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九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 学习要求 (一)初级资格学习要求 掌握收入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陶顺序及核算以及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熟悉收入确认条件、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的内容以及利润的计算和利润总额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了解收入的概念、本年利润的结转、所得税的概念以及应付税款法的运用。 (二)审计师资格学习要求 掌握收入确认条件及账务处理、营业外收支的内容、利润分配的顺序及核算以及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熟悉期间费用的内容和利润的计算以及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和应付税款法的运用。了解收入的概念、本年利润的结转和所得税的概念。第一节 收 入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分类 按照收入的性质和内容,收入可分为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一、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1)企业已将所售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大多数情况下: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表示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在有些情况下确认收入的时间商品需安装和检验,且安装和检验是合同的主要组成部分安装完毕检验合格(符合其他三项条件)富有退货条件的,且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买方正式接受商品或退货期满(符合其他三项条件)所售商品与合同不符按买方要求进行弥补委托代销商品收到代销清单(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2、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应根据企业与购货方签定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无合同或协议的,应依据购销双方都同意或都能接受的价格。同时,不考虑各种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销售折让。二、主营业务核算1、一般商品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根据收入确认的条件,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同时,结转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同时,按规定计算结转已销商品应交的税金 及附加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2、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3、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 销售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其处理相当于商业折扣,不需专门作账务处理;销售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的,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发生当期的销售收入及销项税。4、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 销售退回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的退回,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账户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 账户即可。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一般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如该销售已经发生现金折扣与销售折让的,应在退回当月一并调整。 (3)如果销售退回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5、分期收款销售的账务处理 分期收款销售,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同时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并结转销售成本。 账务处理时,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进行核算。三、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不跨年度的劳务收入在劳务完成时确认,确认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总金额。确认时,参照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2、跨年度的劳务收入在资产负债表日,视劳务交易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估计,分别情况处理:(1)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判断标准: 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可靠地计量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估计 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2)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按一下办法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预计能得到补偿 劳务成本 作收入 劳务成本 作成本 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 能得到的 作收入 发生的成本 结转成本 全部不能得到补偿 发生的成本 作当期费用3.特定劳务收入的确定4.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劳务收入一次取得,以后分次确认时: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确认收入时: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四、其他业务核算的内容 其他业务核算主要包括除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外的无形资产转让、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的实现原则,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原则相同,账务处理时,设置“其他业务收入” 账户进行核算;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的销售成本、费用、相关税金及附加等,账务处理时,设置“其他业务支出” 账户进行核算。第二节 费 用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与收入在因果上相关联,在时间上相对应。它的基本特征是: (l)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加);(2)计入当期损益;(3)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减少。需要注意的几点: 企业日常活动以外发生的各种偶发性损失和所得 税费用也具有上述三项特征,但它们与“收入”没有 直接的关联。 费用与应计入资产价值的各种耗费在性质上是不 同的,因为后者不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有些支付虽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计 入当期损益的,也不属于费用。 二、期间费用的概念 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 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营业费用 是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营业费用 是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分别在“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账户中进行核算,并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第三节 本年利润 一、利润的计算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一)利润总额的构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二)净利润的构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二、营业外收支1、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2、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分别进行会计核算,两者之间不能相互冲减。三、本年利润的结转设置“本年利润”账户,将本期的全部收入和费用结转过来,其差额就是利润或亏损。年终结账后该账户应无余额。本年利润的结转 参见下页各项成本、费用、损失等的结转 各项收入、收益等的结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结转本年净利润 结转本年亏损第四节 所得税 一、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一)永久性差异1、概念 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计入收入与费用的项目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额。2、内容(1)会计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计算应纳税所得时不作为收益处理。(2)会计核算时不作为收益处理,不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计算应纳税所得时作为收益征税处理。(3)会计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计算应纳税所得时税法不予认定,不允许扣减。(4)会计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不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允许作抵减处理。(二)时间性差异1、概念 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计入收入与费用的项目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差额。2、内容(1)企业发生的某项收益,会计核算时已于本期确认,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当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税法规定应于以后期间确认征税处理。(2)企业发生的某项收益,按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纳税,而会计核算时应于以后期间加以确认处理。(3)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会计核算时已于本期确认,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税法规定应于以后期间作扣减处理。(4)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税法规定已在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而会计核算时应于以后期间确认处理。 上述(1)、(4)项差异,会使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而(2)、(3)项差异,会使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一)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第五节 所得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