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作者: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翁陵珊发表时间:2010-9-18 8:38:47来源:东山县教育网访问次数:2174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没有学生情感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数学不同于语文,它没有曲折的故事、生动的形象,枯燥的公式、抽象的表达常令一些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体验数学魅力引发学习乐趣 国家课程标准确立了体验性目标,强调学生“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数学的魅力,在于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在于它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善于把握它的特点,有意识地、有艺术地引导学生去经历、体验、感受数学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首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变抽象数学为生活的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十分难懂得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如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计算电费、水费、储蓄利率、日常买菜、购物等问题,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共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由于所学所做的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所以学生学起来、做起来,饶有兴趣。再如,教“圆的认识”时,先出示大量的生活模型(光盘、圆镜、钟面)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引出“圆”的概念。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既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从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其次,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感,以美的形式去感染、诱导学生。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如: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端庄匀称的五角星中,都充满了黄金分割的比例数字。数字“1”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筐苹果、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图形面积公式可用字母表示。所有这些,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体会到数学是何等的简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形象的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数学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美,进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二、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乐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能力,使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优势,无论是对其现在的发展还是今后的持续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从“爱”的高度出发,把微笑带进课堂,洒向学生,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在“你真棒!”“这真是个伟大的发现!”“这种想法真独特!”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中自由地遨游。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特别是要对那些学有困难或无兴趣的学生低目标、小起点。如,课堂上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先让其只做一道,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道,就会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事实说明,学生每次微小的进步,可以转变为最终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可以更加鼓舞学生去争取更美好的明天,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激活课堂教学感受学习乐趣 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所努力达到的境界。为此,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完成教学目标的新观念,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活课堂教学,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消除教师讲得累、学生不愿听等弊端,改变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活动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教“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举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一、两位数后,再让学生举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如123)以后,故意激发学生:“你们说出这个数太慢了,我有了123这个数,就可以一口气说出一大堆能被3整除的数来。”边说边板书:321、213、312、231、132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自主活动学会创新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而人人参与的活动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让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源泉。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基本图形之后,设计了“拼组图形”的操作活动。教学时,不是直接出示拼好的图形让学生模仿,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展示自我,用手中的基本图形学具动手拼摆,“比比看,谁拼得最多、最漂亮。”学生兴奋不已,结果拼出了一组组精美的生活图样。 这个例子看到,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点动手的机会,多一点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合作交流协作进取 21世纪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竞争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学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拓广思维空间,学会用不同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与交流中受到感染与鼓舞。如,口决背诵、口算这样的习题,检查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小组有异议的由全班共同讨论。再如,教学“年、月、日”时,要计算平年总天数,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创造性地得出好几种算法。再请学生说说各种算法的理由,然后评议哪种算法较简捷。这样,既让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使创新思维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诱发和融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乐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