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试题及答案要点(专科)一、填空(50题):1、斜坡填土时斜坡应先挖成 ,再行填土。(台阶状)2、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土方压实应均匀、先轻后重和自边缘开始逐渐向中间收拢,还应 进行。(分层)3、土方工程按使用年限分为永久性工程和 。(临时性工程)4、公园中养护用水指 生活、生长和园路洒水的用水。(动、植物)5、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而且 变化大。(高程)6、园林中对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方式主要是 。(物理和化学方法或砂滤、加放药剂)7、在园林给水管网布置中环状管网一般适用于 。(集中成片地段)8、北方冬季植物灌溉系统中,为了防止管道冻裂破坏,除有足够的埋深外,还应把管道中的水 。(排空)9、在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喷洒方式有全圆和 两种。(扇形)10、喷灌系统管路安装好开泵冲洗管路杂物后,必须进行 和泄水试验。(水压试验)11、堆叠假山的材料主要是 。(自然山石)12、地面排水的方式主要有 五种。(拦、阻、蓄、分、导)13、防止地表冲刷的措施主要有生物措施和 。(工程措施)14、园林水景按水流状态分为动态水景和 。(静态水景)15、人工湖、池底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设置 。(防漏层)16、二毡三油防水层指两层毡 层油。(三)17、驳岸是一面临水的 。(挡土墙)18、为了防止水岸坍塌而影响水体,在水体边缘经常进行 处理。(驳岸和护坡)19、在园林建设中,一般开始的工程是 。(土方工程)20、园林地形设计是对原地形充分 。(利用和改造)21、地形是地貌和的 总称。(地物)22、陡坡变缓坡坡度变 。(小)23、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比)24、土方工程施工包括 四部分内容。(挖、运、填、压)25、在喷泉喷头的材料选择时应考虑不易变形、防锈因素外,还要考虑 性。(耐磨)26、园路包括 中的道路和广场等室外地面的一切硬质铺装场地。(园林绿地)27、在园路中,主路最宽,多呈 布置。(环形)28、路堑型路面 两侧地面,它也称街道式园路。(低于)29、按面层材料分混凝土路面为 。(整体路面)30、按面层材料分,天然块石路面为 。(块料路面)31、按面层材料分,卵石路面为 。(碎料路面)32、园路的组成包括路面 和道牙。(路基)33、在园路结构中,面层属于最上层,则路基属于 。(最下层)34、园路常见的病害有裂缝、 和翻浆等。(啃边)35、园林广场中,照明布置多采用 。(周边式)36、 是压力水喷出后形成的各种喷水姿态,用于观赏的动态水景。(喷泉)37、假山掇山时,选石要同质、同色、接形和 。(合纹)38、园林塑山按塑山骨架材料分为砖骨架塑山和 。(钢骨架塑山)39、植物的栽植工程是园林工程的 工程。(基本)40、植物栽植时自然式放线方法有 网络法和小平板定点。(交会法)41、起苗最常见的方法有 两种。(裸根法和带土球法)42、苗木的运输环节要做到 。(随起、随运、随栽)43、苗木的假植有 两种。(覆盖法和沟槽法)44、在北方大树移植时间最宜在 进行。(早春、秋冬)45、草坪的种植方法有播种法、栽植法、 和依附法。(铺植法)46、植物的养护比栽植更为重要,通常称“ ”。(三分栽种、七分养护)47、假山包括假山和 。(置石)48、假山按堆叠材料分为石山 和土包石。(石包土)49、置石依布置方式分为特置、列置和 。(群置)50、山石花台的布置在平面上要曲折有致,立面上要 。(起伏变化)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75题):1、下面 不是园林工程的主要范畴。(C)A、绿化工程;B、假山工程;C、生态工程。2、园林工程研究的范围包括 。(A)A、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B、施工技术;C、工程原理。3、园林工程主要包括 。(C)A、绿化工程;B、假山工程;C、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和栽植工程。4、 是园林工程主要工程。(A)A、绿化工程;B、假山工程;C、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和栽植工程。5、地形设计的方法有 。(A)A、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B、方格网法;C、等高线法。6、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B)A、估算法;B、估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C、断面法。7、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C)A、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B、方格网法;C、估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8、园林工程研究的范围不包括 。(A)A、干旱的原因;B、施工技术;C、工程原理。9、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 研究的范围。(A)A、园林工程;B、林业工程;C、生态工程。10、地形设计的方法有 。(C)A、等高线法 ;B、断面法;C、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11、地形设计的方法有 。(C)A、估算法 ;B、方格网法;C、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12、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C)A、模型法;B、方格网法;C、估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13、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是 (A)A、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和辐射状管网;B、环状管网;C、树枝状管网。14、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是 (B)A、树枝状管网;B、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和辐射状管网;C、辐射状管网。15、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可将其分为 (B)A、中压和高压喷头;B、微压、低压、中压和高压喷头;C、微压、中压。16、根据喷灌管道可移动的程度喷灌可分为 。(C)A、旋转式;B、摇臂式;C、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种。17、根据喷灌管道可移动的程度喷灌可分为 。(B)A、旋转式;B、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种;C、永久式。18、根据喷灌管道可移动的程度喷灌可分为 。(A)A、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种;B、移动式;C、永久式。19、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C)A、水源与管道;B、水泵及动力;C、水源、水泵及动力、管路系统和喷洒器。20、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是 。(A)A、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和辐射状管网;B、树枝状管网;C、辐射状管网。21、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可将其分为 。(C)A、 微压喷头和高压喷头;B、中压和高压;C、微压、低压、中压和高压喷头。22、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可将其分为 。(A)A、微压、低压、中压和高压喷头;B、中压和高压;C、微压、低压、中压。23、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B)A、 水源与管道;B、水源、水泵及动力、管路系统和喷洒器;C、管路系统和喷洒器。24、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A)A、水源、水泵及动力、管路系统和喷洒器;B、水源、水泵;C、管路系统和喷洒器。25、微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B)A、水源及喷头;B、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 C、水源与喷洒器。26、微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A)A、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B、水源及喷头;C、管道与喷洒器。27、微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C)A、水源、首部枢纽;B、水源及喷头;C、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28、在园林排水中,为了保护坡岸,对出水口处理“水簸箕”方式有 。(B)A、谷方、挡水石;B、栅栏式、礓礤式、消力阶、消力块;C、护土筋和挡水石。29、下列工程属水景工程的是 。(A)A、 驳岸、护坡和喷泉工程;B、栽植与假山工程;C、供水与排水工程。30、下列工程属水景工程的是 。(B)A、栽植、驳岸工程;B、驳岸、护坡和喷泉工程;C、供水与排水工程。31、下列工程属水景工程的是 。(C)A、栽植、护坡和喷泉工程;B、供水与排水工程;C、驳岸、护坡和喷泉工程。32、下列水景形式属动态水景的是 。(B)A、湖、池、河;B、河、瀑布、跌水;C、泉、岛、溪。33、下列水景形式属动态水景的是 。(A)A、河、瀑布、跌水;B、河、泉、岛、溪;C、河、泉、岛、溪。34、下列水景形式属动态水景的是 。(C)A、河、泉、岛、溪;B、河、泉、岛、溪;C、河、瀑布、跌水。35、在园林排水中,为了保护坡岸,对出水口处理“水簸箕”方式有 。(C)A、谷方;B、栅栏式、礓礤式、C、栅栏式、礓礤式、消力阶、消力块。36、在园林排水中,为了保护坡岸,对出水口处理“水簸箕”方式有 。(A)A、栅栏式、礓礤式、消力阶、消力块;B、栅栏式、礓礤式、C、消力阶、消力块。37、下列水景形式属静态水景的是 。(B)A、流水、落水、池;B、湖与池;C、瀑布、修山和小河。38、下列水景形式属静态水景的是 。(A)A、湖与池;B、湖、池、瀑布、岛;C、瀑布、假山和小河。39、下列水景形式属静态水景的是 。(A)A、湖与池;B、置石、池、瀑布;C、假山和小河。40、人工池按结构分为 。(A)A、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B、中性和短效水池;C、砖结构和钢结构水池。41、人工池按结构分为 。(B)A、刚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B、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 C、砖结构和竹结构水池。42、人工池按结构分为 。(C)A、刚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B、柔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 C、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临时简易水池。43、瀑布的组成包括: 。(B)A、出水口、入水口、水潭;B、背景、落水口、瀑身、承水潭;C、水源、管道、石块等。44、砌石驳岸包括 。(B)A、基础与墙身;B、基础、墙身和压顶;C、压顶与基础。45、砌石驳岸包括 。(A)A、基础、墙身和压顶;B、基础、压顶;C、压顶与基础。46、砌石驳岸包括 。(C)A、地基、压顶;B、基础、压顶;C、基础、墙身和压顶。47、园路的功能有 。(C)A、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B、造景作用、通风;C、划分空间、组织空间、构成园景和组织排水。48、园路的功能有 。(A)A、划分空间、组织空间、构成园景和组织排水;B、造景作用、通风;C、划分空间、组织空间、保持水土作用。49、瀑布的组成包括: 。(A)A、背景、落水口、瀑身、承水潭;B、落水口、承水潭;C、水源、管道、石块等。50、瀑布的组成包括: 。(C)A、背景承水潭;B、落水口、承水潭;C、背景、落水口、瀑身、承水潭。51、园路的功能有 。(C)A、划分空间、组织空间和生态效应;B、造景作用、组织交通;C、划分空间、组织空间、构成园景和组织排水。52、按面层材料园路分为 。(A)A、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石路面和简易路面;B、路堤式、路堑式和特殊式;C、主路、次路、小路和小径。53、按使用功能园路分为 。(C)A、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石路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