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六国论篇1.对于战国六国和后来的秦皇朝覆灭的原因,古代许多名家都有其真知灼见,请分别默写出下列名家总结六国或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苏洵六国论:_ 贾谊过秦论:_ 杜牧阿房宫赋:_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最后一段中用六国破灭的教训来对比当今局势,劝诫统治者的一句话是:_,_,_。3.苏洵认为赂秦导致了六国力亏、灭亡,六国论第二段中“_ _,_ _,_ _”概括出了“不赂者”的下场。4.苏洵在六国论结尾处提出了六国联合起来可行的对抗秦国的办法“_ _,_ _,_ _,_ _”,此举定会让秦人寝食难安。5.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11个字,说明了燕灭亡的原因。6.六国论中苏洵批评赵国残害良将,叹息其不能武力对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 _,_ _,_ _。7.六国论中苏洵引用古人之言,用一个比喻句生动地表现出了秦的贪婪,不断割地退让的方法来对付秦人是不可行的,只会增长他们的气焰。“_,_ _,_ _,_ _。”8.六国论中表现六国祖辈创业艰辛的句子是_ _,_,_ _,_。而子孙后辈对待国土不珍惜,“_ _,_ _”的态度与先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答案六国论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8.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