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10分 )题次一二 三四 五总分(一)(二)(三)得分一、 基础与运用(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行辈(hng) 亢奋(kng) 叱咤风云(zh)B 归省(shng) 凫水(f) 撺掇(cn) C 呓语(y) 粲然(cn) 大彻大悟(ch)D 惬意(qi) 嗔视(chn) 参差不齐(cn)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句是( ) A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 B它振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C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恣态,一种活的神气。 D她们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3下面句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4、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依次是(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劲! A.撞开 冲破 挣脱 B.冲破 挣脱 撞开 C.挣脱 冲破 撞开 D.冲破 撞开 挣脱5、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答:_ _ (2) 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答:_ 二、积累与综合性学习(14分)6、(1)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3)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 ,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5)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满座宾客无不 ,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林嗣环口技)(8)“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与赵翼论诗中“ , ”的诗句意思十分相似。 7、童年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分) 8、请你为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设计一个活动方案。(2分) 三、 现代文阅读(26分)(一)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上文作者在勾画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时,是从觉、觉、觉、觉的角度去写的。(在横线上填一个字)(分)2抄出第一段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作用:(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分)4文中加点的“他”指代的是:(1分) (二)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10分)薛兴民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了高薪征集“秒钟惊险镜头”的活动。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此趋之若鹜,征集活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拍摄这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秒钟的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对于这个作品,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了这组镜头,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纷,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秒钟后足足肃静了分钟。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开来的火车扳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他无意中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 ,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的铁轨边上,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不迟到、旷工或误工过一分钟。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儿子说:“你长大以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选自微型小说选刊年第期,作者潘炫) 1、对于“卧倒”这个作品,人们为什么都渴望一睹为快?(2分) 答: 2、“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纷,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秒钟后足足肃静了分钟”,此句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 (2分) 3、在面临“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的选择时,那位扳道工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2分)答: 4、那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的作品,为什么会以绝对的优势获奖?(2分)答: 5 、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能超过个字) (2分)答: (二) 我最好的老师(8分) (1)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一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让我们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2)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3)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4)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5)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6)“我们本该推算出来。”怀特森先生说道。毕竟,正当传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先生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都没有起疑心! (7)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要登记在他的成绩簿上的,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8)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教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