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力2十二铜表法第9 表公法中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能够体现依法治国思想 自然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平民的利益 城邦的民主化治理A B C D3.“日心说”战胜“地心说”经历了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科学思想不断传播 民主制度日益完善A B C D4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传播天主教掠夺金银财富推动商品输出A B C D5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反应了伏尔泰的主旨是A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B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C认为人类社会有客观法则 D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8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9.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这些妥协包括 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 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妥协A B C D10.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加以说明。下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A. 马丁路德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B. 清教君主专制贵族专制C. 加尔文教贵族社会君主专制 D. 清教新贵族政治君主专制11英语在19、20世纪迅速传播到全球,原因不包括A全球迅速西方化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美国的快速崛起 D英国的海外扩张12.2008年12月10日,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舆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视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 这种现象说明金融危机下的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C. 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出现D. 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关注13.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4.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15. 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能长久的漫画反映了 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 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 日本侵略面临失败境地 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共同敌人A B C D16.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行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7.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反映的实质是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C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18.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如图)这副作品强调标新立异,而不注重写实。这幅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9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0世界石油产量从j870年的80万吨提升甜1900年的2000万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石化工业的发展21某同学搜集到一张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见工厂主的照片,你认为当时双方的话题主要涉及 A扩大农业生产。为工监提供原料 B调整工业生产,复兴全国王业 C恢复自出放任,提高工厂主积极性 D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混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来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D未突破,原由的经济发展模式23图5是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的流程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韩冒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经济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A B C D,24电视具有覆盖厨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场面 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访问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 放映改编自拜论唐璜的电影作品A B C D25.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 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 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的遗嘱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回答: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分)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4分)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7分)材料一“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材料三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政权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