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分析与设计ver. 2.0分析与设计说明第一部分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 分析与设计说明目 录1概述31.1编制原则和主要思路31.2结合新计费帐务体制和规范V1.042系统功能的扩充和改进72.1电信新业务发展72.2对经营分析的支持82.3统一接口的设计92.4对规范V1.0部分功能的改进完善113系统规模和性能的考虑134设计任务范围134.1系统实现目标144.2设计工作目标144.3设计结果的表示184.3.1结构化设计表示194.3.2面向对象设计表示195分析设计方法195.1分析设计使用的方法195.1.1方法的选用195.1.2项目特点205.1.3方法的选择205.2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215.2.1需求调查报告的整理215.2.2系统边界的划定215.2.3功能的分析215.2.4实体-关系分析225.2.5控制分析225.2.6数据库表设计235.2.7系统功能设计235.2.8审核和测试246设计文档说明256.1设计文档的结构256.2各文档之间的关系266.3设计文档与需求分析的关系276.4设计文档内容使用和执行要求说明277各开发单位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工作297.1研究设计文档297.2组织实施系统详细设计和开发29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分析与设计(V2.0)说明1 概述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简称:本地计费帐务系统)是中国电信业务支撑的关键应用系统之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话费纠纷、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为保证中国电信作为一个跨地域公司运行的可靠性和整体性,对本地计费帐务系统的改造工作提出了统一需求、统一设计、统一检测、分省实施的改造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在1999年组织了统一设计组,在计费帐务系统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及计费帐务系统技术支撑中心的配合下实施统一需求和统一设计的工作,在1999年6月完成了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分析与设计V1.0(以下简称规范V1.0)的编写工作。作为本地网集中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本地网陆续都选用符合V1.0规范要求的本地计费帐务系统产品进行了升版改造工作。集团公司在2002年12月组织了对整项工程实施进度的检查工作,并调研了计费帐务系统改造后的运作和使用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对如何发挥新计费帐务系统的作用和潜力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也了解到规范V1.0应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电信集团广州研发中心自2002年接受电信总局委托进行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分析与设计V2.0的调研和设计工作以来,对部分省市本地网进行了一定的业务调研工作,逐步开始组织新规范编写。结合电信市场发展需求和在本地计费帐务系统研发和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在规范V1.0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改和扩充,于2003年6月完成了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分析与设计V2.0的全部分析设计和文档编写工作。1.1 编制原则和主要思路规范V1.0在总体设计思路、业务模型规划、数据标识统一和适应新帐务体制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各本地网集中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于使用中暴露的一些不足和目前新的市场环境、电信业务的发展变化,则需要在规范V2.0中进行完善提高和进一步体现。编制上主要考虑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和思路: 规范V2.0对于前一版中主要有特色和优秀的设计思想内容采取了继承吸收的原则,并适当参照新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改进,但考虑适应新业务发展需要,对原业务模型需要进行适当改进; 从今后升版改造的延续性和可移植角度出发,对规范V1.0进行的结构修改和流程修改时不对主要部分做完全重构性改动,以分拆、合并和扩充性调整为主; 明确了计费帐务系统在新的业务支撑环境中的职能定位和与其它系统关系; 考虑越来越多接口系统、外挂系统、代理商与合作伙伴支撑,以及营销与渠道管理支撑等外部需要,对上一版设计较为薄弱的接口设计部分进行改进加强,强调规范化和一致性,统一接口模型; 规范V1.0中部分数据量增长快和部分性能瓶颈较为明显,需要从结构和方法上进行调整; 新业务增加较快,流程差异较大,需要引入嵌入式功能设计方法,有效扩展系统功能,提高适应性; 考虑支撑经营分析和渠道建设的数据需求,在系统总体结构上进行改进,剥离出独立的业务数据支撑层概念,提出统计基表的设计,可以此为基础扩展为专项统计数据集,与接口设计配合来对外系统提供业务数据支持; 新规范仍然以提供指导性设计建设依据为主要目标,具有一定强制性,实际系统建设过程中可在许可范围内根据需要对规范进行实例化和扩充调整,以适应各本地网的不同需求发展水平。 由于各地网间结算系统的建设启用,原本地网计费帐务系统中的结算功能将转移到结算系统完成,因此规范V2.0中对结算部分设计不再扩充修改,仅保留原设计,供有特殊需要的本地网参考。本次本地计费帐务系统分析设计工作同规范V1.0版本相比强调了以下方面:1.2 结合新计费帐务体制和规范V1.01. 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对系统的要求新系统规范对以下几种环境变化影响作了设计上的考虑:a) 外部环境电信的南北拆分,使中国电信的本地计费帐务系统的建设,不但要满足南方21省作为原有本地运营者(ILEC)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在北方十省作为竞争性本地运营者(CLEC)应该建立怎样的本地计费帐务系统支持中国电信北方公司的运营。在外部市场方面,中国电信不仅面临网通在南方的渗透,还直接面临着移动和联通的替代性竞争。原有的系统只是位于生产层面,没有真正起到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作用。系统对合作伙伴(例如:互联星空)和各个代理点(长话代理)的支持没有进行考虑,在向这些新型的商业模式转换过程中,系统难以进行扩展和提供有效的支持。新系统规范将对数据业务、卡类及智能网等业务处理、代理商与合作伙伴支撑、渠道管理等方面提供较灵活的业务支撑模式,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旧系统由于出版时间和当时市场格局等因素,对这些方面的支持考虑较少,不利于开展上述业务,不能有效适应这类变化。b) 内部运作管理中国电信在海外上市,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计费帐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市值。中国电信内部正在进行流程重组(BPR)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计费帐务系统涵盖了用户资料和费用等敏感数据处理的全流程,从保证准确性、减少投诉、提高运作管理水平来看,必须要明确全程审核校验的操作要求。在帐务系统中加强审核校验,界定相关系统的关系和接口界面,这些将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规范V2.0在这些方面继续完善了方式和标准的规定。规范V1.0中对此有一定的具体设计规定,但各本地网的实际应用来看方式不统一,效果不一致。c) 网络技术和业务发展NGN/3G等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业务模式较目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基于内容、流量、第三方服务、虚拟运营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用户的自服务(Self-Service)的出现,对本地计费帐务系统的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电信多元化新业务、新服务的出现,使得原来的设计不能充分满足新业务开发的需要,尤其是一些业务流程与原设计有冲突的服务无法开展或较难开展,例如:合作伙伴的代收费的违约金的收取,业务费用的分成、银行代办费用的结算和实时计费帐务业务的即时结算等。另外在普遍利用银行和社会代办点收费的模式下,系统的安全机制必须进行充分的考虑。新系统针对这种业务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较多考虑,设计实现方面也考虑了对规范V1.0的继承性,以及工程实施上歌接升级的简便性。除继续保留原综合业务支撑、提供客户化服务等特色外,增加了较为灵活的嵌入业务模块设计,方便新业务增加,并对融入系统整体数据统计进行了设计考虑,满足电信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各地综合电信业务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2. 新的支撑系统定位和系统关系a) 各支撑系统间的关系:主要是与综合业务系统、客服系统的关系,目前电总正在制定综合业务系统和客服系统的规范,目前分散在各系统的一些业务性功能今后可能会主要集中到综合业务系统,比如部分销帐前台业务,客服系统主要作为一种渠道存在,帐务系统则以提供数据和应用服务的支撑为主,在此之上是各类经营分析、增值服务系统。b) 帐务系统定位:计费帐务系统今后是业务数据提供的核心系统之一,电信主要的业务量数据需要由计费帐务系统提供,同时包括各种类型费用回收服务、欠费管理等传统功能。另一方面计费帐务系统仍然是面向生产和数据的系统,不应承担过多的直接经营分析功能,今后的发展应更倾向于综合生产和数据支撑中心的概念。规范V2.0针对这种发展动向在系统业务资料模型、对外接口管理、数据支撑等方面的设计上有所体现。3. 理顺生产组织流程和发挥系统潜力电信业务种类繁多,计费帐务处理环节复杂,经过本地网集中管理的调整过程和计费帐务系统的升版改造,各个本地网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不论是规范V1.0还是规范V2.0,都强调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指导思想,从管理模式出发,理顺计费帐务生产组织机制的关系,明确岗位、工位的设置,强化授权管理、闭环管理等手段,以现代技术手段和新型的管理思想相结合,建立本地计费帐务生产新的目标管理体系。在规范V2.0中更加侧重在如何组织好生产管理流程,更好的发挥新系统的作用上。从对目前版本的计费帐务系统使用的调研情况来看,计费帐务的生产压力仍然很重,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三点:一、很多地方的计费帐务生产人员也是其它支撑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职能重叠,工作繁重,比较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组织保证上不够;二、目前在业务系统不够规范和完善的情况下,基本业务资料的问题较多,而计费帐务系统由于涉及准确计费,是对资料非常敏感的系统,为保证计费生产准确性,需要在每个出帐周期内单方面进行大量的资料审核和业务校验工作,压力较大;三、计费帐务直接承担了较多经营分析方面的工作,包括数据提供和直接报表生成。从理论上讲面向生产和面向分析的系统在设计方法上存在固有矛盾,二者难以同时满足,这也是原有系统结构无法很好的同时支持生产需求和经营分析需求的原因。在各地经营分析系统建设完善之前,计费帐务系统仍然要不可避免的承担部分经营分析支撑的职责,在经营分析系统建设完成后,计费帐务系统应主要承担数据支撑的职责。要充分发挥新计费帐务系统的作用,必须在理顺生产管理流程和搞好其它系统建设的同时,从人员组织、审核校验、对外数据和报表支撑方面考虑进行改进和提高,后两点是可以从系统设计角度着重考虑的焦点。4. 计费帐务体制的变化考虑按照信息产业部技术规定中国电信计费帐务体制标准,计费帐务体制的采用中央、省、本地网三级模式建设,本规范原则上适用于其中本地计费帐务中心的要求,系统的设置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与省级电信计费结算中心(如省级长途计费中心、省级智能网中心等)相配合,能够适应将来多个电信企业间的计费结算体系(如联通、移动等),计费帐务体制的灵活适应性较强。实际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部分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了省集中计费帐务处理的模式,本地网不再保留主要计费帐务功能,目前这类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今后在各省的计费改造工作方面,仍然有可能出现其它集中方式,比如建立大区中心(界于省和本地网之间)系统,考虑各省规模和业务管理特点,规范V2.0所定义的计费帐务系统必须要能适应这种规模和管理模式上的变化,为各省的后续改造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和标准,这一点在新规范中也会从数据管理、功能分布、管理流程设计上得到具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