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范文目录1.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2. 师爱的智慧3. 甩开莫名的“威信” ,努力贴近学生4. 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5.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6. 如何“因材施教” 7.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8. 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9.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0. 教师的使命11. 让学生“学会学习” 12. 创新能力13. 良好师生关系14.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5. 让学生“学会学习” 16. 创新能力17. 良好师生关系18. 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19. 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20. 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21.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22. 教态 - 写在脸上的师德教育写作文采提升素材、排比句1、若让孩子生长在批评之中,孩子便养成尖刻和逆反;若让孩子生长在敌意之中, 孩子 便养成攻击和报复;若让孩子生长在恐惧之中, 孩子便养成焦虑和过敏。2、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 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 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3 、责任感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写就的出师表 ,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 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4、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 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 神遐思,那就是幸福。5、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 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 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 的拥有了幸福!6、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 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 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7、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 感谢打击你的人 , 因为他锻炼了你的意志; 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谢辱骂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定力; 感谢挖苦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淡定; 感谢诋毁你的人 , 因为他丰富了你的阅历; 感谢苛刻你的人 , 因为他燃起了你的斗志; 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比喻句 1、教育理念:“填牛”与“填鸭” 有人说:经典教育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说,不错,我是在“填”,但填的不是“鸭”,而是“牛”。“填鸭”是鸭子吃不下, 硬塞进去,以图增加分量,卖个好价钱。 “填牛”则不然, 嫌这个比喻粗俗,这里没有丝毫不敬) :牛有四个胃,容量很大,恰似儿童那有着极大容量 的空空的大脑;牛食量很大,每次吃很多,恰似儿童的大脑,有着超强的吸收能力;牛吃 草是狼吞虎咽而不是细嚼慢咽的,也不是边吃边消化,却并没有任何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 毛病。2、师爱无声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 献,令人永志不忘。德国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里讲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 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对偶句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 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 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四、名言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感人心者,莫先乎情。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7、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9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郭沫若劝勉落榜生)10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悬思)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 悴。(苦索)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顿悟)王国维人生三 境11、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和血鲁迅12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比较实用的教育名句1、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2、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3、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革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5、虽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6、虽然你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7、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8、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9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10教是为了不教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 . 述而13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14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 . 劝学15 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16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17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1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9、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2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2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22、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国维23、严是爱,宽是害24、泰戈尔:天空没有为我留下什么,但我毕竟飞过25、俗语:让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底的一粒沙子2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好的山27、雨果:挫折是强者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28、海明威: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能够被打败2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30、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部分教育名家的名言警句21.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22.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23.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24.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25.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陶行知26.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 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 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27.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 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28. “我确实相信: 在我们的教育中, 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 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29.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210.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 师就得有一桶水” 。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速度而言, “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 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 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 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 ”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 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 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 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 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 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 是学生的“我要” ,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 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 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 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 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 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 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 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 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 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师爱的智慧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 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 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 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 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