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隆技术应注重人文关怀摘要:克隆曾经是前些年相当热门的字眼, 近些年虽相对沉寂, 但围 绕克隆人展开的讨论并没有止息, 克隆人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 题,还牵涉很重要的伦理问题,所以,克隆技术应该注重人文 关怀。关键词:克隆 伦理 生命 尊严 科学科幻题材是好莱坞大导演永远演绎不完的一个主题, 科学进步和 发展又为幻想提供了科学和理论基础。有关克隆人的影片已有不少 了。如施瓦辛格主演的第六日(The 6th Day),片中描述了一个可 怕的图景:在 10 年后的未来,有人制造了很多 “空白人”,把任何一 个人的外表特征和记忆注入一个 “空白人 ”体,空白人就会成为人类的 完美的复制品。这一技术无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克隆人技术。在科幻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一般来说并不涉及科学技术本身, 以及科学推理, 而更多的是科学技术背后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克 隆题材的影片也一样。来看电影第六日 ,由施瓦辛格扮演的亚当被人追杀后,回到 家中,却发现自己已被另一个克隆人所替代,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 揭开克隆人犯罪集团的秘密, 亚当经历千难万险, 终于夺回了自己的 脑芯片(克隆自己的证据) 。最后,为营救妻女,真假亚当联手,使 用计谋救出妻子和女儿。 影片的最后, 意味深长。真的亚当留了下来, 和妻子女儿共享天伦之乐, 而那个克隆人则无奈地选择了离开这个家 庭。就这样,关于人性问题,影片的结局抛给观众一个沉重的思考。那就是: 克隆人在家庭伦理、 道德上的地位是什么?克隆人在社会上 如何生存?事实上, 从克隆技术问世之日起, 克隆人就一直是人们争论激烈 的话题。 克隆技术固然可以在医学、 生物学、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但克隆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 以及克隆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问题,都是人类以前从未面对过挑战。从伦理道德角度看,克隆人将 对现有的家庭、 婚姻、情感等社会基本准则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即便 克隆人发育正常,他(她)们与被复制者能否算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还是拥有相同的身份定位,分享生活、荣誉、财产或共同承担犯罪过 错?在现实生活中, 克隆人是否会被看作异类而遭受歧视?等等, 而 且肯定还会有其他问题接踵而至。一、神秘的克隆克隆是英文“ clone ”的音译,而英文“ clone ”则起源于希腊文 “ Klone” ,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 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 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 无性繁殖出 的一群个体, 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 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简称无性系。 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 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 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常见 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 叶等经过压 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 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 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 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 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 然后 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 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 再 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 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 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 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 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 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只需从动 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 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 再将胚胎植 入雌性动物体内, 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这种以单细胞培养出来的克 隆动物, 具有与单细胞供体完全相同的特征, 是单细胞供体的“复制 品”。英国英格兰科学家和美国俄勒冈科学家先后培养出了“克隆 羊”和“克隆猴”。克隆技术的成功,被人们称为“历史性的事件, 科学的创举”。 有人甚至认为, 克隆技术可以同当年原子弹的问世相 提并论。二、克隆技术之利弊分析 利:1、克隆人 技术能使千万不孕患者实现做父母的愿望 从不孕男子的皮肤上取下一个细胞,从其妻子卵巢内取 出一个卵子并去除细胞核,将男子细胞植入该卵子内,使该 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再使用精密仪器进行监测,将发育正 常者植入妻子子宫内,胚胎便可在母体内渐渐长成拥有家长遗传特征的胎儿2、使痛失骨肉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3、为许多不治之症找到新的治疗方案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 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 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 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 “原版人 ”,作器官移植之用,则 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4、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1)、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 “克隆 ”技术快速培育出大量具 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 粮食产量。( 2)、克隆技术与濒危动物保护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 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 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弊: 1、有社会的家庭结构、伦理体系造成冲击2、成为恐怖分子的犯罪工具3、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 “克隆人 ”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传播4、现在的科技无法保证 “克隆人 ”的安全性,可能出现流产、早产、 死胎、畸形等不良后果5、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克隆可能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不利于人类进化三、伦理道德的视觉看克隆人是一种有道德的生物。对于道德的反思乃是伦理学的基础。 一 般而言,伦理学的天职并不在于为具体的行为提供某种特定的标准。 但是,伦理学的反思却有助于我们避免道德悲剧,因为仅当我们把自身托付给某种具体的世界观时,我们才能从中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并义无反顾地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世界中走自己的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甚至还带来了超出于正常医学范围的东西。 比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乃至人的克隆等,它们都对传统社会的伦 理道德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且涉及到我们对生命的最深层次的看 法,这就是:生命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义生命?但更为至关重要的是, 人是什么?人可以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支配自己的身体?人应该如何 决定自己的生与死?最后,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以及善待生命 的意义?每一个生命都是从一颗受精卵开始。排除其它所有存在的偶然因 素,就在受精的一刹那,平均有上亿个精子竞相争取与一个卵细胞结 合的机会,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来到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的我们中的 每一个人,这就是生命的奇迹,对此,我们只能接受,并生出一种由 衷的敬意。然而,现代科学却打破了这一奇迹,或者说, 还奇迹于平 常。于是,个体生命的诞生不再是一件值得敬畏、膜拜的奇迹,而是一种深深的必然,从某个已知的体细胞中再克隆出一个生命,它必然 与它的亲代完全相同。这样天地间最大的奇迹就成了一件最为单调、 乏味的生产制造业, 犹如根据一张图纸造出一部机器, 有的仅仅是重 复,而无任何创造的乐趣。若如此, 每一个人的诞生就不再是宇宙中 的奇迹,不再是天赐的缘分, 不再是惊喜的期待, 不再是上苍的礼物, 而只是一种人为干预的结果。 当奇迹不再出现,当缘分已经消失,当 期待化成泡影, 当礼物褪去魅力, 我们该从何处再去寻觅那份生命特 有的纯真和人生的价值呢?1、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冲击 隆技术的无性繁殖践踏了两性结合的自然铁则,造成长幼有序 的人伦困惑。由于克隆得到的个体与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完全相同, 是体细胞提供者的复制,那么,克隆产生的个体与提供克隆用的体 细胞的个体之间人伦关系是什么?是兄弟关系,还是父母子女关 系?造成严重的人伦困惑。2、对人的尊严的破坏 众所周知,人类自古就以“自然”的方式生产自身, 而这种“自 然”方式生产的人类具有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故而人类自 豪地认为人类的生命形式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相当长一个时期以 来,反对克隆人的观点集中认为克隆人是以“非自然”的方式生产 人类,由此将损害人的尊严。依靠克隆技术生产人类将会由于人为地操纵改变人类的性别结 构,从而影响家庭及社会,“克隆人”也会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 产生心理缺陷,从而引发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乃至影响他们的健康 成长。由于克隆技术自身具有不成熟性,“克隆人”可能存在的生理缺陷将导致诸多社会的、法律的问题。假如克隆出的人是一个生理残疾、智力发育水平很低的人,那么,人类该如何去面对?面对诸多的来自于伦理道德的争议, 人类不得不提升对克隆技术 特别是“克隆人”的道德哲学的思考, 不能不站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 这些问题并寻求答案。 人之所以为人, 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在于人具 有其他动物类所不具有的社会属性, 这些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人 类所具有的特征规定了人作为万物灵长的智慧和优势, 也在客观上决 定了区分“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标准。人不仅仅是生物的人, 他还是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人。 作为一个 生物的人,他可以不计手段地去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效率的最大化; 但作为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人, 他还必须反思他的所作所为, 这就是 伦理学的使命。 但是,文化意义上的人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又是统一 的。因为,所有的文化习俗,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有利于人的生 存,尤其是一种长远的、健康的或者还是体面的生存。四、克隆技术的社会建构 1、应有明确的立法限制,同时要建立对生殖性克隆的资格进行严格 审查制度, 考察克隆技术行为者的动机, 并由克隆技术领域工作的科 学家共同体依照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加以认同、确定。 2、科学家共同体应该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通过实践中 的不断探索,完善技术手段, 不仅认识和使用克隆技术本身,而且还 应该对克隆技术的系统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清楚克隆技术的负 面性,而在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负效应的发生。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 也可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 力量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利用它的人。参考文献:1、兰毅辉 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2 月第一期 90页2、刘毅 用克隆技术克隆人类的弊端与危害 理论学习 -山东干部 函授大学学报 2003年 7月 79页3、许玲,倪征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6 月第六卷第二期 82页4、吴国盛 克隆人的伦理问题(一) (二) 北大出版社5、陈洪,余霞,胡荣光,冯军强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学新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 8月第 17卷第四期总第 90期 48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