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交接试验工程根据电力预防性试验标准,电力电缆在投入运行前应当按照标准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投入运行,那么,电力电缆交接试验主要包括那么工程呢?电力电缆交接试验工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主绝缘及外护层绝缘电阻测量;2 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3 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4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5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6 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7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8 电力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测量。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1橡塑绝缘电力电缆可按本标准第17.0.1条第1、3、5和8款进行试验,其中交流单芯电缆应增加本标准第17.O.1条第4、7款试验工程。额定电压Uo/U为18/30kV及以下电缆,当不具备条件时允许用有效值为3U。的O.1Hz电压施加15min或直流耐压试验及世漏电流测量代替本标准第17.O.5条规定的交流耐压试验;2 纸绝缘电缆可按本标准第17.0.1条第1、2和5款进行试验。3 自容式充油电缆可按本标准第17.O. 1条第1、2、4、5、6、7和8款进行电力电缆交接试验。4.应对电缆的每一相测量其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和进行耐压试验。对具有统包绝缘的三芯电缆,应分别对每一相进行,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应一起接地;对分相屏蔽的三芯电缆和单芯电缆,可一相或多相同时进行,非被试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应一起接地;5.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端接地,另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做耐压试验时,应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6 额定电压为O.6/1kV的电缆线路应用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应为1min;7.对交流单芯电缆外护套应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电力电缆交接试验中的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2 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层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O.5Mn/km; 3 测量绝缘电阻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缆绝缘测量宜采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2)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层的测量宜采用500V兆欧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以下规定:1)纸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Ut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对于统包绝缘(带绝缘)对于分相屏蔽绝缘:式中:U。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的额定电压U 电缆额定线电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规定:直流耐压标注电压kvl8/3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按下式计算: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充油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kV)1、电缆交接试验工程中,规定现场条件只允许采用交流耐压方法,当额定电压为Uo/U为190/330kV及以下时,应采用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上列直流试验电压值的42%,当额定电压Uo/U为290/500kV时,应采用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上列直流试验电压值的50%。交流单芯电缆的外护套绝缘直流耐压试验,可按本标准第17.o. 8条规定执行。2、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阶段6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应停留1min,并应读取泄漏电流值。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应维持15min,期间应读取1min和15min时泄漏电流。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3 、纸绝缘电缆各相泄漏电流的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大于2;当6/10kV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20A和6kV及以下电缆世漏电流小于10A时,其不平衡系数可不作规定。4、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1)泄漏电流很不稳定;2)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3)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中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橡塑电缆应优先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和时间应符合表17.O.5的规定。表17.0.5橡塑电缆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和时间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对地电压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17. O. 6 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与电网的相位一致。17. O. 7 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工程和要求应符合表。表17.0.7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工程和要求交叉互联系统试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G的规定。17.O.9 66kV及以上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安装完成后,结合交流耐压试验可进行局部放电测量。以上就是我们为你分享的电力电缆交接试验的内容和考前须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