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讨材料1、应用技术本科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应用技术本科的培养特点是学生除了在理论上与普通本科基本相同外,更加强了实践和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很强的工程应用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上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设计和现代化管理,成为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培养一线工程师、高端应用技术人才”为办学特色。2、应用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间的区别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普通本科和应用技术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应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技术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技术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技术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用技术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尽管高职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应用技术本科出现以后,高职专科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应用技术本科有所分工。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应用技术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关于制定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研讨材料)为提高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现就我院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一、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规格标准和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起点,创新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于全面促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二、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按照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原则,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努力培养优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三、基本原则与要求1与时俱进,坚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要认真听取专业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以及毕业生的意见,开展市场调研,充分依托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一个或多个满足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借鉴国内外具有先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的高校做法,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与行业准入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同时,要积极使用与行业准入有关的教材.2整体优化,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认真研究和科学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内涵改革力度、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注重课程融合,不仅要有专业教育课程,还要开设博雅教育课程等,做到专业课程体现应用性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五个结合,即: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理顺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按照继承、摒弃、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改,合理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更新教学内容,要将新的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加强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综合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试方式,增加讨论课和自主学习型课程比例,促进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实施平时作业和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试方法。3注重应用,坚持能力培养不断线原则.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有效的“全过程,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课程开设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35,理工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40.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保证实验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中等标准,要有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要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拓展学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4以人为本,坚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培养方案应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智和潜力,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方案中可设置若干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各专业都要设置足够量的种类多样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进行选课。5服务社会,坚持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进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各专业要根据就业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设课程。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有利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本科人才的需要.(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实践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开设专业导论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业内涵、性质和特征,掌握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四、制定方法在制定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要求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也就是采用“倒推法”,即沿着企业(行业)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能力分析表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案草拟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路线进行.五、基本结构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划分为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一)专业方向:各专业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明确一个及以上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向。 (二)培养目标: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分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三)培养要求:包含四个方面:1。思想政治素质; 2。专业技能素质; 3.文化素质 ;4。身心素质。其中,专业技能素质要体现知识结构要求和能力结构要求。(四)能力分析表表一能力分析表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课程或实践1.基础素质与能力1。1政治素质1.2人文素质1。3分析运算能力1。4英语应用能力1。5计算机应用能力1。6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1.7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8身心素质2。专业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3.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4。专业基本技能5.职业资质证书证书名称培训机构缴纳费用发证单位(五)学制、学位与最低学分要求(六)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包含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含课程实验教学等内容,具体要求参见表二。表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实践教学项目学分周数安排学期实践方式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集中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集中(七)课程结构比例 表三课程结构比例课程类别学分学时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课程实验教学学时课程实习实训学时占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总 计(八)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表四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学时比例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训教学合计(九)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包含两方面: 1、主干学科;2、主要课程。 (十)相近专业:填写24个相近专业(十一)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表五教学时间安排总表学年学期项目一二三四合计12345678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总周数注:(十二)教学进程表。六、课程体系应用技术本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A)公共基础课模块、(B)专业基础课模块、(C)专业主干课模块、(D)专业方向课模块、(E)公共选修课模块、(F)拓展学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模块由教务处统一搭建,分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各专业要求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公共选修课模块分为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自然科学模块、身心素质模块、创业创新模块、继续学习课程模块。各类不同模块的课程中,各专业学生选修公共选修课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理工类学科专业学生选修文管经法类选修课学分不少于2学分,经管类学科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类选修课学分不少于2学分。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得选修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或相近的选修课,否则,所修学分无效;拓展学分模块分为技能训练模块、学术发展模块和辅修专业模块.要求各专业学生必修学分不低于2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4学分,总共不低于6学分。拓展学分模块学分不计入总学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全校课程按考试方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每学期一般不超过4门(不含体育课)。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8(平台由教务处统一搭建);专业基础课30;专业课(含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25;公共选修课7(平台由教务处统一搭建)。表六经管类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开设学期学分周课时授课时间分配实习实训考核方式合计其中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公 共 基 础 课12100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3342426考查1210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342426考试1210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224248考查12100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606036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