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每课复习要点1、长城和运河一、多音字:折 曲 行 创 奇二、知识要点:1、课文采用( )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 ),突出长城的(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长城的( )。把运河比作( ),突出运河的( ),描绘了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2、诗中每小节均以“( )”这一( )句结尾,通过自问自答,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是( ),抒发了作者的( )情怀,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 )。2、美丽的南沙群岛一、多音字:撒 数 曾 相 量 二、知识要点:1、课文二、三自然段,是( )结构。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这一句将“南沙”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南沙群岛丰富的( )。3、第三自然段,将天比作( ),将海比作( ),由此可见南沙的一切是多么的绚丽迷人。4、被誉为第二波斯湾的是( )。三、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西湖黄河长江泰山庐山3、庐山的云雾一、多音字:系 似 二、知识要点:1、用“流连忘返”造句。2、课文第二自然段,围绕( )这个词语来写。这段话中心句是“( )”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庐山( )比作( ),( )比作( ),( )比作( ),这段话运用了( )的结构。3、庐山云雾的特点是:( )、( )。三、含有“千百”式的成语练习一一、 默写简称歌,并写出相对应的省份。 二、背诵默写夏日田园杂兴以及作者朝代。三、有关节日诗句。 4、翻越远方的大山一、多音字:朝 倒 差 干 二、知识要点:1、远方的大山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 。 5、雪儿一、多音字:任 难 便 划 转 圈二、含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6、花瓣飘香一、多音字: 舍 片 露二、知识要点:1、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故事,赞美了小女孩是个( )、( )的好孩子。2、找出小姑娘摘花瓣时的动作的词语:( )( )( )( )。练习二一、关于颜色的词语背诵:二、带“有”字的八个成语默写。三、默写清明以及作者朝代。7、菩萨兵一、多音字:尽 藏 挨 结二、知识要点:课后第四题。8、李广射虎一、多音字:扎 塞 任没 将 二、知识要点: 1、塞下曲是( )诗人( )写的一首诗。诗中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指( )时期将领( ),他又被称为“( )”,他是一位( )、( )的将领。 2、本文是( )的形式。 3、本文的的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 ),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水“( )”、铃声“( )”、小狗“( )”叫、小猫“( )”叫、流水“( )”响、风( )”刮、 4、默写塞下曲。5.描写出李广箭术高超的诗句是( ),( ),其中( )字最能体现。9、少年王勃一、多音字:少 都 重二、知识要点:1、王勃是( )朝文学家,是一个( )、( )的人。他在( )(地方)写的两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是:“( ),( )”意思是:_这两句诗出自于他写的 3、我国的南方三大名楼是:( )、( )、( )。4、初唐四杰指:( )、( )、( )、( )。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一、多音字:教二、知识要点:1、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中,“小老师”是指( );“大作家”是指( )国作家( ),小姑娘成为大作家老师的原因是:_从此可以看出,萧伯纳是一个( )、( )的人,小姑娘是一个( )的孩子。2、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 )。练习3一、处处留心:1、“荡漾”本义是“( )。”引申义是“( )”二、读读背背: 1、默写小诗时间。三、口语交际: 与人商量问题11、赶海一、多音字:便 夹 假 似二、知识要点:1、赶海指_。2、退潮近义词( ),反义词( )。3、课文的语气词:“咦”表示( );“嘿”表示( );“哦”表示( );“哎”表示( )。4、“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去似的。”作者写“回过头来”“不忍离去”,赋予浪花( )的动作情感,这种修辞手法叫( )。5、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12、荷花一、多音字:骨 了二、知识要点:1、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赞美了( )。 2、课文写了荷花的三种姿态:( )、( )( )。 3、宋朝的周敦颐爱莲说赞誉荷花为“花中君子”“( ),杨万里也写过两首描写荷花的诗,分别是1( ),( )。2( ),( )。13、古诗两首一、多音字:行 泊二、知识要点:1、望庐山瀑布单个字的含义:望:香炉:生:紫烟:遥看:挂:川:疑:2、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 )写的。李白,字( ),号( ),被誉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