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1. 施工测量控制: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 期间针对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2. 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平面放线时,在工 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 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个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 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材。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容用白灰撒出开挖线。3. 复测、定位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材料,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 要及时报告甲方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 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4. 竣工测量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二 、地埋线路施工方法 地埋线路大部分为隐蔽工程,抓好线路的敷设工作, 是确保地下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关键。1. 开沟开挖地沟,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为保证沟直省线,使用 “连桩法”。 先在地面测量放样,在确定的路径上将一个直线段划分为一个区,三点成一线, 每 1020m 立一个小木桩。开沟时先不拔桩,待沟基本成型后,前后照应,没 有弯曲后再拔桩。挖沟深度一般要求在冻土层以下,不得小于lm,上口宽度为 0.7m,沟底宽度为0.3m,沟底要求平整、硬杂物要清理干净。当地面出现高差时, 应挖成平滑斜坡,上下成圆弧形,以免电线弯曲过大。2. 放线放线前,要严格检查地沟质量、测试地埋线,放线过程中不得损伤地埋线。放线者要随时注意检查导线有无缺陷,要一边放,一边用手摸,眼睛注意看。对 于有粗细不匀、护套层损坏等缺陷的地埋线,在浸水测试时不容易测出,而在放 线过程中认真检查可以发现。放线过程中,发现机械损伤,芯线断股,接头等应 立即加上明显标志,并在填土前及时处理。放线时严禁在地面上拖线前进,防止 打卷、扭折、交叉、拧绞或继续损伤。应根据线路距离,选放线长度与之相适应 的导线,尽量避免出现接头。在放线时要留有一定得余度,以备接头和膨胀伸缩 用。导线连接地埋线端头制作时,将地埋线端头削出1520cm,用来与其它导 线连接,接头可用压接和缠绕法,也可以用并沟线夹连接。3. 沙土垫层首先用自卸三轮车将沙土运到沟边,采用人工散撒,为保证垫层的厚度, 首先在沟底打上木桩,木桩高度在0.2m,然后用自制工具找平。4. 排线排线的目的是核准相序,排好线间距离,留好裕度(曲折线)。相序的规定为:面向受电侧,左侧L1相、中间为L2相、右侧为L3相。用木板自制一个梳线耙,将各条相线装入线耙,由一个人拉着梳线耙顺沟 底徐徐向前移动,后面紧跟二人随即覆盖一层1020cm厚的填土,使电线按所 要求的排列方式敷设固定。线路的始端、末端线头,要留足接入控制开关或接线箱的长度。在线路中 间如有分支或出现接头时,宜采用 U 形布线法,即把接线引出地面,在接线箱 内接线,以减少地下接头。如需要在地下接头的地方,线端应多留出 1.01.5m。5. 铺砖电缆敷设后,铺砖可由多人同时进行,将砖块铺放在沟槽中的电缆上,以 保证电缆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6. 填土回填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随排线逐渐进行。排好线后,随即向地沟内 填松软细土或细沙1020cm厚压住地埋线。在线路有地下接头的地方,要留一 段距离不填土。在 U 形布线处,要待排线人将线留够长度固定好再填土。同一 线路只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回填,不可多处同时进行,第一层土填好后,应进 行一次绝缘摇测,以便发现隐伤,及时处理。第二步,经复测无问题后即可将全 面回填。对地埋线沟无夯实要求,应自然下沉,回填土应高出地平面约30cm作 为沉降层。如施工现场附近有水源,最好向地沟内放水将地沟浸实。回填土完毕后,再复测一次绝缘电阻值。将测试的数值做好记录,填入施 工记录表中。7. 引线安装从线路埋深处至地面以及至三相插头这一段引进或引出线及从地面到接线 三相插头处这一段地埋线,因易受鼠患危险或人接触机会较多,引线采用加装套 管加以保护。套管埋入地下部分长度应大于50cm,露地面部分全部套管。第三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一、劳动力计划1. 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配置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有关 职能部门组成,下设各专业施工队。项目经理部定员7人,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设置5个职能部室, 主管各1名分管各项施工管理职能并监控各项具体要求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施 工队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业主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操作。2. 工作机制及职责分工(1)工作机制 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项目经理部对各施 工队直接管理。(2)职责分工项目经理 按照合同条款,全面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 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组 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搞好项目机构的设置、人员选调及职责分工。科学 组织施工,及时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安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 配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 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搞好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沟通项目内外联系渠 道,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 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综合治 理等工作,严格执行某市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 对工程项目质量负责。抓好工程技术管理,建设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确 保工程质量。建立工程技术责任制:明确项目部各职能部的主要职责,使其在各 自负责的范围内,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总结和 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与规程。建立图 纸审查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检查设计图纸 的符合性、准确性等,并将图纸会审发现的问题形成记录,交由监理、设计部门 解答。建立三级技术交底制度:通过图纸会审,在问题及疑问得到明确解答后, 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 确设计、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施工技术档 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与有效性,设立专职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人员, 及时收集有关部门的施工技术资料,及时下发有关的施工技术文件、资料到各有 关部门和人员,按施工技术要求、业主要求及有关规定,按时整编工程竣工资料。 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 IS0900 标准的有效实施。主持编制实 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积极推广应用“四 新”科技成果和工法。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设计、监理的关系,保证工程 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现 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 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整改。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指导有 关人员进行质量通病攻关活动,搞好现场质量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积极进 行施工方案调整与优化,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主要技术措施 并组织落实。 工程技术部 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负责工程项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勘察、征地拆迁工作,参加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 工技术难题。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并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 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发新成果。负责 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 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参加验工计价,对合格产品进行量测 计量。 材料设备部负责材料、物资采购和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材料、物资管理办法的制定, 检查指导和考核施工队的物资采购与管理工作。负责本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设备管 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对各施工单位 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部负责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各施工作业队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工作。负责全线的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维护施工期间 的交通畅通; 质量检查部依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 行使内部质量监察职能。确保产品在生产、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 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的试 验、检验和试验状态、不合格产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 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质量 通病的攻关活动。负责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签证、管理工作。计划财务部 负责对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工作,并按时向业主报 送有关报表和资料。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工作。 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竣工计价统计报表的编制,按时向业主及有关部门报送各种报 表,并指导各施工单位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综合办公室 负责本项目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有关行政信息,为 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负责项目行政综合性工作计划、报告、总结以及领导授意的 其它文稿的拟写工作。负责接收、整理、保管各类文书,包括质量体系文件,科 技档案、其它专业档案,对上级部门颁发的文件资料等妥善保管。准确传达施工 命令,指导、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施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 问题,分析施工形势,协调项目经理部内及与周边群众关系,掌握劳动力、机械 设备、车辆和主要物资器材动态,保证施工正常进行。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 整编工作。(3)劳动力计划 本标段共投入人员10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其中技术人员 5人),各 类工人 93 人,目前这些人员针对本工程项目已配备完毕,一旦公司中标,可迅 速开赴工地。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保证不因为人力影响工程进度。 主要负责人就冬、雨季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事宜要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施工方 案。根据现场实际做好整体防排水计划及排水沟的设计。主要的机械设备及材料 要有防雨、防晒、防浸泡措施。二、主要施工机械计划拟投入的主要设备公司计划对本标段工程投入10KW柴油发电机组1台、挖掘机1台、2.8KW 切割机 1 台、电焊机1 台、载重汽车2 台、汽车起重机1 台、机动翻斗车1 辆等 施工机械设备,目前各种设备正在公司总部待命,一旦我公司中标,全部设备即 可立即运至工地,投入生产。详见拟投入本合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一、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责任第一人,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项目部质检负责人、施工队、施工员、工段(班)组长三级质量保证体系。1 建立以工段(班)组长为主的质量初检体系 对每一个单元工程或单元工程中能够明显划分的不同段落之间,首先 由施工(班)组长根据施工技术规程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自检。2 建立以施工队施工员为主的质量复检体系 一方面,项目部质检员坚守工作岗位,协助施工(班)组长把好质量 关,当场发现问题,当场处理。另一方面,对各单元工程经施工(班) 组长自检认为合格后,报请项目部质检员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者, 当即返工直至合格。3 建立以项目部质检负责人为主的质量终检体系 每个单元工程经施工组长初检、项目部质检员复检合格后,报请质检 负责人进行终检。同时质检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定期组织 各施工(班)组长、质检员自查自验,互相学习交流,定期召开阶段 质量管理会议。二、 质量目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