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教学设计-“学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杨岚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看、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本次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教学的实操性比较强,且具有明显的案例特点,考虑实施“学案”教学。学生在该章节之前已经学习和掌握如何制作Excel表格,绝对、相对地址的调用。通过解决所提出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通过练习,自己设计学案、巩固知识,使学生具有成功感。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练习,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Excel中的AVERAGE( )、STDEV()、MAX()、MIN()和COUNTIF() 函数,这些函数的作用分别是:求平均值、计算方差、计算最大值、计算最小值、计算一定条件下的单元格的数目。2、技能目标:培养综合运用Excel的函数、公式的能力,学会制作个人“学案”。3、情理目标:培养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Excel公式、函数的编写和运用2、难点:Excel公式、函数的综合运用,制作相关“学案”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课前准备: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构建问题链,设计“学案”。将“学案”预先分发给学生,使得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并可以自己操作实践。2、 主动参与:课程内容操作性强,实际应用范围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探索学习:通过学案中设置的问题链,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需要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研究和实践,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设置新的问题链。4、 发现学习: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双向反馈,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中设定的目标。学生结合实际操作过程,寻找、发现新的解决方法。5、 培养创新意识:布置练习,让学生自行分组,设计“学案”提交。通过“学案”形式的不同选择和不同设计,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五、教学过程设计(学案)1、导入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建立Excel表格,相对、绝对地址的使用方法,可以比较熟练的建立如下图所示的Excel表。2、导学案例:通过一个成绩表的分数统计,说明表格计算、公式、函数统计的方法提供Excel表格如下图所示:要求步骤: 计算个人总分 在D2中填入“=B2+C2”,以此得出学生Robert的两门课程的总分 问题:要计算其他人的总分,在每人的“总分”栏目中填入的数据(公式)是什么 比如:在D3空格内要填入的公式是( ) 在D4空格内要填入的公式是( )以此类推,直至D16,计算出每个人的总分。 小结:由相对地址的引用可知:Di=Bi+Ci 单科成绩统计分析(以“数学分”为例统计) 在上面的表格中输入如下图所示F1F10的有关数据 要求全部人的平均分,可以利用AVERAGE()函数, 在G2中输入=AVERAGE(B2:B16),其中B2:B16为计算的成绩范围。问题: 如果要求均分差,在G3中输入的应该是:( ) 如果要求最高分,在G4中输入的应该是:( ) 如果要求最低分,在G5中输入的应该是:( ) 要在G6中统计060(60)分段人数,可以利用COUNTIF()函数在G6中输入=COUNTIF(B2:B16 , ”60”)其中B2:B16确定统计范围, 60为统计的条件问题: 要在G7中统计60,70之间的人数,填入的公式应该是:( )要在G8中统计70,80之间的人数,填入的公式应该是:( )要在G9中统计80,90之间的人数,填入的公式应该是:( )要在G10中统计90,100之间的人数,填入的公式应该是:( )至此,我们完成了统计“数学分”分析的任务。 小结:由以上可知,主要用到了AVERAGE( )、STDEV()、MAX()、MIN()和COUNTIF()函数。 相应的,要求“计算机分”分析状况,那么对应于F2F10的内容,应该在H2H10中填入的相应内容是:H2:( ) H3:( )H4:( ) H5:( ) H6:( )H7:( )H8:( ) H9:( )H10:( )3、作业提供如下图所示的表格 统计要求:a) 在K4K18中统计个人的四科总成绩b) 在B22B26,D22D26,F22F26,H22H26中分别按要求统计各科目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格人数和不合格人数c) 在D4D18中计算出各人语文课所得的学分,同样,在F4F18,H4H18,J4J18中分别统计出各人的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课所得的学分(判断的依据是: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得学分1分;成绩小于60分得学分0分,各课程的学分判断要求相同)d) 在L4L18中计算各人4科得到的总学分e) 在J23,J24中统计出全班的总分的最高分和最低分。f) 在A29,B29,D29,F29,H29中分别统计出总学分为0分、1分、2分、3分、4分的人数设计要求:a) 运用课堂上面所学的AVERAGE( )、MAX( )、MIN( )、和COUNTIF( )函数进行有关的统计,并且参考所发的本次课程案例的“学案”,将该统计的过程,设计成“学案”形式提交。b) 自行分组制作“学案”,通过形式的不同选择和不同设计,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六、教学流程图导入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提问学生观察、思考学习过程中要改善的方面学生对问题解答、演示老师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的结束解决问题的更多种方法、演示老师讲解、演示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