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浑江发电公司 6 号机组烟气脱硫系统改造 EPC 总承包工程DCS 系统受电方案批准审核编制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浑江脱硫脱硝项目部2015 年07 月目 录1. 编制依据 32. 目的及适用范围 33. 质量控制点 34. 资源配置 35. 受电的技术要求 36. DCS 系统上电前的检查工作 47. DCS 系统上电的程序和步骤 58. 安全、环境措施 69. 危险点、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61. 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941.2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JB/TS234-911.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1.4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6 年版)1.5 设计图纸及设备生产厂家说明书2. 目的及适用范围2.1 目的:为了明确 DCS 系统受电的主要技术要求及主要步骤;规范调试人员 的工作过程,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2.2 适用范围:涵盖本工程新增设计安装的DCS控制系统。3. 质量控制点3.1 对DCS系统进行接地系统检查。3.2 受电后机柜内各等级直流电源电压正常。3.3 控制组态及人机接口软件安装正常。4. 资源配置4.1 人员配置整个受电过程应配置具有DCS控制系统调试经验的调试人员2人,具有UPS 系统调试经验的调试人员 2人,厂方代表(受电指挥)。4.2 仪器仪表配置序号设备名称量程、规格精度等级用途数量1万用表1块2测试笔1支3绝缘表500V1台4对讲机2对5. 受电的技术要求5.1 DCS 系统上电和系统恢复的条件5.1.1 室内装修全部完工(包括墙面、地面、吊顶的装修及消防、通风、照 明系统的安装),通过验收。5.1.2 UPS 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通过验收。5.1.3 DCS 接地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符合技术要求。5.1.4 DCS 供电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包括柜内各个单元的供电连接线已正 确连接无误。5.1.5 DCS系统内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汇线器(HUB)、主控制器(主控 单元)打印机之间的所有通讯线缆等已正确连接无误,且线缆的弯曲 半径满足要求。5.1.6 DCS 系统内部的各个卡笼、卡槽、接叉件已正确连接无误,并已重新 被紧固。5.2 受电时应有DCS系统供货商到现场,并提供技术支持,上电过程均在厂家代 表指导下进行。6. DCS 系统上电前的检查工作6.1 检查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信号屏蔽接地)系统的接地极是否连接牢固, 接地极截面是否满足要求,接地极埋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6.2 检查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信号屏蔽接地)系统的连接线的颜色是否为黄 绿色,确认为专用接地线,并检查接地线的截面积。6.3 当厂区电气接地网接地电阻较大或杂乱时,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即为 DCS 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6.4 公共接地极(网)的对地分布电阻小于 4 欧姆;接地总干线的线路阻抗小 于 0.1 欧姆。6.5 接地极周围 15 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 8 米内无 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 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 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 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 10 米以上。6.6 检查DCS机柜内的各个接地系统的接地铜排及连接线是否连接正确和紧固, 清除接地线端部的毛刺和铜排上的油渍。6.7 检查和测试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W4Q欧姆,否则的话应重 新检查接地系统的各段连接是否紧固,检查接地极的埋入深度是否满足要 求。6.8 接地电阻的测试可采用跨接法或电位法。6.9 检查供电系统的各部分连接是否正确,绝缘是否符合要求,火线、地线、 零线应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接线端部不应有毛刺,叉接件连接可靠,且 各连接线不应有交叉和缠绕。6.10 检查和确认供电系统所有开关处于分断位置,检查和确认 UPS 的进线和出 线开关均位于分断位置。6.11再次检查DCS系统内部的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汇线器(HUB)、主控制器(主控单元)打印机之间的所有通讯线缆等已正确连接无误,且线缆的弯 曲半径满足要求;DCS系统内部的各个卡笼、卡槽、接叉件已正确连接无误, 并已重新被紧固。6.12以上各项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做好记录,并通知值班长,请求DCS系统送电。7. DCS 系统上电的程序和步骤7.1 用兆欧表摇测两路AC220V电源进线电缆,以及DCS电源柜到各机柜,工程 师站、操作员站、打印机系统电源等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及相间电阻,绝 缘电阻应大于20MQ。7.2 检查和确认两路AC220V电源进线是分别来自于不同的低压母线段的同一相 电源(即同为A相、或同为B相、或同为C相),确认两路电源进线的电压 差符合 22010%VAC 的要求。7.3 上述检查合格,电气值班员送电,送220VAC电源至电源柜,合上DCS电源 柜电源开关,测量DCS系统24VDC电源柜电源电压,应符合2410%VDC的 要求。7.4 合UPS进线开关,对UPS系统予热30分钟,并检查UPS系统是否工作正 常。7.5 合 UPS 出线开关,合 DCS 系统进线总开关,检查 UPS 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是否满足系统供电要求,并做好记录。7.6 依次合打印机开关,合闸时间间隔应至少为 2-3 分钟。7.7 依次合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主控制站,每次合闸时间间隔应至少为 2-3 分钟。7.8 DCS 系统上电后应予热 10-20 分钟,在予热期间应检查有无异常声响、异味、 触摸带电设备表面时温度应不大于60C,否则应及时停掉该设备电源,检 查和确认故障点,并及时更换不良设备。7.9 各机柜全部受电后,进行电源中断和冗余切换试验。任意中断两路电源中 的一路,系统应正常工作,失去一路电源应报警。两路电源全部中断,重 新送电,系统自动进到工作状态,不需人为进行干预。7.10 对 DCS 各主控制器分别进行组态下装。7.11 对各操作员站安装人机接口软件(含操作画面)。7.12 经检查无误后,依次做好各项记录。8. 安全、环境措施8.1 调试中按“电力安规”执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8.2 控制系统送电前,应仔细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可靠、正确,否则不得送电。8.3 受电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断掉电源柜总电源,待异常情况排除后 方可继续工作。8.4 安排经培训过的热控调试技术人员及技工、电气调试技术人员及技工担任 DCS 系统受电任务。8.5 对控制柜的电源系统要逐根检查每根电源电缆,核准后才能送电,防止接 线错误引起卡件烧坏。8.6 DCS 系统供货商必须到场,得到其认可后才能送电。8.7 对 DCS 卡件的拔插、存放妥善管理。8.8 室内保持干净、整洁,无灰尘。8.9 所有受电检查项目,必须严格做好记录。8.10 加强对安装完的成品的保护(安排专门值班人员),认真做好热控质监工作。9. 危险点、危险源及防范措施9.1 危险点:DCS电源操作及拆线短线操作。危害结果:人身触电。 控制措施:使用有效可靠的试电笔,螺丝刀的裸露金属部分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接线解线都要认真用试电笔和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尽可能避免接触 电缆金属部分;穿绝缘工作鞋。9.2 危险点:强电窜入 DCS危害结果:烧坏模件,甚至发生“火烧联营”事故。 控制措施:把好设计关,防止将强电信号接入处理弱电信号模件;在摇测动力电 缆和信号电缆的绝缘电阻时,应将电缆从端子上解下,以免击穿半导 体元件;仔细检查接线,防止接线错误。9.3 危险点:模件插拔危害结果:损坏模件。控制措施:在插入模件前注意检查其对应的外部接线,防止强电信号窜入;插拔 模件时戴防静电手镯。9.4 危险点:DCS系统火灾危害结果:烧坏模件,甚至发生重大事故。控制措施:把好设计关,对于由 DCS 系统供电的电磁阀必须安装断路器,防止外 部短路时,引起 DCS 内部起火;不得使用 DCS 电源作为采暖等用途, 防止线路起火,引起系统火灾;要保证 DCS 设备间的空调及 DCS 机柜 的风扇运行正常。9.5 危险点:重要控制信号屏蔽接地不好。危害结果:可能造成信号干扰,导致保护误动拒动。 控制措施:保证各信号的屏蔽线在机柜侧单端良好接地;按设计要求布线,接线 规范牢靠。9.6 危险点:走错机柜。危害结果:可能造成信号出错、保护误动拒动甚至模件、通道损坏。 控制措施:各机柜须有明显的标识、编号。9.7 危险点: DCS 系统接地危害结果:系统抗干扰能力差,运行不正常。控制措施: DCS 系统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必须满足要求,否则禁止受电; DCS 系 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厂家技术要求,所有进入 DCS 系统控制信号的电 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且有良好的单端接地(机柜侧接地)。98 危险点:DCS系统受电过程危害结果:烧坏模件或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人身触电。 控制措施:系统电源设计应有可靠的后备手段,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应保证控制器不能初始化;电源电压正常,满足 22010%VAC 的要求;受电过程须按顺序,由总电源各机柜电源主模件子模件依次受电;未受 电的模件应事先拔出;采取防触电措施,使用有效可靠的试电笔,螺 丝刀的裸露金属部分要用绝缘胶布包好;受电后,检查控制系统的直 流电压正常。9.9 危险点:模件上的位开关、跨接线、跳线检查 危害结果:损坏模件。控制措施:不得随意改动设置,必须进行此类工作时,必须做好记录,并在有专 人监护下进行。9.10 危险点: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危害结果:组态被修改、保护定值被修改。控制措施:规范 DCS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加强对密码权限的管理;软件 的修 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授权及责任人制度;在修改、更新、 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非调试人员严禁在工程师站上进行 任何操作。9.11 危险点:外来软件的使用。危害结果:使病毒进入DCS,导致系统故障或瘫痪。控制措施:严禁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下载到DCS系统(包括工程师站)使用;应建立有针对性的 DCS 系统防病毒措施;使用外来移动设备拷贝软件 时,先要进行格式化。附表:烟气脱硫工程DCS系统受电记录表年 月 日项目厂用电 源进线保安电 源进线电源切 换装置 出线UPS进线UPS出线工程师 站电源操作员 站电源打印机 电源DPU01控制站 电源电压(V)对地绝缘相线零线记录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