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情感美文雪韵无声雪韵无声清晨,江堤,雪中。满眼尽是雪白,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万籁无声,唯有沉寂之感。放眼望去,单调的色彩已经将这座塞北的小城渲染成一幅巨大的没有边际的冰雪画卷。背景是远处蜿蜒起伏的山峦,完全笼罩在雪的迷茫之中,仿佛已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幽静之中又增添了许多诗意的遐想。江堤对岸的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洋房,早已失去了浪漫的色彩,一如亭台仙阁般隐约在茫茫的雪雾之中。唯有南江大桥横跨两岸,以清晰的雄姿在飘雪中巍然挺立,与长长的江堤携手,在飞舞的雪中坚守着自己的职责。江水稳稳地,已经失去了流动的姿态,在将于封江之时,那一抹抹不规则的江水与白雪的痕迹,宛如天公潇洒地在雪白的宣纸上任意挥洒的笔墨,渲染成一种酣畅淋漓的效果,定格在黑白相间的河床之上,营造出一种不知是浓破淡、还是淡破浓的古朴而淡远的意境,映衬着依然还在飘雪的天空。仔细凝视,忽见江心水中似有一只小船泊在其中,船上有一渔翁做垂钓状,莫非他在独钓寒江之雪?瞬间,这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有了动态之感,难道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诗意境再现眼前?我诧异自己的眼神让心灵穿越时空隧道,我与柳河东先生用心灵对话,不觉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足以感觉到诗人之所以展示出寥廓的背景,是为了渲染天地之间的纯洁宁静。在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背景之中,唯有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古往今来多少大师们惊叹于河东先生的脱俗之处,定是欣赏他虽处境孤独却依然保持一种傲岸不屈的性格,实在令人敬佩不已。深处红尘之中的我,只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间,河东先生以其自己的人生追求,创造出如此悠远而崇高的境界,清晰地定格于我的心中。而此时的江心垂钓者,难能有河东先生的高雅情趣,但他选择了在雪中清晨荡舟于江心,定然也是有与众不同之趣的。我想,垂钓者未必都在于鱼,而在于垂钓之乐趣,至少,一叶小舟的划动,为大自然这幅冰雪的画卷点缀了生命的活力,他自然有他的乐趣在心罢了,我又何必探寻?朦胧中,那一叶小舟在徐徐划动着,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幅久远的画面:“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又是一位痴人。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竟然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高雅脱俗的情怀!也许就是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不染之境吸引了他,而那“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简约富有诗意的特写镜头,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上升到精神的统一,构成了一幅悠远脱俗的艺术画卷,足以纯净到净化一切的境界,令人忘却所有的世间烦恼。喜欢自然,也喜欢热闹,张岱就是这样的文人。每每人群散去,天地沉寂,一曲清笛绕一弯残月响起之时,三五好友团坐静听,其中必有张岱的身影。他崇尚的那种意境,他喜欢的那种简约而深邃的文笔,总是令我如此痴情地向往。此情,此景,如此相似的意境,独见古人对雪的一份挚爱。一位孤独的垂钓者,以其绝世的等待绘成了一幅江天雪景图;一位痴情的看雪者,以其独抱冰雪的淡泊情怀,书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还有一位偏爱赏雪的今人,以其独特的视角伫立于雪中,欲求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洗礼。此情,此景,又是如此的截然不同。柳河东先生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的是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张岱选择了大雪三日更定之时独自往湖心亭赏雪,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中,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表达的是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与脱离世俗人生抉择,可谓之是一种高尚的志趣。而我一个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忙碌者,则是在聆听了一夜雪韵之声后,才选择了清晨来到远离尘嚣的江堤之上,驻足于雪中赏雪、听雪。其实,都只为雪而已,古人也好,今人也罢,离开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笔,何来这份雅兴?思索之时,弥漫的雪雾之中,一个声音在问:这铺天盖地的大雪,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如此令人痴情?我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雪是大自然的使者吧?她给人间带来了洁白的色彩,把一座城市雕塑成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她为人们带来的孩子般的惬意,她为田野披上了厚厚的棉衣她是那么默默无声,阅尽了人间的千姿百态之后,执著地把世间万物雕塑成一个个难以描述的艺术珍品。雪是一种艺术的精灵吧?她给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于是,诗人的笔下有了许多咏雪的名句:且不说“战败玉龙三百万,败鳞风卷满天飞”这样的名句富有多少神奇的色彩,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的笔下也曾有过“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想象之句;画家的笔下有了岁寒三友图,意在表现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雕塑家挥刀刻雪的创意中,一尊尊雪雕令人遐想万千;还有那一曲“林之海,雪之乡,我的牡丹江”的赞歌,就深情地唱出了的雪城之人的自豪之情。我想雪应该是大自然的生灵,它是美学与哲学统一的结晶。作为一种美学现象,雪以她的纯洁无暇装点了人间,塑造了无法用语言描述尽的各种美景,她更以无声的力量震撼人的心灵。古人可以借雪来抒情言志,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让你感受到岑参在为好友送别时的无限惆怅;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让你读出李白内心的痛苦之后,感受到的是他的那份豁达之情;韩愈则在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艰难面前,仍不失为国效力的执著。而宋朝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分明是在让读者感受这首诗的言外之意,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贵在有自知之明的道理。也许,这样赏雪会给美妙的雪带来沉重之感,那么我们何不借雪来探寻古人的闲情雅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时,与朋友围炉对酒、促膝夜话,不失为人生一大雅趣。而世说新语文学载,某日下雪,谢安与儿女辈谈论文学,雪大,谢安问出“白雪”句,侄儿和侄女分别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作答。这日常谈吐即成小诗,可见谢家一门风雅,这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怎能不令今日之家庭向往。转身欲行,步履艰难,凝视思索。此时的江堤,往日晨练的喧嚣已荡然无存。只见洁白的雪以其博大的胸襟,包裹了裸露的大地,甚至是带着污浊的一切。河堤上一株株白杨树,如哨兵似的依然是那样挺拔,淡青的身躯挺立于白雪之上,所有的树枝都已是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显出独有的一番风姿。而我所惊叹的则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矮小树丛,此时正在承受着似乎比自己身躯要重上几十倍的厚厚雪团,纤细的枝条们互相支撑着,她们以一种令人惊叹的不屈灵魂,支撑起一幅幅绝美的雕塑,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此时的你,定会感受到弱小的生命可以与强者抗争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欲前行,深一脚浅一脚的在50多公分的积雪中迈步,实在无法行进。不知是哪一位早行者,在堤坝上已经留下了一行足迹,深深浅浅,歪歪扭扭,足以见他行走时的艰难。但是,他作为先行者,为我趟出了一条探索的小路。正如孔老夫子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生,亦是如此。雪是有灵性的,雪是有感知的。雪以她固有的纯洁眼神,舞于空中审视着人间,更是在审视着我。而我应该怎样读懂雪的博大胸怀和质朴,应该怎样领会雪的静默纯净的语言?此时,已找到答案:可否如同张岱一样,抛却世间所有烦恼,伫立江畔雪中,以纯净之心灵与雪对话;可否与白居易那样,支起红泥小火炉,与朋友聚在雪乡夜话,重新找回纯真的自己是的,古人赏雪是一种雅趣,咏雪更是一种志趣。我此时伫立在雪中多时,是在赏雪,亦是在咏雪,更是在聆听雪的诉说。我所能做的是用相机把雪与自己定格成一种记忆,让雪中的思索作为一种精神家园,融进我的人生岁月,任凭岁月沧桑,不惧天荒地老。雪落有声,雪韵无声,只觉得心灵在洁白的雪中,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