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21 苏教版必修2高手支招之一 阅读方略 阅读有目的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读前要热身乌台诗案与绝命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当时朝中政敌章敦、蔡确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 111 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敦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轼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交给狱卒,托其转交给弟弟苏辙。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后来诗篇到了神宗皇帝手中。宋神宗早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他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使神宗把苏轼贬谪到黄州,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苏轼的这种思想在我们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否有所体现呢?知识应储备作者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 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11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识记字音1典型字故垒(ki) 公瑾(jn) 纶巾(gun) 华发(hu) 酹江月(li)2多音字hu华发 jin谈笑间 gun纶巾华 hu华美 间 纶hu华山 jin间隔 ln涤纶重点字词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义为“酒具”) 2古今异义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今义:常指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3词类活用大江东去,浪淘尽(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强虏灰飞烟灭(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烟: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文题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歌妓,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黃州城外长江北岸,有一处胜景名为赤鼻矶,当地人以为是三国時代赤壁之战的赤壁。本词属怀古词,苏轼是借怀古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高手支招之二 感受鉴赏文本需精研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波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大江:长江这里指长江流水。淘:冲洗。千古:千百年,指久远年代。113 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杰出人物。 (由大江引起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故垒:旧时营垒。周郎:周瑜,吴中呼为周郎,赤壁以周郎得名,故称周郎赤壁。赤壁: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在现在湖北嘉鱼县。苏轼所说“赤壁”,实为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引出怀古地点和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见陡峭纷乱的石壁直插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涛:巨浪。雪:比喻浪花。(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山水画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壮美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为她竞相赴死)。一时:当时,指赤壁之战时。(写江山原是为了怀想豪杰)上阕:写赤壁的壮丽风景。起笔空阔,时空结合,给人以沧桑的历史感。“故垒”照应“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表明作者是“借地抒情”。接着用凌云健笔勾画赤壁壮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末句照应篇首,气势郁勃,道出作者对历史的慨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我不禁想起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与他,英姿勃发,勇武刚烈。遥想:远想。小乔:汉末乔玄有两个女儿,称大乔、小乔,都很美丽,小乔嫁给周瑜。初:刚。英发:言谈举止卓越不凡。(交代周郎当年才貌出众)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军的战船便被烧得烟焰蔽天,灰飞烟灭。纶巾,青丝带的头巾。谈笑间:谈笑之间,表示轻而易举,不费力。强虏:即“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借代曹操的水军。(传神地写出周瑜的破敌神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我神游于当年三国的古战场,可笑我多情善感,以至于过早地生出了白发。故国神游:神游于故国(三国)的战场。故国:旧国、旧地。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华():头发花白。(作者怀古神游)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于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祭献一杯酒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酹(l):(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此处指用酒寄托情思。(作者失意慨叹)下阕:缅怀古人功业,抒发人生感慨。“遥想”宕开一笔,笔调悠闲舒放,然后以“小乔初嫁”作铺垫,集中刻画周瑜形象,寄托词人的政治理想,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早生华发”与“雄姿英发”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最后借酒浇愁,以实现超越自我,超度人生。这正是作者的悲愤之处,隐藏着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选自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游赤壁(赤鼻矶)时所作。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形容周瑜从容闲雅。也可理解为古代儒将的装束,可用来描写诸葛亮,也可用以描写周瑜,本处指周瑜。读后须品味主旨: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读者应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文法:1情调豪壮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发的是郁积在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景象壮观,气势雄伟,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阕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然后以美女衬英雄,再用“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面对强敌,谈笑自若,指挥若定,此种风度令人钦佩。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的政治抱负。2巧用烘托和映衬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例如,本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也有甲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像。二者相互托衬,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整,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结构: 大江 虚三国周郎赤壁 东去 实惊涛拍岸 赤壁怀古 遥想 虚周郎少年得志 公瑾 实自己早生华发探究后争鸣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周公瑾在赤壁建立的丰功伟业羡慕不已,但理想终究不是现实,素有报国之志却被贬谪黄州的天下第一大学者苏轼面对这一切,怎不百感交集,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人间如梦。对“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封建士大夫失意时的感叹,是无可奈何中的故作达观。而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苏东坡突围这篇散文中,却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看这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