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3 地图(2)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2.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绘画等高线,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识别与实际应用教材分析重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学设想教法分析讨论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黑板、多媒体课堂设计一、 目标展示1.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2.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二、自学检测(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 的垂直距离。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表示坡度缓。(2)等高线_,表示坡度陡。2. 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16页,图1.29)(三)其他常用的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_或者_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_来判断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三、质疑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 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2.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 D_ E_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米以上。图中A处位于B处的_方向。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处爬山要容易些。四、当堂检测1. 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A. -132米 B. 1668米 C. 132米 D. 900米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3. 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五、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节相关内容板书设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_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反思地图(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