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的有效途径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工业转型 升级,不能按部就班走完中期走后期,再去搞后工业化,而 是要两步并作一步走,建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绿色、循 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两化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求生产方式发生革命式的变革,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 度融合,以引领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河北制造 向“河北智造”转型。要看到,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恶劣、老龄化加快 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生 活的平衡。在这样的环境下,仅从经济角度制定产业规划, 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可以借鉴德国工业 4.0 的设 计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认清形势、思考对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什么是信息化? 2006 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中 明确提出,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关于工业化,国内大多数经济学家 认为,工业化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的 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化为以工业生产为主的 发展过程。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具体而言, 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 同步推 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战略选择。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企业 作为微观主体,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进行加工生产,缺乏 对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创新的认识,缺乏对两化融合全面、 深入的认识。第二,缺乏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 识产权产品,绝大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手中,比如电子 芯片、元器件、计算机软件等。归根结底,缺乏自主创新能 力。第三,缺乏高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依 旧偏弱。第四,产学研没有发挥应有的力量,多数大学没有 真正做到面向企业,形成产学联动,科研人员的专利发明转 化为实际应用的动力较差。第五,两化融合的支撑体系尚不 健全,两化融合的金融投资环境、政策制度环境、人才支持 环境等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 分别是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具体而言,就是企 业层面、产业层面, 以及区域和社会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 需要明确方向,确立目标,找准两化融合核心点、关键点, 制定可操作的行动指南。首先,不断进行信息技术的更新换 代,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工 业化融合。其次,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制定有效 的激励保障机制,支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从中观 层面看,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产业做大做强,对产业结构进 行战略性调整,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的 竞争与创新。在微观层面,利用更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 形成系统化的集成平台,打造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 现企业战略性转型升级。通过点(企业)、线(产业)、面 (区域)三级联动,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德国工业 4.0 带给我们的启示德国政府在 2011 年 11 月的高技术战略 2020 中公布 了一项战略,即德国工业 4.0 ,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它旨在通过将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 CPS )充分结 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工业领域技 术的革命性改革与创新,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 宏观(区域、国家)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它是一种新型工业 发展模式,强调创新、数字网络化和系统集成。德国工业 4.0 从战略上讲, 是构建信息物理系统平台, 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打造数据化、网络化的智能生产 模式,建立智能工厂,形成定制化的工业和服务产品。要看 到,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是我国制造业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根本 原因。要实现长远发展,经得住各国企业的挑战,就要让制 造业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进行变革,通过技术和科 技的创新征服市场,通过生产制造系统与业务管理平台的深 度集成,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实现对高度定制 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只有让制造业迅速迈向智能化,才能 适应未来的国际竞争。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念提出已久,从一定意义 上讲,德国工业 4.0 与我国的两化融合是异曲同工、殊途同 归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首先,应当立足于我国制 造业的现实,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现有优势,深刻认识和 把握正在发生的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性变革的规律与特 性,推进我国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顶层战略规划,力争 在全球新的技术与产业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信息技 术是确保两化融合的基础,要健全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特别 是电子产品、工业软件体系,确保两化融合中信息化的基础 扎实、支撑牢固。第三,在信息技术与标准制定上加大力度、 加快步伐,建立系统化集成平台,进行智能制造,形成定制 化的服务产品,实现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在各系统集 成与互联的基础上,打造企业以及产业的竞争优势。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是强调信息技术 与制造技术融合,努力增加产品的信息含量,大力推广产品 设计信息化;同时,加速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对传 统工业进行革命性的创新,积极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 化。二是加快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创新 经营管理,加速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化,培育新一代信息化 技术和管理人才。三是注重信息化与资源、能源供给体系的 融合,逐步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具体对河北来讲,应在以下方面着力。1、加强两化融合的顶层设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 下,要从国家战略、从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大局出发审视 两化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破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研究制定两化融合发展总体 规划,合理布局支撑两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布两化融合技 术路线图,建立两化融合监测评估体系,引导智能化发展的 战略方向。促进服务机制建设,发挥好行业协会、学会的桥 梁纽带作用。强化一体化公共设施服务,构建便捷、高效的 物流体系,促进科技信息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公平一致的 教育、医疗服务体系。2、构建两化融合产业共同体。立足现有科技信息资源优 势,遴选重点关键产业如钢铁、装备制造、医药等,采取国 家支持、企业参与、科技社团协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 极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转化平台,以先进科技信息技术引领 产业发展。积极响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以先进技术 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以产业集群共同 体为核心、 高等院校研发为依托、 国家高新区等园区为载体, 发展两化融合产业创新联合体。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 展,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3、围绕两化融合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具有较强国 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产业集群构建创新集群,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高层 面、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合发展。在一些技术领跑、质量 过硬、市场前景巨大的新产品上,开展产业链分工和产品内 分工。依托既有优势,提升一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着力 打造一批研发引领型智能化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4、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为两化融合提供保证。要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 重视成功,又要包容失败。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 才发挥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进一步改革科研经费管理 办法,充分体现对智力劳动价值的尊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 极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