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护理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主要是肠道内致病菌性大肠杆菌或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肠道外感染或喂养不当而致病。一、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补液期间,患儿烦躁哭闹的可遵医 嘱适当给予镇静剂。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稀到稠,逐渐增加。4、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便、呕吐物的量及次数。遵医嘱补钾。 46小时无尿者与医师联系。5、密切观察病情,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 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作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 呕吐等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6、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臀红及逆行尿路感染。臀部发红时, 涂鞣酸软膏或鱼肝油保护皮肤。有渗出破损时,每日用烤灯照射臀部23次,并涂以鱼肝油,保 持臀部清洁、干燥。烤灯时注意避免烫伤。7、营养不良、长期腹泻患儿,一般情况较差,注意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8、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需要量调整速度,补钾 浓度以不超过0.3%为宜(250ml液体内加10%KCL7.5ml)。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部位有无 渗出、肿胀,有无寒战、发热、发绀等输液反应。9、患儿出院时,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内外感染,并注意腹部勿受寒。10、健康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食具应定时煮沸消毒,添加 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选择适当的断奶时机,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 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二、主要护理问题1、营养不足: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过多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腹泻、丢失营养过多摄入减少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腹泻刺激皮肤有关。4、潜在并发症:感染,与营养物质丢失过多至抵抗力低下有关。惊厥护理惊厥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尤为多见。为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性异常的一种症 状,病因繁多。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齐或暂停,可伴有发绀,双眼球固定或上翻, 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应分秒必争进行急救和 护理。护理措施:1、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平卧,即可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用拇指按压 人中穴或针刺人中穴,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工作。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食物或分泌物,惊厥时将纱布包绕压舌板置于上下齿间, 以防舌咬伤。窒息者行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吸痰。3、患儿未清醒前,予禁食,以免造成窒息,并加强口腔护理。4、减少刺激,病室应安静,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 柔,敏捷。5、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惊厥次数,发作时状态,惊厥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注意有无 多汗,易惊,发热,呕吐,腹泻,黄疸,皮疹等伴随症状,协助寻找惊厥病因。6、注意安全,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7、根据病因不同进行有关护理。高热引起的惊厥给予降温,止痉处理。颅压高的注意观察 瞳孔,呼吸情况,按医嘱给予脱水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低钙者注意喉痉挛,并准备好静脉注射 用的钙剂。小儿肺炎护理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见于冬春季及气温骤变时,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极少数可 以为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发绀等。患儿常有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肺炎可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等 并发症。一、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分室居住,对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要执行呼吸道隔离,住单间病房。3、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安静、舒适、定时通风(注意避免对流风),室温以18 20C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4、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 急性期经常拍背部,恢复期多抱起活动,促进分泌物排出,增加肺通气。5、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喂奶时抬高婴幼儿头部或抱起哺喂,并让患 儿间歇休息,无力吸吮者改用滴管喂养或鼻饲。6、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泡通气量,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给 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日2次,避免肺泡内水肿,必要使用吸痰器吸痰。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双吸气、点头样呼吸、呼吸暂停等,提示呼吸衰竭,应立即通知医师,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人工呼吸,备好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按医嘱使用人 工呼吸机。8、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及时通知医师,备好止惊剂及脱 水药。9、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憋喘加重、给氧及镇静剂不能改善,心率加快(婴幼儿每分钟 16018。次),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提示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置。用洋地黄制 剂时要注意严格要求时间给药,剂量一定准确,服药前数脉,儿童每分钟低于60次,婴幼儿每分 钟低于10。次时通知医师停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嗜睡、 乏力等。I。、高热患儿注意多饮水,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II、有缺氧表现时(呼吸促、口周发绀),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人情况用头罩或面罩给 予温湿化氧,氧浓度不宜超过40%。患儿喘憋重、烦躁不安时,可用镇静药物,使患儿休息,减 少氧耗量,并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12、肺炎患儿常需要从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由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注 意静脉补液速度宜慢,每分钟不超过68滴,防止肺气肿和心衰。13、健康教育: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合理喂养,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减衣服。二、主要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呼吸道炎症导致通气和换气障碍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3、体液不足:与体温升高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及摄入减少有关。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肺水肿致心脏负荷加重有关。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7厘米。早产儿各器官生理 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较高,需加强护理,应由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富有经验的护理人 员承担护理工作,做到精心护理,细致观察其细微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给予相应处理。护理措施:1、按新生儿护理要点护理,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动作轻柔。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早产儿室与新生儿室分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进早产儿室穿隔 离衣,戴口罩,护理每个患儿前后要洗手。3、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晨间护理时室温提高在2728摄 氏度,如患儿体重小于2000克或体温低于36摄氏度,应放于暖箱或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暖箱 温度按照日龄及不同体重的中性环境温度调节,暖箱湿度55565%。检查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受 凉机会。4、早产儿生后无呕吐者,应尽早哺喂。如无母乳喂养条件时,可选择质地柔软的小孔奶头喂 养母乳化奶粉,3小时喂1次。5、无吸吮能力和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喂养或鼻饲,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体重在1500 克以下者每2小时喂奶1次,并详细记录出入量。6、加强皮肤护理,体重在1。1500克的患儿,每日擦油浴1次,体重2000克以上者可 作水浴。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7、早产儿缺氧时,应及时给氧气吸入,氧浓度30%40%为宜,如果喂奶时发绀,可于喂奶 前后给予氧气吸入15分钟。8、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断脐带后,应保持安静4小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呼 吸道分泌物,每23小时更换体位1次,随时注意有无呕吐,以防窒息。9、经常巡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面色、反应能力、体温、呼吸、心率、哭声、皮肤有 无发绀、黄疸、出血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10、出院时向家属介绍喂养患儿方法及预防感染等知识。蓝光治疗护理蓝光治疗的目的是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中 排出,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如败血症、溶血症等)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1、准备用物:蓝光箱、蓝光毯、护眼罩、尿布、记录单。2、将蓝光箱内水盆中加入清水,接通电源。调节箱内温度至30 32C,相对湿度为50%, 调节上下灯管,使灯管至患儿的距离为30 50cm。3、测患儿生命体征1次,观察记录黄疸程度(包括黄染部位及胆红素值)。戴护眼罩,系 好尿布,裸体置于蓝光箱中。4、每2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根据胆红素数值决定总疗程时间。5、结束后测体重,沐浴,检查皮肤有无损伤及眼部感染情况,记录灯管照射时间。6、保证足够液体摄入,2次喂奶期间可喂水1次,不能经口喂养者要保证静脉输液量。7、若单面光照,每4小时改变体位1次;双面光照可以不翻身,但要注意骨突处皮肤受压 情况并给以积极处理。8、要正确记录蓝光灯使用时间,一般300个小时需要更换新灯管。使用中要注意灯管及反 射罩的清洁度,有灰尘遮挡会降低照射效果。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1) 监测生命体征;(2) 观察黄疸消退程度、胆红素值变化。(3) 有无呕吐与大小便情况(包括性质、次数和量)。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泻,如解深绿色稀便,泡沫多,小便深黄等,属于正常反应,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4) 皮肤有无皮疹和颜色改变;(5) 患儿的精神状态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