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德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于细微处见精神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过去的一年,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在座的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从常规治理到开展评价,从德育工程到德育文化,都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究,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学校正各位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激! 德育研讨会,今年是第二届,这是一个大家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能够分享同伴们的教育成果,能够商讨我们德育教育的对策。今天的德育研讨会,先是有曾校长的主题报告,接着是一线班主任们精彩的教育故事。在这些植根于学校德育文化土壤中的鲜活的教育故事中,是最为真切的教育实践,是最有效果的教育艺术,他们把学生当作本人的知心朋友,用一颗颗诚挚的心给予学生以关爱和协助;他们把教育理想作为本人最美妙的人生追求,培桃育李,乐在其中。我们听到的是他们施爱于教的故事,我们感遭到的是他们立德于教的襟怀。在开会之前,我认真拜读了五十一位老师的教育故事,今天再一次倾听了部分老师的真情讲述,感触特别多,在这里,我谈三点感想。 第一:积极进取的苦乐观。可能没有班主任的心中没有一个“苦”字,但在每一个教育故事中又都有着一个“乐”字。这种“苦”“乐”的矛盾与统一,让我感触良多。 翻开我们这次的德育论文集,将“苦”“乐”写进故事的还真不少:周静老师在悲欢离合皆有滋味中说“既然做老师就要学会吃苦,学会在苦中挖掘出自强的营养,这正如从苦瓜中汲取败火的成分,从苦水中得到解渴的因子,如此,就能感悟到更美的生活真实,更多的人生奇异,从而找到一种性格的平和,意志的坚强。” 谭伶老师在她的爱是一种痛并欢乐的感受中说,“我和小孩们之间还有着许多或是欢乐或是痛苦的回忆,尽管有特别屡次想要放弃,但最后我依然践行着本人的教育格言“不抛弃,不放弃”,尽情的享受着这种痛并欢乐的感受, 努力的探寻着一条更合适我们的道路。”李群玉老师在她的别样的幸福中说“学生用他们一生中最美妙的光阴陪伴你,对我们来说,这本身确实是特别幸福的了。他们惹了你生气,不久就会向你认错;他们看见你大发雷霆,会内疚自责;他们看见你欢乐喜悦,会笑逐颜开。你能参与他们的成长,这确实是一种收获的幸福。” 这些话,朴实而具有哲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在他看来,人生最苦的不是“贫”,不是“失意”,不是“老”和“死”,他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同时,他又说“翻过来看,什么事最欢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能够言语描述。责任越严重,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欢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明白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明白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兴趣。”我想,我们的老师们,为什么能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悟出这么有哲理的苦乐观,除了责任,依然责任。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从苦中得到了人生的大乐。 第二:无私奉献的情怀。 在商品经济时代,有人认为“奉献”是一个过时的名词,甚至有人认为,在这么一个时代,一个领导还要求他的员工“奉献”,这是一种蒙骗甚至是一种巧妙的剥夺。事实上这是一种偏颇的认识。我们必须看到,以往的道德论认为,道德的根本点是义务、奉献,是以对社会或对别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是只讲克已奉公,不求报答。这种义利对立观念,在现代,逐步被市场经济道德观所取代:道德并不仅是利已性,而且还有利他性的一面,是自利利他的行为。 我们说,奉献是有不同的视角和层次的。有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也有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还有基于朴素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奉献精神。奉献既能够表如今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大方赴义,也融会和浸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因而,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确实是一种奉献,是一种造福社会和人民的崇高奉献。 在我们这次所征集的教育故事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奉献的故事,都是一首无私奉献的赞歌。 胡烨老师在让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中说“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宏大的差距,只有靠我们的智慧来弥补,只有让我们的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好的引路人。” 廖志红老师在她的让厌学的他的拥有一份自尊中说“我不明白他以后的学业成绩能有多大的提高,作为班主任,我不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在学校,事实上学生能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应该是学会为人处世,有正确的选项非观、于人于己的责任心。” 张维林老师在她的家校联络本里的微观世界里说,“每颗心都是一块土壤,都渴望获得阳光雨露的滋养,都希望这块土壤上能够鸟语花香。我感受本人确实是耕耘其间的一介园丁,在以卑微的姿势和执着的信念等待丰收的时刻。”程慧老师在她的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教育中说“关于他的教育还在进展当中,也不明白将来的他会怎么样,但我会用我的心去关注他的成长。特别多时候,积极负责的老师们,关注的大多是学生的成绩,可小孩尚且稚嫩却过早复杂和沉重的心不能忽略啊!假如老师、父母能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心事,安抚一颗无助的心。引导他,协助他,家校携手,那么,我们就能点亮小孩心中亮堂的灯。照亮小孩前行的路。”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诚的情感。这是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一颗颗滚烫的心。这源于职业的坚守,这源于奉献的精神。在西方,新教徒把这称作天职,他们认为不用去修道禁欲主义那超越尘世的道德,应该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于他的义务,这是上帝所接受唯一生活方式,是实现上帝所赋与他的使命。我们只是一名一般的人民老师,我们只是一名一般的班主任,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可能也没有突出的才能和深远的思想,但我们所承担的却是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唤醒人性、塑造灵魂的使命。有了如此的职业追求,我们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底,我们就有了无私奉献的人生。 第三:执着的事业心。 前面说到“职业”,这里说到“事业”,关于“职业”与“事业”,特别多语文老师可能会记起这么一则作文材料:有人曾咨询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同样一份工作,三种截然不同的答复,结果自然也不同,后来前两个人不断都是一般的砌砖工人,生活情况也不断未曾有大的改变,他们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养家糊口,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大师。这里告诉我们的确实是“职业”与“事业”的差异: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予,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的和追求目的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在我们的教育叙事中,我读到的故事,充盈着使命的驱动、心灵的呼唤、人性的关心。 不管是罗晓娟老师对学生自我教育才能的培养,依然唐涌华老师关于培养积极心理的个案研究;不管是刘干华老师在拐弯处对叛逆男孩的耐心等待,依然曾睿老师在灯火阑珊处的翘首期盼;不管是谢立红老师对学生自尊的细心呵护,依然唐婧老师那正在行进中的故事。我所感受的,是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 探究这种事业心的来源,我想,无外乎两点:一是乐业,一是制造。 乐业意味着对本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喜”和“爱”的情感。“优秀”、“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由于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受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完毕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老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老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老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有人说,老师职业是充满制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老师职业是能够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能够让老师本人有所作为的职业。这种有所作为,要求我们实现以下几点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制造探究转变,在制造中探究,在批判性中考虑;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将来转变,立足传承,研究将来。 面对这么多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我深知本人这份总结的呆板与惨白。感激你们给我的精彩的人生故事,感激你们让我明白得了什么是对教育的忠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