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导则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XX行政辖区内县级以上的开发区、工业园 区及其新改扩建区等区域范围的整体安全预评价。主要适用于区 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工业园区规划或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评 价,评价结论可用作单个项目告知承诺依据。本导则规定了区域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 等基本要求。本导则不适用、不替代矿山、金属冶炼和用于生产、储 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6.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安监总 局令 36 号,77 号修订)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 号)8.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1924号)9.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 革的指导意见(x政办发201876号)3 术语和定义3.1 区域 可整体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理的范围,包括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园区等。3.2 风险 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 可能性x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 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 失的严重程度。3.3 区域危险源 区域内可在一定面积范围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 (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4 安全评价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 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 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 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 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3.5区域风险辨识 根据园区规划或设计文件,识别区域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 其分布和风险特性的过程。3.6区域风险分析在区域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区域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损 失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分级,结合园区环境因素及 管理体系衡量区域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3.7 区域风险信息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类型、位置分布,危险源风险大小、等 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8为拟建园区或区域内待建工程项目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 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 位置。3.9功能分区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 互联系的有机整体。3.10安全距离 各设施之间为确保安全需设置的最小距离,如防火、防撞 防滑坡距离等。4 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评价程序 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程序包括(附录 A):(1)前期准备;(2)区域风险辨识与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划分评价单元;(4)选择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6)提出区域安全保障措施及建议;(7)做出区域评价结论;(8)编制区域安全预评价报告。5 区域性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内容5.1 前期准备5.1.1 资料收集(1)明确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对象。(2)根据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安全预评价的需要 收集国家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3)收集并且分析区域性建设项目的基础资料,包括以下 资料:a. 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发展规划、功能区划分、企业分 布、园区内部道路交通、人口密度分布、上下游产品及园区内企 业的上下衔接关系。b. 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外部防护目标(含重要目标和敏 感场所)及人员分布情况。c. 自然条件: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水文、地质、气象等 自然条件。d. 调查入驻园区企业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情况,调查各企业涉及剧毒化学品的 生产、使用情况,形成清单。调查重点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分布、 储存能力、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工艺连 锁、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管理制 度、卫生防护距离以及安全标准化或者其他类型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达标情况等概况。e. 公用工程设施: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内的控制中心、 供水、消防、供电、供气、供汽、危险废物处理、地下管廊等公 用工程设施。f. 人员密集公共场所: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内人员密集 的公共场所,如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 务设施;商业设施、商务设施、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等商业服务业 设施。g. 安全管理机构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调查区域性工程建设 项目对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应急救援体系设置;日常 安全管理工作。5.1.2 建设项目周边调查 对区域性建设项目进行预评价之前,需要对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地震 情况、园区规划、交通条件等方面。(2)区域性建设项目周边调查应该包括评价对象周边相邻 区域、场所、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和性质、用途、建筑物之间 距离,以及评价对象对周边相邻区域的影响。5.2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5.2.1 辨识目的(1)清晰辩识整个区域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 险、有害因素的种类与数量。(2)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量,或者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 大小。(3)根据区域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明确评价区域 内可能存在的风险,确认主要事故类型的发生条件和影响范围, 为后续的区域风险分布与等级评估提供计算依据。(4)为安全信息平台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信息,提供危险 预警与应急处置的综合管理辅助。5.2.2 区域性建设项目选址5.2.2.1 区域性建设项目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 城镇 (乡) 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5.2.2.2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 交通运输、动力公 用设施、 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园区 用地同时选择。5.2.2.3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 应位于城镇、相邻 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 段,并应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5.2.2.4 园区选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 和水文地质条件。5.2.2.5 园区选址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 尽量避开自然地 形复杂、 自然坡度大的地段,应避免将盆地、积水洼地作为厂 址。5.2.2.6 园区选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选址不可避免不受洪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时,必须采取 防洪、排涝措施;b. 凡受江、河或山洪威胁的工业企业,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的有关规定。5.2.2.7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a. 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高于7度的地震区;b.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c. 采矿陷落(错动)区地表界限内;d. 爆破危险界限内;e.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f. 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区;g. 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 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h. 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 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i. 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 段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段;j.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k. 受湖涌危害的地区。5.2.3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区域安全预评价注重整体风险受控程度,分析区域危险源构 成及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依照事故发生机制,重点是危险物质与 失控能量。按此原则,危险、有害因素按如下分类:(1)能量失控因素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 能量源,它们运转时往往产生或供给很高的能量,如变电所、供 热锅炉、起重机械、提升装置、放热反应的工艺装置、压力容器 等。区域安全分析应充分辨识高强度能量源失控条件,评价其意 外释放因素及可能影响范围等。(2)危险物质 危险物质分为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大 类。前者泛指能够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 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燃化合物、自 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和混合危险性物质 8 类。后者系指直接加 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相 关工贸企业若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仍需辨识与分析危险、 有害因素。5.3评价单元划分5.3.1 区域内评价单元划分结合园区实际,评价单元可按照以下方式划分:选址和外部 安全防护距离单元;功能区划分安全性单元;区域总平面布置单 元;区域风险辨识单元;区域性事故后果单元;危险物质运输安 全单元;园区安全管理单元;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单元;其他所需 单元。5.3.2 针对不同的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也可结合项目自身 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5.4 评价方法的选取5.4.1 结合区域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根据评 价目的以及评价单元的特点,选取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定量 评价方法,对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 的可能性和及其严重后果进行评价。5.4.2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选取的定性或 定量评价方法以现场勘探的结果为依据,可参考类比对象的实际 状况对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5.4.3可选的评价方法包括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 (ET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预先危险分析(PHA)、 安全检查表(SCL)、危险指数法(RR)、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法(LEC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F&EI)、蒙德法(ICI MOND )、 池火灾模型、蒸汽云爆炸模型等。5.5 安全对策建议根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结果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保障区域性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或者实施后能够安全运行,应当从 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 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 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5.6 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当简单扼要,给出区域性建设项目在评价时的条 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明 确区域性建设项目重点防控区域;列出重点防控目标;给出危险、 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 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确定区域性建设 项目在采取关键性安全措施后的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受控过程;在 评价结论中应当明确和区域性产业结构布局不符、超出区域性安 全容量的建设项目类型。5.7企业风险告知承诺 针对非高危企业中的高危生产区域,采用风险告知承诺制, 企业风险告知表见附录B,企业风险控制承诺书见附录C。6 区域性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6.1区域性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总体要求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区域性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过程的 具体体现,是评价对象在建设过程中或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指 导文件。安全预评价报告文字应简洁、准确,可同时采用图表和 照片,以使评价过程和结论清楚、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6.2 基本内容6.2.1 评价目的。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