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一教学背景学段:高一下学期1. 学科:语文课时:12.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诵读诗歌,独立完成课前预习案。(2)查阅资料,了解文革时中国的国情。教师准备:(1)搜索朦胧派诗歌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着一诗派有深入的了解。(2)搜索相关视频,让学生欣赏名家的诵读。(3)搜索意象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分析诗歌。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诗朦胧诗的特点;1.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通过意象把握作者对祖父的感情。2. 注重学生的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感情。三教材分析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在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共分四节。第一节,诗人通过了一系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以及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祖国所受的苦难。作者反复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第二节,在这一节里,“贫穷”“悲哀”“希望”等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第三节,写的是现在。诗人再次排列出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意象,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等等,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第四节,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最后,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终篇。教学难重点:1、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掌握诗歌诵读的技巧2、学会通过意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放视频,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NDkzNDk4MjU.html(一)导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如此情真意切,让我们感到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二)教学目标(让一名学生大声的读出本节课目标)(三)作者介绍1、舒婷2、朦胧诗(四)诵读诗歌本诗分为四节,分别找四个同学诵读这四节,每个学生读完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评论。老师针对四个同学诵读的状况给予总结性的评价。通过这一环节,把学生们的参与意识点燃,学生能很活跃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大胆发言,畅所欲言。(五)播放名家诵读(六)学生听完名家诵读之后,都激情澎湃,于是我索性让他们也带着感情尝试着诵读,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七)在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怎样能把诗歌读的更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1:用情生2:感情饱满,语速要慢生3:注意升降和重读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板书到黑板上,并展示诵读的技巧学生在了解诵读技巧之后,尝试着再次诵读。(八)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在抒情时都不会空泛的抒发,都是通过某些方法表达出来的,本诗是通过意象来传达感情的。介绍意象和意境。(九)教师展示问题:“诗歌第一节,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他们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很快找到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感情:低沉、忧伤我进一步问学生如何总结出的感情。学生提到意象的修饰语,此时我点到诗歌的写作年代,并交代写作背景,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些意象的含义,进而感受到作者对于百废待兴的祖国的失望以及在失望中透露的殷切的希望。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我让学生用读的方式把感情传达出来。第一个学生把意象的修饰语重读了,第二个学生又重读了“蜗行”“摸索”“深深”三个词语,但对最后一行“祖国呵!”三个字两位同学都用了声调。在学生点评环节,他俩的诵读得到同学的肯定,我一再追问其他同学也没有提出不同看法。此时我很想再引导学生使之更准确一些,但转念一想还是把探究权留给学生吧,于是我让学生分析诗歌第三节,力图通过一三节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初步设计是让学生按照次序一节一节的分析,但当时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临时给变了设计)第三节学生们毫不费力地找到“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放在一起组成了新生的希望,所以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一节的感情是喜悦的、振奋的。当我问到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时,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读!”我接着问:“有没有想尝试一下的同学?”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分别读了这一节,三个同学的诵读可以说把舒婷对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欣慰传达了出来,对“祖国呵!”三个字的处理基本相同,以升调形式读出诗歌的高昂情调。得到其他同学认可之后,我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于是我又提出第一节的这三个字“祖国呵!”,有了第三节的对比学生们很快找到了不同之处,感觉到应该用降调来诵读。我让学生们先自读了一三两节,学生们都一致认为第一节结尾用降调才能把诗人对祖国贫穷落后的悲痛表达出来。这是我有给学生看了六七十年代做过的现状。nqiu.com/photo/2011-04/1621065.html有了一三节的分析,我索性把二四节的分析放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二四节意象和情感的把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代表的方式,通过诵读来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组员的帮助下认真地完善诵读,再一一展示给全班同学。当有的同学读到“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时,很多同学小声地附和,学生们已赞同并融入到其中。在这时我又给学生看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大成就,以增强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在这节课最后我让学生推举一个男同学和一女同学以前三节分读,第四节合读的形式结束。(我在百度中给学生找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给两位学生配乐)(十)课堂延伸“我”和祖国荣辱与共,“我”愿为她现出一切。人和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的,那怎样算爱国,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学生畅所欲言:生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生3:从自身的素养做起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展示关于爱国的真正内容。apter/76839/973249.html(十一)课外拓展快下课时,我又通过百度找到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们不自觉的齐读了起来,他们读得很投入、很深情,我想这堂诵读课是有成效的。六教学反思这堂课我想通过诵读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诗歌、品诗歌,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利用百度的有利资源给学生展示有关知识,像舒婷的介绍、朦胧诗派的介绍,还有视频、图片等等,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那时的生活现状,感受作者深厚的感情。学生对祖国有了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爱国情感的培养。这堂课也有不足,诵读的意识在过程中有所体现,但还是不够广泛,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让所有学生都加入到诵读中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