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走进语文学习的百花深处(根据郑宇讲座整理修改)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这个讲座有一个诗意的副标题,叫做走进语文学习的百花深处。意思是学生前面四年来的语文学习就好似是在田间行走,是垄上行,从五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高年级,学生将从语文学习的垄上行走向最美丽的百花盛开的地方。但是,在这美丽的百花盛开的地方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第一点,文本教学难度明显增加了。这几个关键词很准确地表达了难度渐进式的发展。什么是表面呢?中年级的学习是从语言文字的本身获取信息和情感。到了高年级,开始从表面获取走向内在理解,内在指的是文字背后的信息。平面,指的是在中年级教材里,无论是教材结构,或者是逻辑顺序,或者是人物形象,总体来说,是鲜明的。线索是清晰的,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教学,定位是一种平面化的。到了高年级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非逻辑性的,或者是非结构化的文本,文本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会越来越复杂和多样,这就是从平面走向立体化。单一和丰富怎么理解?中年级的学习,是就文本学文本,到了高年段,会有更多的借助于阅读资料,借助于资料袋,借助于老师所提供的课内外的资源和学生所搜集到的学习材料来进行更加丰富的,更加有层次的语文学习。第二点,教学梯度的重要性方面得到了凸显。作为高年段的语文教师,不能看到什么就教什么,只有弄清楚了,教材与前面几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本册语文教学要求。所以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与中低年级的区别是在哪里?我们只有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让高年段的语文教学显示出它应有的教学特色。第三点,突破原有的教学定式。统编教材是汇集了以前的十二个版本教科书的优点和特色汇编而成的,他势必会吸收以前诸多教材的一些课文。以跳水为例,在很多的教材里面,都有这篇课文。面对这样的课文,我们不能够说:这是我早就熟悉了的,我上这个课可是很有经验的,该怎么教,教学重难点我都知道的。进入统编时代,我们要从已经很习惯的,很舒适的教学区域里面跳出来,我们要站在统编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老课文。因为没有哪一种教材,是站在“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角度来编排跳水的,更没有哪本教材把跳水的语文要素定位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它的课后练习题跟统编教材也有着很鲜明的区别。比如第二题: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这些语句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脱离既有的教学定势。这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是我们不自觉的,往往就是在潜意识里面可能就会把习惯的一些想法带进来。相对其他版本的教材,原人教版教材中有更多的课文进入到了统编版教材,从新的编排意图这个角度说,这对使用过人教版教材地区的老师其实是很不利的,这些地区的老师想要从原有的教学思维里跳出来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而使用S版的教师从这个方面看,困难相对小一些。第四,应对新的教学挑战。一套新的教科书,必然有他的新的教学理念,比如说语文要素的提出,这对于改变语文教学那种随意的散漫的教学局面,有一个很好的规定性的作用。目标明确了,是不是就好教了呢,其实教学的难度更大了,面对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要教到什么程度?过和不及都是不正确的,什么才是他适合的边界呢,那就需要细致的打磨。再比如说双线结构,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提双线,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可是我们始终在这种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好像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最妥帖的状态,我们还得在统编教材新的理念下面,继续探索双线结构的最适切的一种关系。还有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提出,其实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比如说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是考还是不考,肯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说不能考,有的说为什么不能考,既然已经纳入到教科书体系了,他已经是属于一个有机的成分了。这就是我们可能要去面对和处理的,如果姑且不去讨论考与不考,如果我们需要往下面去想,考什么?怎么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前面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又比如说阅读策略,新教材编排了四个与阅读策略为单元的创新单元,策略怎么教?怎么体现新的理念又要跟常规的语文教学有机的接轨?还比如说,习作编排中倡导的过程指导,过程指导怎么落实?还有在口语交际和习作当中,需要凸显交际功能等等,一系列的概念,会充斥着我们,我们要接受这样的挑战。接下来,简单的梳理一下五年级的一个大致的结构。跟三四年级的单元体例是一致的,每一册书都有六个常规单元和两个特殊单元,上册是按照阅读策略这个体系来编排的,所以各年级的策略单元都在上册。在高年级,出现了新的单元模式,就是编排了以单元整组的形式,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下册编排的是遨游汉字王国。一上一下,各有一个这样一个特殊的单元。习作单元,在五上和五下分别是介绍一个事物,还有一个是描写人物,这么来进行分工的。这是五上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大概的浏览一下。今天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从这种表面上,看起来跟中年级没有什么区别的编排的一个大致框架当中,深入到它的内部了解五年级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因为五年级教科书与中年级真正的差别实际上就是在编写特点里面,只有正确把握好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才能驾驭好教学。这里有五个方面的特点,这是目录,下面我们逐一来进行介绍。第一个方面,关于选文,在选文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编排,教科书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首先说一下教材的广度问题,大家会发现。五年级教材出现了一些新的文章样式。比如说非连续文本,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一种比较新鲜的文章样式。什么是非连续文本呢?这种非连续只是针对于连续而言的,它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的文学体裁,他可以是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它可以是抒情的,它可以是说明的,它也可以是叙事的,但它一定是不连续的,它是片段式的。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包括两篇文章,一篇是金字塔夕照,另一篇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就是非连续性文本,它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到一种多元的文本形式。 它既有文字的描述,同时,他有数据,还有图标和示意图,左右两边还有批注。这是一种非连续文本的呈现,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样式,它一定是一种多元的文本形式。而且,它的文字表述一定是片段的。第二,还有社会科学类方面的科普文,这是五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中的两篇阅读材料有趣的形声字和甲骨文的发现。我们以前接触比较多的,是关于自然科学类的科普文,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科普文,其实在阅读的时候审视的角度是有差异的。当我们在阅读社科类的文章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去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有的时候作者的观点是很直接的,但有的时候,有的作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所以它跟读自然科学的获取信息的那种文本的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去努力地去寻找作者观点,又要去看他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包括论据是不是站得住脚。第三就是古典小说,教材从古典名著里面,选取了三篇文章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让学生去感受近代白话文的一些语言特色,去读长篇的叙事类的故事。第四, 还有一些就是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有序地进行安排文言文。一开始的文言文,都是一些流传度很广泛的,而且内容比较短小的故事,比如司马光的故事,还有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都是在的中年级学到的。到了高年级,文言文跟以前的文言文不同了,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这里的文言文,偏重说理,偏抒情,而且,它的篇幅变长了,从它的形式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一些变化, 下面说一下关于选文的深度。在中年级和低年级,文章情感的表达,都是很浓烈的,很鲜明的,很直接的。到了高年级,在情感的表达上面,在思想内涵的表达方面,选文都变得更加的细腻和丰富了,高年级的选文,比如五上的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选文的情感变得含蓄了,情感的抒发要借助于其他的事物来表达,还要借助于场景和细节。所以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就是从表面走向内在。高年级选文,情感不仅细腻和丰富,情感还变得更加的宏阔,如果说刚才那两个单元的选文比较多的是一种儿女情长似的情感,那么在五下的第四单元,我们又能看到,一个人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胸襟和气度以及他的追求。比如军神,还有青山处处埋忠骨,还有清贫这些文章,它反映都是老一辈革命家在他们的理想主义精神的号召下的崇高追求。所以,理想主义的教育,是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另外一个方面,从比较乐观,比较灿烂的,比较美好的教育,走向一种更加带有忧患意识的一种维度。从五年级上册编排的圆明园的毁灭,可以看到,一个民族所经受的苦难,从少年中国说,还有新入选的无名岛这样的一些课文里面,又能感受到责任和担当。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应该从感受生活的美好,到感受生活的另外一个面向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的必然。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他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表达的方式方面,以一个语文要素的梯度发展来说明,那就是在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上面,走向更加含蓄的这个方向,比如说从动作语言和神态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关于这个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在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都有有机的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体会心情,四年级下册,是体会品质,五年级下册,是体会内心。心情、品质,比较多的是从语言文字表面所获取的,而只有人物的内心,文章没有直接表达的,是需要学生用心地去揣摩。就是说人物动作,表情,语言,他的内在意味什么?所以高年级的语文学习,真是开始走向语言文字内在的更加深刻的那一面了。在高年级,语言表达方面,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化的表达,以五年级下册金字塔这一课为例,在这一段里面,作家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金色: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等。作者用这样文学的方式来塑造一种特别瑰丽的,宏阔的画卷。在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里面我们也会发现其它类似这样的表达,园地里节选了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在写泰姬陵的时候他反复用白色,渲染泰姬陵的美,中途再写西湖的时候反复用绿字,所以我们会感受到作家的独特的文学化的表达手法。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会越来越多的看到一些陌生化的表达,比如慈母情深,无论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还是句式,跟我们常见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了,我们要去驾驭他,我们要去理解他,我们要去品味它,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在审美的独特性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现,中年级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像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我们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很朴实性的,大众都有这样的一种共同的一种情感。到了高年级,越来越多的是要去体会文人的雅趣,他们的雅趣可能跟我们不一样,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喜欢明亮的月夜,可是五上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他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但是,漆黑漆黑的暗夜,还有蒙蒙细雨的夜晚,着实迷人。他更喜欢的是这样的夜晚。还有我们可能不喜欢的一些动物,比如说乌鸦,但是作者他说,点点归鸦,他特别的喜欢,冬天下雪的时候,看到雪花我们就很激动,我们喜欢下雪的冬天,可是作者喜欢无雪无霜的冬天。这些审美的独特特性,我们要去感受,要去体会。还有像郭沫若写的白鹭,开头一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种两者之间的关联,那这种审美上的距离感,是有隔膜的,学生很难去体会诗歌和白鹭有什么关系。另外,高年级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高超的修辞手法。比如,衬托,用其他事物烘托想要表达的另一个事物的特点,从比较熟悉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走向一些更加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于这些文学化的表达,我们比较多的是要去感受它的效果,体会这样表达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而不要去陷入到对它进行专业化的,术语的判断。因为这里面其实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就像衬托有很多种情况,有正衬也有反衬。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