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摘 要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 ,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由于我国中医药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比较薄弱 , 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低 ,产品在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与欧盟、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对中药 (植物药) 的标准和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故中医药产业又是不成熟的产业 ,中医药至今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本文针对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加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环境、实施专门的法律保护制度、推广“CTP”互动理念等措施以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词:中医药;服务贸易;绿色壁垒;CTP理念目 录1 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意义11.1 中医药服务贸易11.2 中医药服务贸易重要性12 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22.1 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2.2 中医药服务贸易特点33 影响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因素33.1 国内因素33.2 国际因素44 促进中医药服务出口对策54.1 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规范54.2 加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环境54.3 实施专门的法律保护制度54.4 推广“CTP”互动理念6参考文献7致谢装订线8 / 1 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意义1.1 中医药服务贸易通俗的讲,中医药服务贸易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的以中医药服务为内容的国际贸易。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服务贸易的界定,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等四种模式。跨境交付指与中医药相关的商务服务,通过远程技术手段实现的跨国中医药的远程教育、远程诊疗服务、养生保健国际咨询和认证服务等;境外消费指与中医药相关的教育服务,如外国居民到中国中医药院校,或者其他中医药教育机构学习、培训,与中医药主题相关的旅游,如到中国进行康复保健休闲旅游和就医,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等;商业存在指与中医药相关的中国境内的医疗、教育、生产、贸易、商务等经济实体或个人到境外设立相应的经济实体为该国提供中医药服务;自然人流动指中国境内的法人如企业或机构派遣本部人员(设备)、或自然人如中医药服务人员到国外从事与中医药服务相关的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文化等服务贸易活动。1.2 中医药服务贸易重要性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是新形势下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新模式。1.2.1 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中医药服务是独具中国传统知识产权的特色服务,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历经千年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服务业。其服务过程中使用的中药尤其是道地药材涉及到多学科,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能够采取较高价格定位的服务化产品,是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要素,因此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较强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医药服务还承载和表征着中华文化,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1.2.2 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国加入WTO后适应新的国际体制与运行规则的需要WTO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负责产品与服务市场准入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健康及社会服务”是WTO关注的重要内容,并于1994年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其目标是推动全球服务经济的法制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成为国际政府间对话与谈判的词汇和门槛。因此,“服务贸易”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平台,我们需要借此平台来推动中医药服务成为中医药服务贸易。1.2.3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衡量国内中医药服务的基础和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的标杆中医药服务是否能够以一个服务部门独立存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衡量其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中医药服务能否进行国际服务交易,开展国际交易活动,即中医药服务贸易,是评估其国内服务产业基础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 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2.1 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1.1 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势头良好全球中医、针灸诊所特别是新型诊所的建立和发展。从近年发展情中医药在国外进一步普及。据统计,拥有5000万人口的英国共有中医诊所3000个,拥有1500万人口的荷兰共有中医诊所1600个,拥有3000万人口的加拿大共有中医诊所3000个,拥有19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共有中医诊所4000个。如此数量的诊所,中药使用量也很可观。不仅如此,近20年来,国外的中医诊所也有新发展。韩国、美国、越南、法国、巴西等国在政府开办的西医院开设针灸科室。甚至在只有2万人口的基里巴斯也有2个中医诊所。还有的诊所举办针灸、中医教学,有的成为当地医学院学生的实习诊所,既为当地培养了中医、针灸人才,又提高了诊所的学术水平。2.1.2 中医药类产品出口稳步增长中医药在全球发展的良好机遇带动了中国中医药出口。2006年,中国中药出口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出口总额达到了10.9亿美元。2007年度,中药贸易快速发展,出口涨势平稳,总额达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8.1%。2007年度全球与中国开展中药贸易的国家多达163个。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但医药行业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中药产品贸易更是峰回路转,进出口总额仍然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速位居医药各类商品之首(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中药类),增长幅度为14.36%。2.1.3 中医药(针灸)教育与科研机构发展迅速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在美国,有70余所中医、针灸学校,在校生8000多人,学制也由过去的业余制、半日制改为全日制。在澳大利亚、英国、泰国,有所正规大学中设立了中医针灸专业。德国有38所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意大利率先开设了中医硕士班;美国已设中医药研究机构150多个,英、德、法、意等国都设有高水准的中医药研究机构。2.1.4 中医药监管的政府间合作不断加强很多国家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一些国家的卫生部门与我国卫生部商谈合作时,绝大多数都有中医药项目。2000年,我国举行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来参加的政府代表团有30多个。前不久,俄罗斯、马耳他两个国家与我国进行卫生合作,2/3的项目是中医药。我国召开传统医药东非论坛,报名参加的有26个国家,其中副部长职位以上者有十多位。有的国家不仅政府派代表来,议会也派人来考察。2.1.5 中医药国际认知度及其法律地位显著提高一些国家对中医药立法,中医药开始合法化。中医服务先后在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等国家确定了法律地位,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对中医药服务进行自律管理,并将中医药治疗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鼓励使用。2.2 中医药服务贸易特点2.2.1 独特的标准就西医医疗产品而言,全球贸易中的各国卫生标准基本一致。而中医药产品只有中国才有完整、系统的标准。由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许多国家尚未认同中国的中医药标准,而其人民和市场又对中医药有强烈的需求,政府不得不放开对中医药的进口。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他们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识,各自制订进口标准。所以,全球中医药贸易呈现出标准不同的特点。2.2.2 文化性中医药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向世人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技术和服务,同时,还向接受之人提供一种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具有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文化的气息,这种气息客观存在,与中医药的走向世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2.3 传统性和地域性与一般商品贸易的传统性和地域性不同,药品和医疗用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药贸易至今仍带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由于中医药传统上讲究“药食同源”,而“药”和“食”又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所以,迄今为止,中医药国际贸易比一般商品贸易呈现出更强的传统性和地域性。3 影响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因素3.1 国内因素3.1.1 中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自身生存危机我国中药企业虽然有近2000家 ,但真正上规模、符合国际生产标准的企业还太少 , 大多数企业资产规模偏小、创新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中药的生产工艺有一定提高 , 但仍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规范 , 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标准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药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企业自身生存危机。厂家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别无它法 ,而价格过低又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上 ,不得不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 ,形成恶性循环。3.1.2 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出口困难我国不少中药生产企业科研、生产工艺水平有限 , 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体系不完善 , 很难对中药成分及量化标准进行鉴定 , 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控制。而国外对中药进口有严格的质检标准 ,有的甚至十分苛刻 ,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中医药产品的出口。3.1.3 研发费用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国现有中成药26种剂型、近1万个品种 ,但是,大多数品种档次及技术含量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品种甚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意味着失去市场。随着植物药在欧美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国际制药企业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医药,并把总销售额的 15 %20 %用于研发。如默沙东1年的研发费用就超过我国任何一家制药企业的年销售额;排名在全球前 5 位的跨国药业巨头阿斯利康,每个工作日的研发费用高达1400万美元;德国、日本等国每年在中医药研发上的费用占到产品销售额的30%左右。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徘徊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动辄上千万、几亿美元的新药研发费用,对绝大多数国内制药企业来说都难以负担,因而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没有太强的竞争力。3.2 国际因素3.2.1 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对中医、中药的偏见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中医的主要思想理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完善,在相当程度上有经验医学的特点,而现代实验医学是在百年前才发展起来的,两者难免发生冲突。此外,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哲学体系,理论与思维方法不同。除千百年来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之外,西方国家很难接受中医文化理念,对中国习用几千年的一些药物和疗法不理解、不接受。中医所用的语言,对母语是汉语的许多中国人来说尚且觉得高深莫测,何况是翻译后对西方人来说 ,更难理解。比如 ,中医的“阴虚”等术语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总之,中医药因其作用机理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诠释而不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以致中医药长期游离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之外。3.2.2 “洋中药”参与竞争使我国中药产品失去应有的竞争力中药本来是我国的优势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