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框架知识点1天体的运动1. 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公元150年,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 都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公元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否 定了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由于地心说比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好像太阳绕地球运动)同时 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所以地心说统治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随着人们对天体 运动的不断研究,发现地心说所描述的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如果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 中心位置移到一个普通的、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位置,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 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因此日心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真理最终战胜了谬 误.日心说虽然比地心说更进一步,但还需要发展.因为地球、太阳都在不停地运动,不可能静止.太阳 与九大行星组成太阳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本身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动着.2. 开普勒三定律(1 )内容: 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 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用公式表示:R k,其中比例常数k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T 2(2) 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开普勒三定律是实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从 运动学的角度描述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规律. 开普勒三定律否定了天体运行的圆轨道想法,建立了正确的行星轨道理论,而且准确地 给出了太阳的位置;它还指出行星绕太阳运行时离太阳较远速率小,离太阳较近速率大;开 普勒第三定律提示了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后面将学到的人造卫星也 涉及相似的常数,此常数与卫星无关,只与地球质量有关.(3) 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天上、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当天体轨道近似圆周时,天体运动可看成是匀 速圆周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遵循的圆周运动规律是相同的. 向心力来源不同.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即将学到)提供的, 地面上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由任何性质的力充当. 天体运动时圆周运动的周期都较长,角速度都很小. 天体运动都较复杂,一般是既有自转,又有公转.例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心说、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D.月亮跟随地球绕太阳运动,但月亮不是太阳系的行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例2】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变化.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 近,夏至最远.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B. 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C. 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D. 无法确定【例3】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轨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 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D. 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大多数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处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在近日点附近速率大,远地点附近速 率小;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C. 大多数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跟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可以近似看做为圆,这些圆的圆 心在地心处D. 月亮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跟行星绕太阳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例5】 关于行星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行星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越大B. 行星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大C. 水星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D. 冥王星半长轴最长,公转周期最大【例6】关于开普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普勒定律是根据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对行星位置观测记录的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获 得的结论B.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随行星与太阳之间距 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小时速度大,距离大时速度小C.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以近似看做为圆,既可以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 开普勒定律,只适用于太阳系,对其他恒星系不适用;行星的卫星(包括人造卫星)绕行星 的运动,是不遵循开普勒定律的【例7】 关于公式* = 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 2A. 一般计算中,可以把行星的轨道理想化成圆,R是这个圆的半径B. 公式只适用于围绕地球运行的卫星C. 公式只适用太阳系中的行星或卫星D. 公式适用宇宙中所有的行星或卫星【例8】由于多数行星的运动轨迹接近圆,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可以近似处理,其中包括()A.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B. 太阳处于圆周的中心C. & = k中的R即为圆周的半径T 2D. 所有行星的周期都和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例9】 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例10】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 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哉学森星”,以表彰 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看 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 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钱学森a-# -、L、I广太、太。地;t ; O -A. 33.4 R B. 23.4 RC. &11.56RD. 2 11.56 R【例11】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成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以女神“塞德娜”命名的红色天体, 如果把该行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则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 470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行星,该天体半径约为1000km,约为地球半径的 1 .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最接近()6A. 15 年 B. 60 年C. 470 年D. 104年【例12】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是月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的周期大约是()A. 1天到4天之间B. 8天到12天之间C. 4天到8天之间D. 12天到16天之间【例13】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12倍,那么,木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是地 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多少倍?【例14】设地球质量为m,绕太阳运动轨道为圆周,则它运动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之比B = K为常数,试证明此常数K只与太阳的质量M有关。T 2框架知识点2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在开普勒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人们已经清楚行星如何运动,行星运动的轨道怎样,太阳与行星的位置关系,人们又开始探讨一个新的问题: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17世纪前,人们思考这类问题后认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因而神圣和永恒的天体必然应该做匀 速圆周运动,无需什么动因.当时的人知识比较缺乏,又受到迷信思想的影响,多数人都赞同这样的观点,这种想法被后来的一些 观点所取代,很多科学家的意见不一致.(1) 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2) 开普勒:行星绕太阳运动着,一定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用.(3) 笛卡儿:认为行星的运动是因为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 动.(4) 胡克、哈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 圆形的,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5)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问的引力与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2. 万有引力定律(1 )推导过程: 简化轨道:把实际的椭圆轨道看成是圆形轨道,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U2 圆周运动条件:F引力=F,即F = m . 开普勒定律的运用由于v = 邑,则F = m(M)21 = 4兀2m .二TT rT2二4兀2(旦)m = 4兀2km = km,其中 k = , k、= 4兀 2k,所以 F x=.T 2 r 2r 2r 2T 2r 2 牛顿第三定律的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根据牛顿 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一定与太阳质量成正比,因此F次.r 2(2)定律内容:把上面的结论写成等式F = G,此式即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表达形式.r 2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 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中的G叫做引力常量,G = 6.67x 10-11N-m2/kg2.物理意义:对于任何物体来说,G值都是相同的,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为1kg的两个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3.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 适用条件: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 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是指两球 心间距离. 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 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2) 万有引力的性质: 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相互性:万有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一般物体之间虽然存在万有引力,但是很小,天体与物体之间或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才比较显 著.因此在涉及天体运动时,才考虑万有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将天地间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 次提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消除了人们的迷信思想,使人们有信心、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解放了思想,在科学 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题【例15】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安培、牛顿、焦耳、 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例16】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 = 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 2A. 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D. 公式中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是牛顿规定的【例17】牛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