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2009浙江高考)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1.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2009江苏高考)读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 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 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 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 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 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4.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 增加区内降水量C. 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 增加地下水储量5.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 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 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 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 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原创题)中新社哥本哈根2009年12月19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十九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据此回答69题。6.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 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 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C. 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 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7.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上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B. 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使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 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8. 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的是()A. 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 D.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9.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A. 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 D.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改编题)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C.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11. 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 青海省 B. 四川省C. 广东省 D. 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14题。材料一 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材料二 全国酸雨分布图。 12. 材料一中所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A. 上海 B. 河南 C. 河北 D. 山东13. 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B.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环保化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D.会导致企业恶性竞争14. 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降水较多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A. B. C. D. (2009江苏高考)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5、16题。15. 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16. 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 缓解土地荒漠化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 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A. 土壤更肥沃 B. 热量更丰富C. 地形更平坦 D. 水源更充足18.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A. 年总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减少C. 年降水量减少 D. 自然灾害增多二、综合题(共28分)19. 山西省交城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图表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无沼气的温室有沼气的温室增产或节约蔬菜产值5 8008 0002 200燃煤用电1400140有机配件投入3500350化肥投入360100260农药投入300100200饲料投入750060001500总计/4650(1)将大量粪水排入河流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主要是()(2分)A. 中毒死亡 B. 缺氧死亡C. 缺食物死亡 D. 因寄生虫太多而死亡(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按形成和来源看属 能源,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来看属 能源。(3分)(3)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有 。(4分)(4)安定村的蔬菜投放市场后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 。(5分)2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新华网2008年7月14日电武汉市近日向社会公布,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8个村被评为武汉市首批生态村。据介绍,这些村历来重视环保,倡导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材料二 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 (1)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的方框中。(4分)a. 科教b. 景区资源与环境c. 经济d. 人口(2)“农家乐”模式是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4分)(3)“农家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与解析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 B2. A【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而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A、D两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使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差变小,气压差变小,洋流减缓;气候变暖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但并不能造成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性天气现象增多,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气温升高,预示着积温增加,我国的自然带分布会北移。第2题,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加植被对温室气体的吸收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有: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森林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等。采用节水措施与抑制全球变暖无关。14. A【解析】我国的重度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这与这一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盆地地形不利污染物的扩散以及降水较多有利于酸性气体与水汽结合有关。15. B16. 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举措的认识和理解。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依旧乃至更为严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极大优越性。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17. B18. D【解析】从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1月份2C等温线北移,这说明该地气候变暖,使得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变得丰富,但温度的上升可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增加。19. (1)B(2)甲烷太阳辐射二次(3)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蔬菜产量(4)安定村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很少,是一种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解析】本题以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评判能力及对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使用沼气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第(1)题,考查了农业污染现象中有机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第(2)题,考查资源开发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科教事业发展从而提高人口科学素质;第(2)题,“农家乐”模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并且通过“农家乐”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第(3)题,“农家乐”实际上是发展旅游业,可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就业等作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