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盈余质量计量观摘要:文章主要对国内外文献实行了梳理和归纳。以期能够对我国盈 余质量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关键词:盈余质量;信息观;计量观国外学者把对盈余质量理解分为基于决策有用的信息观和基于决策有 用的计量观,基于决策有用的信息观认为,盈余是一种包含多种信息 的信号,市场上报酬率和股票价格的变动能够作为信号作用替代变量。 所以学者用盈余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平稳性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盈余 质量实行界定和评价。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则立足于会计报表的项目构成及其关系,强调 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会计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活动,增加由 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即盈余与现金流量的关联水准。两者分离水准低,即盈余中所含有的现金流量比例越高,就认为盈余质 量越高。所以西方对盈余质量的计量就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1 国外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1.1 总应计项目DeAngelo(1986)提出总应计项目的变化能够用来衡量盈余质量。但是 以应计项目为基础形成的盈余质量概念与 FASB 基于持续性、可预测性 平稳性的盈余质量概念并不一致,也不可能趋同。1.2 盈余管理水准以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的关联水准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应计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 之间的差额。盈余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两部分组成,应计 利润又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盈余 与现金、应计利润之间的关联水准不但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某些特征, 更是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甚至是盈余管理的集中反映。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Healy以总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但这种方 法忽略了应计利润中不可操纵的部分;Deangelo则以应计利润的变动 部分来衡量盈余管理,但该方法无法控制经济情况改变对非可操纵性 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Dechow和Sloan等都倾向于以可操控性应计 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而 DechowandDichev, HribarandCollins, WhisenantandYohn等则认为,会计盈余中的现金 比应计利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并以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的 比值来判断盈余质量,该比值越高表示盈余质量越低。总的来说,盈 余中应计利润部分越少,特别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少,经营现金流 量越多,则盈余质量越高。琼斯模型以盈余质量为出发点,经过盈余管理环节,最终又回到盈余 质量,该模型后来被大量用于盈余管理的识别和评价。琼斯模型以及 修正的琼斯模型验证了应计项目回归残差能够用来反映盈余管理的水 准,盈余管理水准又被认为与盈余质量呈反向关系。Dechow,Sloana 和Sweeney(1995)通过对四个重要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修正的琼 斯模型对于识别盈余管理最为有效。1.3 应计项目水平Sloan(1996)和HougeandLoughran(2000)都认同会计盈余是由两部分 构成的:即提供可靠且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部分和应计项目部分,所 以应计项目水平能够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并且通过研究发现, 应计项目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存有负相关关系。1.4 会计政策选择Teohe tal(1998)年研究了短时期内减少坏账准备或折旧对于盈余持续 性的影响。类似的还有BeaverandEngel(1996)对于减少贷款减值准备 影响的研究,Moehrle(2002)对高估重组费用影响的研究等。他们对盈余质量的界定基本上仍属于决策有用观,但更强调会计计量方法的影 响。Penman和Zhang(2002)研究了保守会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为会计报 表层面盈余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开启了新的思路。他们设计并采用保守 会计水准指数计算得出盈余质量指数,将资产负债表信息与收益表信 息联系起来,进而将盈余质量的影响扩展到资本市场中对股票报酬率 的影响上。2 国内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2.1 从利润的各构成部分对利润总额的比重,评价盈余质量王志台采用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性盈余的表征变量,以主营 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作为盈余持续性的衡量标准,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实行了研究。贝洪俊(2002)从主营业务利 润分析盈利质量,公司的盈利质量与主营业务利润持久性发展呈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2.2 从盈余的收现量,评价盈余质量储一昀、王安武(2000)采用现金制下的指标与应计制下的指标作对比 计算两者的差额,从而判断利润的含现量。他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 盈余质量的多角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存有的问题,主要在于盈利的获得和现金的流入并不同步,而且存有 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储一昀与王安武从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我国 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他们认为,盈余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 伴随相对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 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相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 础计算的相关盈余指标数值的设计出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 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四组8 个指标,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在应计制与 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盈余质量。耿建新等从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角度来发现违规公司报表的特点, 寻找信息不实公司的预警信号。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经营业绩下滑时, 若实行盈余操纵,其净利润现金差异率会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所以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既能够作为一个盈余质量指标,也能够作为一 个预警监控指标。周建波选用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存货、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8 个指标分别采 用两种方法计算盈余质量的综合得分值,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各指 标以及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利的增量解释力。王庆文以19982002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研究其对公司下一年度盈余及未来两年内股票收益 的影响。2.3 构造多指标模型,评价盈余质量苟开红(2005)从相关性和可靠性出发,选择了四项指标,构建了一个盈余质量的评价模型,这四个指标是:预测价值;即时性;无 偏性;表象真实性。把上述4个指标通过换算,采用百分制形式, 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得分越高质量越好,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 计算权重,建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的收益质量指数模型。孙晖,李峰建立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系统,从多维度来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盈余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盈余的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如实表述、中立性。陈收和唐安平从财务分析角度,选择了持续性、成长性、稳定性、现 金保障性、安全性、可靠性、公司治理效果和行业特性8个方面共22 个指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实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 结果,就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实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在典型的 盈余收益率模型中加入22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综合上述观点能够看到,当前国内外对盈余质量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 一的理解,有人强调真实性、有人强调现金保障性、有人强调持续性、 有人同时强调几个方面。国内学者王志台、储一昀和王安武、耿建新、 王庆文都仅仅从单一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实行实证分析; 周建波、陈收和唐安平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但没有系统分析我国上 市公司盈余质量存有的问题及如何改进。在最新的实证研究中,我国学者多采用西方学者论证成熟的盈余质量 模型,如盈余反应系数、琼斯模型、应计项目等。但是利用模型评价 不同行业间公司的盈余质量时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当前盈余质量相关性方面的研究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公司 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关系。朱星文,蔡吉甫, 谢盛纹(2008)发表了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他们用 操纵性应计利润指标反映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准,并且选择截面修正的 琼斯模型来估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准。毛洪安(2008)发表了管理股权、会计选择与盈余质量研究,根据异 常应计项目框架和修正的Jones模型,以19952004年上市公司数据 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管理股权通过会计选择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实行 了分析。王建华(2008)发表了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作者采用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是以Easton和Harris提出的盈余反应系数为基础,并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经营环境,引入行业变量,得 到基本模型。即作者使用盈余反应系数来度量盈余质量。盈余反应系数是根据当期的盈余变动情况预测未来市场回报的水平, 是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盈余质量实行度量和评价,它度量的是盈余质量 的反馈价值。检验盈余对股票超常收益的影响水准通常要采用回归分 析法,盈余变量的回归系数即盈余反应系数能够反映公司盈余质量的市 场认可水准。从外部大股东视角,研究控股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公司治理中的 作用及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早期的论文直接研究控股股东或机构投资 者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从控股股东对公司资金的掏空和支 持,关联交易方面,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周晓苏,张继袖,唐洋(2008)在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与 盈余质量一文中,综合考虑每个行业面临的不同风险,用行业应计项目 的中位数调整个别企业的应计项目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这个指 标一方面符合盈余质量的思想,有现金流保障的盈余是高质量的,是经 营现金流和收益比率的变形;另一方面,该指标调整了行业因素,相当 于剔除了行业的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同时该指标相比应计项目的变化 多了一期数据,增加了样本量。其他研究还涉及到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的研究,周磊(2008)发表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吴磊(2007)发表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资本成本与盈余质量研究也是一个新方 向,但是因为资本成本衡量指标的不完善性,加上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引起学者的注重,王兵(2008)发表盈余质量与资 本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徐莉莎(2008)从盈余质 量为中间变量,研究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这也是国外早期研 究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从信息风险向盈余质量过度的结果。其他文献还涉及到股利政策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董南雁,张俊瑞 (2007)和李冬妍,王芳(2008)都发表了审计意见,审计任期与盈余 质量关系的实证检验。王俊秋(2006)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发表增强投 资者法律保护提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邵红霞,方军雄(2006)根据 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明细信息,研究了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 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盈余质量计量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