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绪论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描述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现场实验 社区干预项目 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特征: 群体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角度:群体,宏观 内容:疾病 伤害 健康状况 方法:揭示现象(描述性研究)找出原因(分析性研究) 提供措施(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二疾病的分布 是疾病的人群表现、人群现象,也即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客观姿态(或态势)(pattern)。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发病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种指标。分子:新发病例数分母:暴露人口: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应用: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罹患率:局限范围、短时间 (日、周、旬、月) 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根据暴露的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定义: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k=100%、1000、或10000/万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的静态构成比例,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 1)观察时间:“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 (2)分子、分母的界定 分子:为新、旧病例,即现患病例;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3)应用: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可通过横断面调查(也称“现况调查” )获得(4)和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受发病率、病程的影响,如某病发病率和病程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 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感染率(Infection Rate)定义: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应用: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死亡率(Mortality Rate)定义: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意义: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k=100%、1000、或10000/万病死率(Fatality Rate)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意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水平和医院治疗水平的影响。潜在减寿年数:是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YLL和YLD两部分。 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sporadic):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历年来一般水平”一般参照前三年该病的发病率,一般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地区。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短时间主要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原因:通过共同的传播途径而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 例如: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 幼儿园中的麻疹爆发流行(epidemic):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显著”的实质是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意义,说明存在促进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引起注意疾病的流行和散发是相比较而言的,这种相对性既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时间、空间上出生队列分析:对同一年代产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率进行分析三间分布:年龄 性别 职业 民族和种族 宗教 婚姻与家庭 流动人口 时间分布: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趋势 地区分布:不同国家间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 城乡分布 地区聚集性 地方性疾病移民流行病学(migrant epidemiology) 概念:是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国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别,以探索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三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定范围的人群,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和描述人群的特征以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称现况研究或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普查的目的 普查的目的可因不同的研究工作而异。(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普查的应用原则: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抽样调查的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现况研究的目的:掌握目标人群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对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质量的评价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1、选择偏倚:选择性偏倚:主观选择研究对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幸存者偏倚:调查的对象为幸存者,无法调查死亡的人,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应答偏倚: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而降低应答率。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用代表群体特征的量度来描述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四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种类: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混合性队列研究 队列发病(死亡)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某一固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发生例数(D)与时期开始时总人数(N)之比前提:研究人群数量比较多,人口比较稳定,资料整齐公式:CI= 发病(或死亡)累积人数 / 固定人口数,也即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ID):前提:队列为一动态人群,人口不稳定,观察人数变动较大(失访、迁移、死于它病、中途加入等)公式:ID= 发病(或)死亡人数 / 观察人时数,也即意义:既说明该人群发生的新病例数,又说明该人群的大小和发生这些例数所经历的时间,带有瞬时频率的性质。 人年数的计算人年数:即研究对象实际观察年数的总和。计算方法: PY=N PY:人年数,N:观察人数,:观察年数 N=(年初人数+年终人数)2 联系强度的分析:比较暴露组和对照组之间率的差值和比值 组别 发病人数 未发病人数 发病率暴露ab a/(a+b) 未暴露cdc/(c+d) 合计a+cb+d D/(a+b+c+d)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暴露组某病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是反映暴露因素和疾病关联强度的一个指标。 意义:RR说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2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AR) AR = 暴露组的发病率对照组的发病率 = Ie-Io说明:暴露组纯由某因素引起的发病(死亡)率 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具有病因学的意义; AR是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 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 AR%= 暴露组发病率 RR-1 = 100% RR说明:暴露者中的发病(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死亡)的百分比。4人群归因危险度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 PAR=全人群某病发病率非暴露组某病发病率 = It - I0 说明:人群中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全人群某病发病率非暴露者某病发病率PAR%= 全人群某发病率 Pe(RR-1) = 100% Pe(RR-1)+1 Pe:人群中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说明: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发病或死亡占总人群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标化比:当研究对象人数较少,发病率比较低时,不宜计算率,可采用与总人口的发病(死亡)率比较的方法,计算比值。以总人口发病(死亡)率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比较实际发病(死亡)数比预期数是否有所增加。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 SM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