觉察,以色列及时下达了动员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征召预备役,加强边境防备,进行临战动员等,迫使阿拉伯国家不得不放弃原有企图,推迟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事后,埃及政府承认,由于无法达成战争的突然性,才命令停止了对以的战争,否则“如果强渡运河,必将失利”。以色列外交官海西卡尔梅则认为:“是以色列5月份的动员迫使萨达特推迟了战争。”这是战争史上通过国防动员制约战争爆发的成功范例。那么,为什么以色列能通过动员,遏制战争的爆发呢?关键是以色列平时的国防动员准备搞得比较好。就武装力量来讲。平时以军只有10余万部队,紧急动员时,天内可动员10万人参军参战,两天内可动员30万人。以色列还创造过三天内动员52万预备役部队的超强度动员。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无疑是种巨大的威慑力量,迫使阿拉伯国家不得不考虑:要慎重,要尽量达成突然性。否则的话,将会得不偿失。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突然性和精确打击的巨大破坏性,使得人们不得不把遏制战争爆发作为制胜重大策略,也就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其中,国防动员的巨大能量是战略家们所倚重和借助的力量。通过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国防动员准备,借以改变国与国之间和交战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可以有效地发挥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作用。.国防动员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国防动员的最初功能是应对战争的需要。现代条件下,随着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国防动员的功能不断拓展,既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可以释放“战时应战”功能,又可以释放“急时应急”功能。当国家遇到危及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时,国防动员活动可以凭借自身的准备和特有的机制,使国家(或某一地区)快速转入应急状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抗御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512”汶川抗震救灾动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发生,国家就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军队在20分钟内便启动应急反应机制;灾情发生半个小时后,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两个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就从北京飞赴灾区;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召开专门会议,并迅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不到10小时,第一支抗震救灾部队就进入灾区展开救援,三天内10余万救援部队到达全部重灾乡镇。社会救援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各部门、各行业、各省市紧急行动,各类专业救护队、抢修队、志愿队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全国迅速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社会应急动员局面。其动员的广度、深度和强度,超过了“98”抗洪、“08”春节抗冰雪,也超过30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是一场全国性的大动员。可以讲,正是国防动员在抗震救灾中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才保证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防动员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和平时期国防动员建设主要是在经济建设领域进行的,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又是加强国家经济建设。由于国防动员建设可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项目,通过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在国防建设中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实现。一旦有事,可以迅速组织企业转扩产,进而可以达到既不增加平时经济负担,又能基本保障战时(急时)国防建设紧急需要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因而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有助于按照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协调统一的要求,把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社会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国家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潜力和能力。第二,国防动员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有助于促进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特别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军民通用产品、军民兼容设施的研制开发和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深入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