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印度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研究及其启示印度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研究及其启示20XX 年 4 月,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并称赞:印中兄弟走到一起,是为改变世界秩序而迈出的第一步 1 。近年来,印度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其中服务业对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率达52.4%。同时,信息技术和软件外包服务的持续增长,使得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呼叫中心”。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印度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然而, 印度目前的劳动力储备为 4.2 亿, 如何将这些“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 如何保证这些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能够参与竞争。 21 世纪初,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提出的一项议案中指出: 图书情报学教育是印度克服三元结构、 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石和手段。 中国与印度同属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第三世界大国,发展轨迹具有相似性,更具有互补性。因而,研究印度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的历史与进展,对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1 印度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阶段1.1 早期阶段( 1911-1937 年)早在1901年,印度皇家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馆长约翰麦克法兰(JohnMacfarlane ) 就组织举办过图书馆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培训。 随后, 该培训课程向其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开放, 甚至向非图书馆工作人员开放。 据文献记载,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图书馆培训班是由美国图书馆学家威廉阿兰森博登( William Alanson Borden )于 1911 年在巴罗达邦( the Baroda State )开办的。这标志着印度图书馆学教育正式出现。当时该班计划招收10 名学员,学期两年, 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工作应用及图书馆学基本理论, 具体内容有: 图书选择、图书订购、图书验收与登录、分类、借阅、儿童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理论前沿等。后来,培训时间改为 5 个月。该培训课程一直持续到 1924 年。与此同时,1915年,另一位美国图书馆学家阿萨唐迪金森( Asa DonDickinson )在旁遮普大学( Punjab University )开设了培训课程,这是印度历史上乃至英属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图书馆课程。 该培训课程每期 3 个月, 后增至 6 个月。 旁遮普大学的图书馆培训学院被认为是继哥伦比亚学院之后的全世界第二所图书馆学院,并出版了旁遮普图书馆初级课本 ,这也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本图书馆学教材2 。1920 年,印度第一个图书馆协会安得拉邦图书馆协会( Andhra Desa Library Association)也创办了类似的图书馆学校,学制仅一个月,没有任何入学限制。其课程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讲授,内容包括:特拉古语文献学( Telegu literature) 、社会工作、安得拉历史、经济学、图书馆运动等。1929 年,在阮冈纳赞( S. R. Ranganathan )博士的建议下,马德拉斯图书馆协会 (Madras Library Association , MALA) 开设了图书馆学本科文凭课程班,为期 3 个月。 课程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 内容包括: 图书馆法、 分类、 编目、流通方法以及图书馆日常事务等课程。 这是第一个由地方图书馆协会创办的图书馆学文凭课程班。值得一提的是, 博登和迪金森的学生们, 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 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图书馆培训课程。如,迪金森的学生K. M. Asadullah Khan 于 1935年在皇家图书馆开设了全日制文凭课程班, 并接受旁遮普图书馆学校的指导, 两 个单位交替办学。该课程班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认可, 1937 年的第二期课程班学 员来自印度全境。这一阶段是印度图书馆学教育的引入和推广时期, 在各学者及图书馆协会的推动下,逐渐获得认可和接受,其课程内容最主要的还是图书馆业务培训。1.2 接受时期( 1938-1959 年)1938 年,由MALAfc办的每期3个月的培训课程正式停办。在阮冈纳赞博士 的倡导下,取而代之的是马彳惠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创办的一年期 全日制研究生文凭课程班( postgraduate diploma course ) 。这标志着印度的图书馆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 1946年,德里大学( University of Delhi )图书馆学系的建立是印度图书馆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在1947 年开设图书馆学研究生文凭课程,于 1948 年授予第一批文凭证书。同时,德里大学是第一个开设图书馆学学历课程的机构。 1949 年第一批完成了两年学习任务的学员被授予图书馆学学士学位。 就在这一年, 德里大学图书馆学系将原先的本科学历教育转变为研究生学历教育,并于 1951 年授予毕业的学员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德里大学也是第一个构建图书馆学博士学历教育相关规定的机构, D. B. KrishnaRao在1957年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这是印度本土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1959 年,德里大学图书馆学研究所成立,主要目标就是培训公共图书馆员, 并制定教学目标及编制教材。 至此, 印度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图书馆学教育等级体系,形成了“证书文凭学位”三种形式的教学目标体系。这一时期是印度图书馆教育获得普遍认可的阶段, 是图书馆学正规教育体系初步确立的时期。 20 世纪 30 年代只有两所大学设立图书馆学专业,印度独立时有 5 所大学设立图书馆学专业。 在 1948 年至 1955 年期间却没有一所大学新增图书馆专业。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后,印度的图书馆学教育才蓬勃发展起来。1.3 发展期( 1960-1989 年)20 世纪 60年代以来,特别在印度政府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印度图书馆学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仅在 60 年代就有 23 所大学新增了图书馆专业。 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书馆、 教育科研机构的数量快速增多, 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此外, 这一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迅猛发展与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 UGC的支持是分不开的,UGCF门成立了考察委员会( Review Committee) 用以构建图书馆学教育的教学指导方针及标准, 这带来了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变革。 1965年, 该委员会规定: 图书馆学教学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学士为 1: 10,硕士为1: 5;教学人员须为全职员工,不得聘任大学图书馆员为兼职教师;取消口语及通识教育要求等。20 世纪 70年代, 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原子能信息系统(INIS )、 农业信息系统(AGRIS) 、世界科学信息系统(xxxx )相继建立。这一趋势直接导致对文献工作及文献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印度国家科学文献中心( INSDOC) 及国防科技文献中心( xxxx ) 等文献机构开始举办短期的文献信息服务培训。 此时,图书馆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融合了信息科学成分, 新增了系统分析、 统计方法、信息存储及检索等课程。到了 80 年代,电子计算机已经开始在图书馆内应用, 信息的收集、 存储和提取已经开始计算机化。 课程上增设了“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Libraries )”等新科目。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是印度图书情报学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 据沙玛 ( J. S.Sharma的统计,至U 1980年印度已有35所大学开设图书个I学学士教育,12所开设图书馆学硕士教育, 1 所开设图书馆学的哲学硕士教育。而到了 20 世纪 80年代末,据印度1988年出版的图书情报学校名录显示: 66所大学授予图书情报学学士学位, 38 所授予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 4 所授予图书情报学的哲学硕士学位, 9 所大学开设图书情报学的博士课程, 3 所大学开设图书情报学学士学位的函授课程,还有两所文献学校2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印度的图书馆学教育也正式调整为图书情报学教育。1.4 现代化时期( 1990 年至今)这一时期,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开始席卷全球。 印度政府也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突出表现为软件外包服务的持续增长。 21 世纪初, 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提出的一项议案中也指出: 图书情报学教育是促进就业、 保障人力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为此, 大学拨款委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支持印度的图书情报教育: 首先, 大力支持各图书馆学校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以供学生实践和研究;其次,组建图书馆学情报学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标准课程,并提出了 6条课程改革意见:图书情报硕士学制为两年;需要完成 16篇论 文,其中包括毕业论文、规划设计等;教学大纲应涵盖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传统的图书馆学课程应包括:图书情报学基础、编目、分类、信息技术理论与 实践、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学位论文写作;新增课程应包括:地方文献目录编纂、 用户调查、 信息分析、 信息加工; 各图书馆学校可根据所处地域的需要,在标准课程基础上灵活安排。2 当前印度图书情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图书情报教育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和困境:传统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新增的课程几乎全部蕴含在信息科学的范畴之内, 很多学者认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已经名存实亡; 被授予图书情报学学位的毕业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因而, 许多大学图书馆学院系纷纷更名。 20XX年, 马德拉斯大学图书情报系率先更名为信息系。 不仅如此, 在学位授予上也由科学硕士替代原先的图书情报硕士。对此,印度学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无论学校的名称如何变化, 只要其基本理念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及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就应该赞同;强烈反对更名,要求恢复“图书情报专业”的名称。正如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家黑姆 (K. M. Heim) 所言,“要提高课程的中心性,走出封闭与孤立,应着眼于 21 世纪信息社会的特点,应将图书情报学教育部分改造成未来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普通教育4 。”印度图书情报学教育也正沿着这一思路改革创新: 改变以往的招生和教育模式, 以图书情报学硕士教育为主体。 印度的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招收已获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者, 一般是两年制, 一年级开设图书情报本科课程, 二年级开设图书情报硕士课程,融合成两年图书情报硕士课程5 。增加课程的开放性,将与信息科学的相关课程纳入图书情报学教育体系, 并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多变的环境。 过去印度的图书情报教育侧重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 注重学术情报的管理, 培养的人员主要从事于文献信息工作。 现如今已转变为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适应性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即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因而,印度图书情报的教学法以讲义为主, 依次讲解原文书 , 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 研究事例, 参观、分配演习任务,工作实习,并对某些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3 启示从印度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其始终能够快速地对社会情境的变化做出积极的反应, 并体现在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等教育理念上。 它建立了层级完善、 科学的教学体制, 成就了世界一流的信息科研队伍, 所培养的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人才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