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教师教学经验总结3篇教师教学经验心得下面是我收集的精选教师教学经验总结3篇 教师教学经验心得,供大家参阅。精选教师教学经验总结1一、备课的经历1。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拟,从而选择肯定一种较合适学生的教内容和办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运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浸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2。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整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标题,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战略是依照“整体局部整体”停止教学。3。备课要控制教材的整体构造,要深化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普遍搜集相关材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了解的内容。二、上课的经历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完毕,要重复琢磨。开头要激起兴味,完毕要让人回味。开头完毕都力图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分明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5。上课要关怀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考虑、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表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6。要擅长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考虑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髓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记在心。7。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尽可能让学生本人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停止。8。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本人胜利之处和缺乏的中央。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历,盲目停止深思。要及时将教学经历上升到形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普通。三、考试的经历9。 想方设法要让成果差的同窗考出好成果。一定要加强每位学生的自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因材施教地改良学生的学习办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协作的停止学习。10。 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想方式停止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取得前三名的阅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妙的回想。11。对成果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办法,是让他们深切地晓得:“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遭到一定压力,坚持必要的张力。防止他们自觉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12。 每次考试后,应立即将正确答案发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稳固正确,打好根底。当天晓得作业正确与否,关于有效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四、发问的经历13。 设计教案的中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示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起兴味;问题要有实践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应,真正稳固。14。发问与思想。“选择思想”的问题是:“这是独一的处理方法吗?还有其它处理方法吗?”,增加思绪。“前瞻思想”的问题是:“假如那样做,会呈现什么状况呢?”。要有预见。15。“情感思想”的问题是:“呈现这样的结果称心吗?我的情感上能承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想”的问题是:“他人怎样看这个问题?他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16。 要鼓舞学生发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停止系统研讨。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实在协助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五、综合的经历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认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认回应”只占少数。18。 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员。力争在本人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良。不时进步本身素质,重在进步教学的艺术性,表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19。 每上一节课,要想象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担任、脚踏实地、力戒成见。要以本人的全部聪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任务”,价值统一。20。 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控制较多的学问,培育较强的才能,学会共同的审美,开展良好的人格。学问、才能、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选教师教学经验总结2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知识点多,规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许多知识点是要学生记忆的。但是考题难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这在往届高考理综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体现。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总结成:“一学就会,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不少学生常常在学习过程中抱怨学习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得到应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把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心得:一、研究教材内容,设计好新课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提高课堂效率。导入的方式有好几种:从教学内容导入,从学生学习基础入手复习旧知识导入,或者根据学生情绪,结合教师自身特长等等。总之,导入的目的就是快速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情绪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案例一:将学生情绪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氮肥的性质及应用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可以提问一句:“刚才上课问好的声音很响亮,同学们应该是没人饿着肚子来上课的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比过去丰富了很多,我们来看看过去世界上粮食产量的情况。”然后展示在全世界开始使用化肥前后,世界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PPT展示):18xx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就没饭吃。(引导学生):“我们班上有51个同学,如果不使用化肥,可能只有9个同学有饭吃。”学生惊叹。通过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到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好象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对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PPT展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化肥图片,介绍化肥的种类,引出氮肥,介绍工业合成氨生产工艺,并解释设计该工艺的科学家由于成功解决了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使化肥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并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通过介绍化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导入,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化肥的性质,应用也产生了兴趣。为接下去的新课推进做好了铺垫。二、多与生活联系,改进探究实验: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抱怨化学实验枯燥,单一,许多学生毕业后谈到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总离不开实验室,离不开试管,酒精灯,每次做实验之前老师总要先宣读一遍注意事项,清点实验用品,事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进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一堂实验课就此结束。新课程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这一点在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编写了许多学生探究实验,并将原来很多教师演示的部分,都改为让学生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也可以尝试做点改变,增强探究的趣味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案例二:在讲解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个知识点时,教材中的实验是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于试管中进行加热,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本节课将实验进行改进:取一张旧报纸,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放在报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然后检验氨气。把原来在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实验改变成用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的材料并进行摩擦加热,让学生改变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化学实验很危险,动不动爆炸,一般都在实验室做,而且离不开试管,酒精灯。”通过一个简单的改进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化学变化,化学就在生活中,对于书本上的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也就没那么难以记忆了。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许多学生来自城市,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也不感兴趣,实际上在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在农业,工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应用。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是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的一点。案例三:在讲解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知识点时,按照教材设计,是通过加热氯化铵检验氨气说明这一性质。此处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提供相关的药品和用具,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同理,在讲解铵盐另一性质,与碱共热能生成氨气时,也可设计问题:在村子里住着两位农民,小李和小刘,他们都种了几亩水稻。小李很勤劳,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呈碱性),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收成一定好,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刘的,你知道原因吗?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摩擦加热,检验得到氨气,得出结论。在得出铵盐的这几个性质后,老师再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员,要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你能列举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或者,拟出一张化肥的使用说明书?这样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发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对象,解决实际问题。四、联系校园生活,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化学是研究物质本质特点,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部分化学概念存在研究对象抽象,微观,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相信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是大有好处的。案例四:讲解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课时,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这些微粒,比较抽象,教师可以从学生校园生活角度入手,提问学生:做操时,一班有50个同学,二班有45个同学,大家人与人间隔相同的距离后,哪个班占的面积较大?学生马上回答:人数较多的班级占地面积较大。因而得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为颗粒数目。这时教师再分别请上个头差别较大的八位同学,让八位同学分为两组,个子较小的四人一组,个子较大的四人一组,然后让两组同学背靠背紧靠在一起,提问:“哪组所占的空间较大?”学生回答:“个子较大的那组。”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二个因素:物质颗粒本身的大小。这时,教师再让两组学生分站教室四个角落,再问:“哪组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差不多大。”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三个因素:物质颗粒间距。此时,教师就可向学生说明,气体的情况类似于刚才第三种站法,及四名学生分站教室四角,这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在计算体积时,就可以将人本身的个头大小忽略。因此,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而不是气体分子颗粒本身大小,而决定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从而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mol。通过联系学生每天经历的校园生活,发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思想也活跃起来,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容易的多。精选教师教学经验总结3一年的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并在全区排名前列,这给我们每一位初三老师为之感到兴奋和骄傲,让我们都深深地觉得这一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甜酸苦辣五味具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我们整个年级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总结。我们初三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