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新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三章13.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安校胜 沧州市献县第二中学教材分析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两个性质是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同时,线段垂直平分线是一条重要的轨迹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到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条线上实际包含了满足条件的所有点,这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并能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线段相等,这为两个性质的证明提供了基础保证上一课时刚刚学习了轴对称的性质,对线段垂直平分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过程与方法:1.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能力2.通过理解老师的分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通过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几何推理的严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2.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运用难点:性质2的证明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情景引入(约2分钟)在106国道某段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为了便于两厂的工人看病,市政府计划在公路边上修建一所医院,使得两个工厂的工人都没意见,问医院的院址应选在何处?由教师用课件投影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要求学生能解答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受几何应用美 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二:探究性质1(10分钟)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1、P2、P3到点A与点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 =CB,点P 在l 上求证:PA =PB证明:lAB, PCA =PCB=90在PCA和PCB中 PCA PCB(SAS) PA =PB性质1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PC垂直平分AB(CA =CB,PCAB), PA =PB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并提出问题先让学生量一下并猜想P1A与P1B的数量关系,再量一下并猜想P2A与P2B及P3A与P3B的数量关系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的发现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把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进一步完善,用多媒体展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在此基础上把这一命题转化成几何上的证明题(这一步老师亲自完成,学生完成有困难)老师巡视并找1个学生的证明过程用多媒体展台展示给学生,并根据证明过程全体师生进行分析指正证明完成后,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应用时的符号语言(即解题时的书写步骤),并强调学生注意探究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分组讨论完成,但讨论时间不易过长,如果学生不能准确的归纳,老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把证明过程规范的写在一张白纸上,以备老师展示来用根据老师展示的某学生的证明过程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全体学生指正证明过程后,针对自己的证明过程查找不足,以后改正通过观察、猜想、归纳并验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猜想及归纳能力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成几何证明过程是个难点,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所以这一过程由老师完成证明这一性质并不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完后可以用展台展示多少有点问题的证明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学会严密的证明方法活动三:性质1的应用(9分钟)例1:如图,在ABC中,已知AC=27,DE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CE的周长等于50,求BC的长. 解:DE垂直平分AB,AE=BEBE+EC+BC=50,AE+EC+BC=50即AC+BC=50又AC=27,BC=23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1)已知中“DE垂直平分AB”这个条件能想到哪个重要定理:(2)用上这个定理后能增加什么条件?(3)你会写出应用这个定理的步骤吗?回答完这些问题后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完成解答,老师用展台展示一个学生的解答过程,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分析解答过程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独立完成解答并积极争取在展台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积极配合老师分析展示解答过程的问题这是本节的重点几何上对于一个重要定理应要求学生能在特定的图形和条件下想得到用这个重点定理,知道应用定理可以增加怎样的条件,做到解答过程中准确写出步骤这一活动就是围绕这样的目的开展的活动四:探究性质2(12分钟)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B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呢?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求证: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过点P作PCAB于CPCA=PCB=90在RtPAC和RtPBC中; RtPACRtPBC(HL) AC=BC即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总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PA =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从上面两个结论可以看出:在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l的点与A、B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l上,所以直线l可以看成与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大胆猜想点B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老师直接把命题转化成几何的证明题形式;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证明方法:(1)我们不能同时把“在”、“垂直”和“平分”问题解决,那么我们先解决“在”和“垂直”的问题,引导学生添辅助线(2)引导学生怎样解决“平分”的问题(3)怎样证明AC=BC呢?展台展示一名学生的证明过程,并与全体学生分析解答过程中的得与失性质2及最后的结论由老师来归纳总结,不安排学生活动但在符号语言的表示过程中应强调结论不能说成 “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学生大胆猜想点B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1)并由小组中的发言人回答老师的问题问题(2)、(3)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积极配合老师分析展台展示的证明过程中的得失这是本节的难点,“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太抽象,既看不到又不好解决“在”的问题所以设计了3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先解决“在”和“垂直”的问题,这样也就自然引出了添辅助线及怎样添辅助线问题(2)与问题(3)难点并不高,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性质2及“直线l可以看成与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用处,但理解难度过高,不是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直接归纳强调符号语言表示性质2是由于很多不理解的学生会出现错误,同时又能让学生体会证明的严密性活动五:性质2的应用(8分钟)例2:如图,AB =AC,MB =MC直线AM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吗?并说明理由 解:是证明:AB =AC,点A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MB =MC,点M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M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1)结合图形分析“AB =AC”这个条件可以用哪个重要定理,结论是什么?怎么写过程?(2)结合图形分析“MB =MC”可以用哪个重要定理,结论是什么?怎么写过程?(3)你能写出解答过程了吗?老师巡视并展示1名学生的解答,与全体学生一起分析独立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解决完问题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解答过程积极争取展示机会这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设计3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这个重点定理,并指导学生几何问题的分析方法,这就相当一个示范,学生在模仿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全体师生分析可以更好的规范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活动六:解决问题(2分钟)在106国道某段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为了便于两厂的工人看病,市政府计划在公路边上修建一所医院,使得两个工厂的工人都没意见,问医院的院址应选在何处?只要求学生知道建在什么位置,不要求学生学会作图设计这一节课教学的结束语“你们知道医院应选在图上什么位置,但你能用尺规作图在图中准确的作出这个位置吗?我们下一节来解决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这既是与开篇时的呼应又为下一节的学习埋下了伏笔,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去学下一节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七:感想与收获(2分钟)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6、9题 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回答收获积极回答自己的感受及收获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重点板书设计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PC垂直平分AB(CA =CB,PCAB), PA =PB性质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PA =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有几个特色:每个活动都能至少针对一个教学目标,各活动衔接自然活动一与活动六前后呼应,活动六又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为了方便老师掌控课堂节奏,每个活动都预设了时间,防止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活动中展台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严密性,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新教材新增了“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基本尺规作图内容,但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已经很多,安排在下一课时完成教学前应先对学生合理分组,日常教学中经常对学生作相应训练,否则学生活动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反而影响教学效果第 5 页 共 5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